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出版社的編輯說他們認為在這本書裡,陳玉慧嘗試建立新文體「詩性散文」,我有些困惑不解,但不影響散文好看之程度,反正自己下定決心認為它們是散文,無可商議。喜歡此本散文集的文風,雖然句勢處理的方式有些斷裂,閱讀方面有點喫力,但其口吻坦率抒情,不可思議的誠實。散文多少會有造作之感,偶爾掉書袋、文藝腔,陳玉慧文章並無這種矯揉,令人好驚艷。每篇都篇幅不長,她的散文不是邏輯性與結構性的敘述,思緒跳躍而感情豐富細膩,值得細細品味。

之前讀過《海神家族》一度讓我以為她是熱愛寫鄉土的作家,卻沒想到陳玉慧雖然名字通俗(個人偏見啦),卻擁有十足國際化的人生境遇,正好書寫她遊走巴黎的境遇與心情,還有關於德國與愛情的點滴。散文取名充滿後現代年輕詩人的詩意,諸如「看戲那邊晚上零度C」、「一條路已經從這世界消失」、「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夏天的愛與恨」或是「旋轉木馬」,十足年輕氣盛貌(的確這些散文寫於她創作的較早階段)。敘事有時第一人稱,有時營造全知觀點如小說。

我很喜歡〈情感的名字〉,一則為愛情告白的絮語,她說「你走後,所有聲音同時消失,空間不斷擴大,我墜入遙遠宇宙的盡頭。…那紙條上寫著你的姓名,我無法念出聲,那是我的密碼,它將開啟我的靈魂。」,看吧,用字遣詞好似中世紀的英國詩人,靈魂與愛情、世界與玫瑰,我在她的文字裡讀到古典的瑰麗。靈魂這個字眼已熟爛,我們幾乎盡量避免啟齒談論,但靈魂之粼光卻在陳玉慧的字裡行間流浪、竄動、覆踏。

故鄉使人魂牽夢縈,行文走過巴黎、倫敦、德意志,總是會穿越時空回到臺北,記憶的蒙太奇,往往交織出虛實光影,觥籌交錯,恍惚一瞬如隔世,所以做為旅人的她想家卻不想還家,童年已不復存在,有時候回家的旅人變成異鄉人,兒童相見不相識。我們都記得童年的夏天,我們依然喜愛夏天,但如今夏天來臨,我們不再無憂無慮。

反正都是蒙太奇,故事不需要完整無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