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有責啊清泉大學一年級 發表於:2011-04-14 00:18 只看該作者 發帖 30 精華:3 註冊時間:2010-8-17 發短消息 大 中 小 1樓

該帖被瀏覽 3,730次,回復11次 在工作中,有些人能力強一些,有些人能力弱一些;有些人性格剛強外露一些,有些人則性格內斂隨和一些。這些客觀上的差異無疑會對一個人的工作實績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些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一個人工作乾的好壞,對學校、對集體、對社會貢獻大小,不光取決於一個人的能力、性格等因素,關鍵還要看一個人主觀上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所從事的工作。 作為學校的中層班子成員,每一個人所任職的部門,所從事的工作,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職員工服務,為學生服務。如果我們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或在某一點上,給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職員工的工作帶來了方便,帶來了激情,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安全,帶來了安心,那說明我們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或在某一點上就取得了實效,我們的服務就落到了實處。所以,作為一個中層班子成員,必須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服務宗旨,強化自己的服務理念。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當然,要做到以一顆平常的心來對待自己的工作,還必須從內心深處來淡化名利觀念,提升自己道德品質的修養。當今社會,物慾橫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變得愈加急迫起來,公而忘私的人變得相對少了起來,一些人的心情浮躁起來,不少人只想取得物質利益最大化,付出最小化。表現在工作中,就是每做一件事都把它物化成多少多少錢,所得的報酬如果與自己心中的盤算相吻合,就認為值得,就笑逐顏開;否則,就認為自己受到委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作為學校的一個中層班子成員,如果把物質利益看得過重,私利考慮得過多,就會忘記或淡化了自己作為一個部門管理人員的服務宗旨,在工作中就會有種種違背常理的不正常表現。例如:對於領導分配的工作,陽奉陰違,認為有利可圖的就做,認為無利可圖的就敷衍塞責;對於自己的本份的工作,就不再有原則性,不是盡職盡責地做好,而是用盡心機,把原則性當作謀取利益的工具,遇到無利可圖的事就講原則,遇到有利可圖的事就不講原則。這樣一來,時間一長,一切沒了章程,沒有了規矩可循,是非觀念模糊,管理必將陷入混亂之中。結果正義不揚,邪氣蠢蠢欲動,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必將受到挫傷。 對於學校的中層班子成員來講,名和利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殊途同歸,都能夠嚴重扭曲一個人的人格、靈魂。一個對名看得過重的人,要麼整天鬱鬱寡歡,患得患失;要麼整天牢騷不斷,好像自己懷纔不遇,被大材小用;要麼揚揚自得,自我膨脹。 作為學校的中層班子成員,如果為名所困,在工作中就會不自覺地作出種種莫名其妙的判斷:把領導對自己工作的指點、督查、批評,不看成是對自己的幫助,而看成是對自己的有意刁難,認為領導是在有意識的降低自己的威信;與其他中層班子成員在工作中就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甚至心存芥蒂,相互拖腿,拆臺;在與教師的關係中不是積極主動地深入到教師隊伍中,搞好自己的服務工作,而是擺擺架子,搞點特殊,對教師提出的工作上的問題置之不理,束之高閣。這樣一來,時間一長,求名不得,名也就隨風而去了。 總之,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能力並不與工作實績成正比,只有將能力與自己的道德品質的修養的提升有機的融為一體,纔有可能產生積極的作用。我認為,作為學校的中層班子成員,道德品質修養的提升不是空話、套話,而是勢在必行。一個人只有淡泊名和利,以一顆平常的心態對待工作,纔能夠拋卻煩惱,凈化靈魂,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否則,困於名利,勞心分神,工作實效必將大打折扣。 人間雖然喧鬧,但我們卻不可聞聲而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鬧中取靜,保持內心的寧靜,以一顆平常的心來對待工作。 (月照松林原創 )博客名稱 月照松林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hondon7739
批註:
  • 收藏評分分享
    轉發此文至微博 TOP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