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對於製造業而言,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的時代已經遠去,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成為了品牌形成自身獨特優勢的必然趨勢。近日,在2019年博鰲儒商論壇上,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羣發表了題為《儒家文化在促進企業創新發展中的實踐與應用》的主旨演講,為傳統製造行業在新時代下的創新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茅忠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創新 財經 第1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創新

以“低成本、低價格”取勝的內地製造,正經歷着30多年高速發展後的深刻反思。身處製造大國的人們遠赴海外購買電飯煲、馬桶蓋等產品。這些外國產品憑借其更強大功能與更舒適的體驗,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那麼,對於內地製造來說,創新的突破口在哪裡?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博鰲儒商論壇上,方太的實踐讓人們開始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否成為內地製造的機會點?

自2008年方太導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今已有11年時間。期間,方太初步形成了“方太文化體系”,並成為廚電行業——這個競爭充分的行業——首家突破百億的企業。

茅忠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創新 財經 第2張

一次,茅忠羣在分享完方太的管理模式後,有位專家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好,但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支持創新。隨即,這個問題給茅忠羣帶來了新的啟發:創新最大的源泉正是基於仁愛之心。

以油煙機為例,2010年,因為看到央視報道《廚房油煙加劇家庭主婦肺癌風險》,方太開始思考油煙機的研發方向是否準確。消費者的痛點是炒菜時聞不到油煙味、油煙不會跑出來。而研發的目標單單關注風量、風壓、噪音等指標。這些定量指標雖然跟產品質量相關,但跟消費者想要的“更好的體驗”沒有必然的關系。於是,方太將油煙機的研發目標改為了“為健康、不跑煙”,不僅關注產品質量,更關注用戶“更好的體驗”。測試、推翻、重來,700多個日夜、無數次失敗,最終換來了方太油煙機的創新引領。

對多數企業來說,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企業管理模式是新的啟迪和探索。而在方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不再是單純的形式:念在嘴上的口號或是掛在牆上的標語。文化已深深地融入了產品研發、製造等各個環節。

創新不離仁愛之心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創新,毫無疑問成為了製造強國的關鍵。方太深刻地意識到:產品需要創新,但顧客需要的並非創新,而是“更方便”、“更愉悅”、“更健康”、“更安心”的使用感受。這種“更好的體驗”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對人的關懷。

反觀當下的諸多創新,越來越多的產品開發將目標關注於如何吸引用戶眼球、如何延長用戶的使用時間等。究其根源,是很多人把“貪欲”作為創新的源泉、把“無度”作為創新的原則、把“市場或流量”作為創新的唯一目標。方太提出了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三論”,即創新的源泉是仁愛、創新的原則是有度、創新的目標是幸福。

茅忠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創新 財經 第3張

在此次博鰲儒商論壇上,有一個觀點引起了大家的深思。許多企業認為產品要讓顧客滿意,但茅忠羣認為,產品要讓顧客安心。為乜用“安心”而不是“滿意”?茅忠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從低層次來說,『安』是指物質上的安頓。從高層次來講,『安』是指心靈上的安寧。”方太想帶給顧客的不是一時之樂,而是真正的源自內心的幸福。創新、品質、品牌、仁愛是實現“用戶得安心”的四個維度。而仁愛是前三者的源泉,是關鍵之所在。

包括方太原創發明的水槽洗碗機在內的很多產品,方太在上市之初,會通過大量市場調研,真正去了解消費者的核心痛點,再花上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開發一款新產品。正如茅忠羣所說:“如果沒有這樣一份仁愛之心,方太不可能花那麼長時間去研發一個家電產品。因為直接仿照的成本遠低於原創發明的成本,不到一年便可以開拓市場。”同時,方太堅持每年將不少於銷售收入的5%投入技術研發,而家電行業在研發上的投入普遍在2%—3%。正是這種基於仁愛之心的“方太創新”,成為了方太行業龍頭地位的堅實保障。

目前,方太已擁有近250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數量近400項。當傳統的內地製造還在思考如何擺脫“低成本、低價格”的困局時,“方太創新”讓人們看到了蘊含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智慧。

本次2019年博鰲儒商論壇以“儒商與世界:共建 共贏 共享”為主題,旨在以儒促商,以商報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方太用自身的實踐經歷,基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起獨特的“方太創新”,走出了一條“文化+創新”的發展新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