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科技公司Cisco(思科)發佈了一份題爲《大學生們正在利用校園電力挖礦》的數字貨幣挖礦研究報告。

思科安全研究員Austin McBride表示,目前,大學校園已成爲僅次於能源和公共事業的第二大加密數字貨幣生產地,其流量佔到了整個行業的22%,這可能是「投機取巧」的學生在宿舍內安裝大量挖礦設備而產生的結果,"讓挖礦設備在宿舍免費運行四年,畢業後,你可以帶着一大筆錢離開學校,何樂而不爲呢?"

大學校園不僅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也因爲學生而產出了大量加密數字貨幣。

但並非所有加密數字貨幣挖礦都由學生自願完成,他們也許並不知情,黑客能夠利用惡意軟件肆意攻擊學生的個人電腦,從而祕密地進行數字貨幣挖礦。

那麼,對於那些主動在學校宿舍內挖礦的學生呢?他們如何看待利用學校公共電力謀取個人利益的行爲呢?

事實上,許多學生不必擔心支付電費,因爲他們的大學住房合同往往涵蓋電費開支。

這種“免費”的電力使他們能夠擁有經濟高效的挖礦資源,唯一需要考慮的費用就是實際的挖礦硬件。這似乎好的令人難以置信:挖礦的學生獲得的收入足以支付購買幾本教科書的費用,甚至還可能支付整個學期或更多的費用。

然而,有一個問題:學校電力並不是免費的,必須有人付出代價。

學生竟對挖款如此癡迷

據Cointelegraph報道,由於受區塊鏈寒冬與隨之而來的幣價下跌的影響,挖礦公司利潤下降,但哈希率依舊持續上升,這說明全球礦池仍在增加。

McBride表示,學生們在宿舍中進行挖礦活動時,可以省去與加密貨幣挖礦活動相關的電力成本花費。“如今很多數字貨幣的開採難度很大,這意味着電力和互聯網成本比你從這些數字貨幣中獲得的利潤還要高。如果你不需要支付這些成本,那麼你就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可以靠大學的「地利與人和」賺一筆錢。”

在問到這些數據信息來自哪些學校時,McBride並沒有進行具體迴應。

“這些數據是由世界各地的教育機構提供的,任何身份識別信息都將保持匿名。”

早在2018年3月,網絡攻擊監測公司Vectra也發佈了類似的報告,報告顯示大學校園中的加密數字貨幣挖礦和挖礦型網絡攻擊比任何其他行業都更爲普遍。

按照Vectra的說法,加密數字貨幣挖掘在學生和罪犯份子羣體中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學生人數衆多的大學中。

此外,大學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樣密切地監控自己的網絡,因爲這些大公司擁有高成本、高預算的IT部門,"最多也就提醒學生如何保護自己,比如安裝操作系統補丁、提高對網絡釣魚郵件、可疑網站和網絡廣告的警惕性等。"

真的那麼簡單嗎?

學生在宿舍挖礦必須要小心謹慎行事,如果被宿管察覺,就會接受不必要的調查。Bitpr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k D'Aria表示:“大學校園裏的絕大多數挖礦設備並不是來自你所認爲的礦機,不會是那些專爲挖礦而設計的GPU礦機,更不會是ASIC礦機,因爲它們噪聲太大了,發熱量也大得離譜,沒有學生能容忍這種類型的礦機在自己的宿舍中待很長時間。“

事實上,大部分挖礦設備似乎是學生們的老式個人電腦。因爲學生不用擔心電力成本,即使在當前看跌的市場中,這種馬馬虎虎的老掉牙機器也能爲學生提供適度的收入。

此外,D’Aria還表示:

“帶有高端GPU配置的遊戲本,每天的產量大約在1美元,即使是一臺很普通的筆記本電腦也能產生幾分錢的收入。

儘管看似每天1美元的收入很少,但如果學生不需要爲此支付任何電費呢?他們就沒有任何理由讓這些電腦停止挖礦,因爲對他們來說,這是無成本的獲益行爲。“

此外,學生使用筆記本電腦挖礦也不存在任何技術門檻。“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當你不使用它時,你可以設置爲自動挖掘,“D‘Aria補充道。

來自密西西比州某大學醫學專業的學生Tom(化名)曾用他的遊戲本挖了兩個多月的比特幣,由於持續增加的工作量和GPU價格的不斷上漲,他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如果比特幣幣價保持在15000美元,我大約能賺到120美元。儘管目前比特幣幣價在4000美元左右(採訪時),因爲不需要考慮電力成本,這仍然是有利可圖的行爲。然而,由於系統的巨大壓力以及GPU過高的價格,我決定放棄了。“

“我也不能保證電腦一直開着,那是不可能的,”Tom表現得很無奈。

挖礦之前,在冬天的幾個月裏,Tom的房間會很冷,所以挖礦產生的額外熱量實際上是很有用處的,“我不需要再買一個電暖器來取暖了”。

然而,有時挖礦的學生也會被發現。

一名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應用物理專業的大學生Ken(化名),就收到了來自學校的一封電子郵件,他被告知安全小組已在他的兩個設備上監測到了一個挖礦程序,“我們督促你儘快卸載這些程序,如果你對此並不知情,你就該馬上進行病毒掃描”。

Ken當時確實是在使用某種程序在挖礦。

在向Reddit上BitcoinMining子社區的礦工取經後,他決定使用虛擬專用網絡(VPN)進行挖礦,“我已經有了一個VPN,他們再也無法跟蹤到我”。

然而,當Ken正因爲幾百美元的快速收益而沾沾自喜時,他使用的挖礦程序就被黑了,他失去了所有剛剛賺到手、還滾燙的「美元」,他還沒來得及將這些錢轉移到他的私人錢包裏。

Chris Partridge是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計算機安全專業的畢業生,從2015年開始一直到2016年年中,他也一直在挖加密數字貨幣。“我當時對比特幣很好奇,挖礦似乎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與Tom和Ken相比,他的挖礦設備更加先進一些,因爲他使用了一對型號分別爲BFL Monarch和Prospero X1的螞蟻礦機。但也因此,他的設備也會產生更多的熱量,“即使是暴風雪天氣,窗戶也要7天24小時都開着,要不然就太熱了“。

Partridge說,“儘管有那麼幾次有人來房間進行檢查,但那是因爲其他不相關的原因引起的,他從來沒有因爲挖礦而被抓到過,因爲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礦機的存在。”

儘管在當時這位前RIT學生並不以營利爲目的,但他仍舊挖到了大約0.4個BTC,然後以6000美元的高價賣掉了它,然後Partridge拿着這筆錢去參加了一個實習。幾個月後,除去日常的生活開支,他還剩下了一筆錢。

“我用剩下的錢買了一臺Roomba(一款iRobot機器人吸塵器),如果有什麼是我必須花錢買的東西,那絕對是Roomba!”

Genesis Mining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co Streng也是挖礦的受益者,他從2013年開始就在宿舍挖礦,然而,他拒絕透露自己在哪所大學挖礦,並說“在哪裏挖都一樣”。

“在我那10-13平米的房間裏,有一種蒸桑拿的氛圍,噪音真的很大,我們曾試圖通過在礦機上放一些墊子,把它放在靠近窗戶的地方來降溫。”

Streng說,雖然噪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他的鄰居們似乎並沒有受到幹擾。“儘管我覺得這很煩人,但我仍舊很興奮,因爲它讓我賺到了錢。”

2014年左右,Streng發現,當地的學生幾乎都開始在校園內搭建自己的挖礦設備,那時學生宿舍的電費開始大幅上漲。”

當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急劇增長,挖礦利益越發豐厚時,Streng認爲是時候建立一個擁有幾千臺礦機的、可形成工業規模的礦場了。

“於是我創立了Genesis Mining公司,我很感激那些在宿舍挖礦的日子,要不然不會有今天的我。“

這合乎道德嗎?

儘管還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出臺過有關加密數字貨幣挖礦的規範與政策,但在2018年1月,斯坦福大學似乎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斯坦福校園官網公開發布警告,反對學生用學校的公共資產獲取個人經濟利益。

斯坦福大學首席信息安全官員表示:”當計算成本最小時,加密數字貨幣挖礦是最有利可圖的,不幸的是,這導致了校園系統遭到破壞、學校計算機設備被濫用以及個人挖礦設備盜用宿舍公共電力等亂象發生。"

事實上,許多大學都已明令禁止學生將公共資源用於個人經濟利益,例如,Rit大學的計算機使用行爲準則如下:

“任何Rit社區的成員都不得使用RIT計算帳戶和RIT擁有、維護的任何通信設備來經營企業、商業服務,或爲商業組織和企業做廣告。RIT社區的成員不應浪費大學公共資源或將其用於個人利益或非大學實體的利益。”

然而,由於沒有關於加密數字貨幣挖礦的具體規則,實際上可能會給教育機構帶來稅收相關的問題。對此,國際稅務律師、註冊會計師Selva Ozelli表示:

“大學需要制定相關政策,規定學生是否可以在校園內進行數字貨幣挖礦活動,或者是否應向學生收取額外的電費。如果學校不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就會面臨嚴重的稅收問題。因爲被視爲服務活動的加密數字貨幣挖礦收入應視爲普通收入,應按照收入與支出情況繳稅。”

從道德角度看,情況也相當複雜,甚至在那些從校園挖礦活動中獲益的學生之間,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Tom認爲,“我花錢租了這個房間,就有使用這個房間中任何資源的權利,此外,房屋合同中也沒有明文規定過度使用電力會受到懲罰,我認爲自己沒錯,尤其是當你在冬天無法控制自己房間的溫度,而不得不使用一個加熱器來取暖時。”

而Partridge則相對理性,“我不認爲在大學校園內挖礦是道德的,但在校園內挖礦確實收益更大,充滿了誘惑力。但大多數認爲校園挖礦合乎道德的學生,都沒有考慮到學校財產與學生的生命危險,學校宿舍並不能承受大規模高耗電的電子設備,也無法預防火災、觸電等危險,這很容易造成巨大的財產與生命損失。“

Streng則認爲,“雖然學生可以通過挖礦爲去中心化網絡做出貢獻,但他們不應該利用學校的公共資源。如果學生想在他們的房間內挖礦,他們必須支付賬單。“

“加密數字貨幣行業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住在一個小房間裏的人可以把電變成錢,但需要其他人共同分擔電費,這不公平。

不僅是教育行業,其他行業的人也在變相被消費,無論單個人消耗了多少電,其他人都必須來平均分擔這部分費用。我認爲相關部門應該意識到這樣的可能性,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所以,如果大學依舊不重視校園內的加密數字貨幣挖礦行爲,這種現象將持續發展下去,甚至會愈演愈烈,學生可以從中賺取一些啤酒錢,他們就樂意去做這件事。

D‘Aria則一針見血:“我無法想象任何一個大學生會拒絕每月5美元甚至30美元的快錢收入,這幾乎不可能“。

(來源: 區塊鏈大本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