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剛和柔是分不開的,但它有主次之分。剛為主,以剛帶柔,因為骨骼(剛)在肌肉(柔)的中間,骨骼在肌肉內,內為陰為精神,以陰帶陽,所以骨骼為主動。 比如手的向下按是骨骼的主動運動。肌肉是懶的,僅僅看「懶扎衣」的名稱,就知道肌肉要懶,肌肉不能主動,不能以肌肉帶動骨骼(有所謂骨肉分離之說)。 肌肉既不能主動,而精神(骨)又要不能外露,因為精神是產生在肉里的骨頭,肌肉是柔,是被動的,以剛帶柔,即精神「骨骼」帶動肌肉。 「空」與」松」要區分開來。肩松沉下來手指會發脹,這是正常的現象,是對的。還有肩鬆了就有上升和高大的感覺,這都是合乎要求的,肩還要經過後部背肌往下松。初學時肩松不下,可以呼一口氣,就能松下,但這是暫時的,往後必須在放鬆肌肉時能夠正常自然呼吸。 腹松也要通過腰,腹松可使身軀全部肌肉鬆,松即是沉。相對地講即是骨骼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夠沉降肌肉,就能有骨骼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骼在肌肉鬆沉的同時也就飄起來了。這叫做有降必有升,也叫做有下必有上,要使臂膊骨骼飄得起來,就是在於沉的作用下產生的。 純松是塌,純空是頂,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全身處處都是一分為二。關節,骨骼和肌肉也是這樣,但是剛和柔分不開的,因為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而空和松卻要分得開,空即每個關節要脫離開來,鬆開關節,這叫空,在鬆開關節的同時,肌肉也要鬆開,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 由於勁的下沉而相反必然會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另外,空和松究竟空到什麼程度,松到什麼程度呢?比如沉下五寸則上升也要五寸,即肌肉往下松,骨頭向上升,一沉一升是同時進行的,並非一邊上升,一邊不動仍留在原處。 剛和柔搓合在一起,太極叫做「將動未動有預動之勢」,這又叫做「騰挪」。 剛和柔是相濟的,是分不開的,但又都有空和松,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又如「靜如山嶽」,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個是騰挪,一個是上與下的東西,要慢慢體會。 再就空松二字來說,松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起勢為例來說,起勢時兩手的意原在膝下,卻可以一直到腳下,空是拔兩頭,即意上升,氣下沉,並不是空洞飄浮,空松一道做之後,就可以「氣遍身軀不滯留」。上升是由於下沉反射上來的,關節的鬆開後可以貫氣。 「騰挪」二字,即是「剛」、「柔」混在一起,「剛」中不能少「柔」,「柔」中不能缺「剛」,然而「空」與「松」必須分清楚,它是肌肉練出來的東西交給骨骼,骨骼又練出來的東西交給肌肉,「騰挪」可以幫助「空」「松」,「剛」「柔」又要混在一道。 這裡所講的理論是主要的,拳架卻是次要的。以前是先學拳後理論,現在是理論和拳架一起來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