洋人「代表」國人參政議政板子該打誰的屁股

祝振強

最近一兩年間,一個天大的、隱藏在道貌岸然、冠冕堂皇之後的消息被踢爆,並且,隔三岔五就要刺激國人的神經,那就是,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中,有相當部分人士已更改為外國籍或擁有外國綠卡。近期,有關這個事情的舊聞新炒或新聞再現,北京朝陽區政協委員、俏江南老闆張蘭被曝已加入外國籍,中殘聯主席張海迪被曝戶口已遷出……善後的否認的,鬧得雞飛狗跳,不亦樂乎。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先生曾很委婉、很留有餘地地說過:「點的那幾個人的名字我都查了,有的不是政協委員,有的沒有外國籍。到現在我沒發現,除非他做的大家不知道。政協委員,外籍是不行的」。這也就是說,趙先生的否認,只是有限度的,只不過就是自己簡單查查而後的結論而已。真實情況只要做得讓「大家不知道」,誰也沒有辦法。這大抵就是這個尷尬局面的全部。

對於這樣的舊聞或新聞,不少當事人選擇的是緘默不語——這是比較明智的做法,因為你澄清或說明,則既澄不清,也說不明。

其實,在特權階層人士一腳跨國門裡一腳跨國門外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且多少年如此、鐵定如此的情形之下;在我們不承認雙重國籍、雙重國籍卻早已泛濫如決堤,故只能睜一眼閉一眼的情形下;在自己或親屬擁有外國國籍或綠卡、裸官一百幾十萬之真實存在亦只能佯做不存在的情形之下,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擁有外國籍或綠卡,民不舉官不糾,實乃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並且,民舉官也不會糾。為嘛?這個事情太複雜、太敏感,牽一髮動全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洋人」,只不過是個表象,是個外殼,內里的「洋人」或者身為國人、家財為「洋人」的情形若被殃及,搞不好會翻車,會吾與汝皆亡。

要徹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是否「洋人」,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趙發言人自己或秘書簡單地查查當事人上報的材料、說明,肯定是不行的,有關部門只要介入,這個問題註定會水落石出。問題是,有關方面敢不敢、願不願搞清楚這個問題。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半數或多數或未知數已然成「洋人」,我相信不少人情願永遠在這個問題上王顧左右而言他、裝聾作啞的。

而今,「洋人」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共商國是,或舉手不舉手、贊成不贊成國家的大政方針,這的確是亘古未見的奇觀。想一想吧,這件事情能想到有多可怕,結局就有多可怕!

俗語說的好,無風不起浪。這個事情究竟有沒有、有多普遍、多嚴重,相信但凡對於中國社會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難做出準確的判斷。現在的問題是,何時會清查?該怎麼清查?

最可能的辦法無疑就是,神不知鬼不覺、悄不聲地勸退「洋人」代表或委員。之後,訂立規矩、划出紅線。反正規則有了,至於管得住管不住、有沒有效果,那就不關我的事了。這樣的處理辦法及程序,比較符合「中國特色」。

這裡面會有一個問題:已然成為「洋人」的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心裡服氣不服氣、在工作中配合不配合,或者,他們是否心甘情願地退出或人大或政協的舞台。

保不齊,「洋人」代表或委員會發牢騷說,誰誰誰也是「洋人」了,他怎麼還擔任體制高官?誰誰誰的家人都是「洋人」,其家產富可敵國,都是「洋人」的,這又怎麼說?誰誰誰的級別頂天,他卻是「裸官」,這個人乾淨嗎?這些人乾淨嗎?

正如當下沒有人有能力、有勇氣、有膽量進行從非人變成人、從愚昧變成正常、從皇帝的新裝變成民眾公僕的改革一樣,清查、剔除、解決「洋人」混跡中國、「代表」中國甚至決定中國的問題,也同理。質言之,若真的實事求是、大刀闊斧地解決「洋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問題,很有可能成為一切不可知事情的引爆點,很有可能會帶來一連串連鎖問題,很有可能引火燒身——或被政敵攻訐或被抓小辮子或僅存的碩果不保。

壯士斷腕的改革喊了很多年,可就是沒見出來一個壯士,更別說還是能斷腕的壯士了!一撥又一撥,出來拿大頂的倒見識了不少。拔兩根汗毛、抹乾凈花臉都要流血的境況下,空喊斷腕,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回到文前。還有個最穩妥、最安全、最皆大歡喜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洋人」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都如俏江南老闆張蘭一樣,在被揭已經成為「洋人」之時,為國分憂,為民解惑,自動地、識趣地退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行列,大家不傷和氣、彼此不傷面子,網民則也不再聚焦這個敏感的問題。豈不是天下太平,世道照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