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又到了向舊時光說再見的時候。

一度號稱挑戰Facebook的Path,終於還是宣佈關門謝客。2010年成立的Path將於一個月後的10月18日完全關閉。10月1日起,Path應用將從各大平臺應用商店下架,所有的用戶都可以在關閉服務前前往https://path.com/login?continue=/settings/backups下載所有的資料。

Path是由Facebook產品經理大衛·莫林( Dave Morin)、前Napster聯合創始人 達斯汀·米勞(Dustin
Mierau)以及肖恩·範寧(Shawn Fanning)創辦。在2010那一波社交網路熱潮中,Path以反社交起家,將好友數量限制在最多50人,吸引了不少厭煩了Facebook好友數的用戶(不過後面他們提升了好友數量,並最終取消了限制)。

自應用推出開始,Path一直以出色的交互設計為人所知。在應用上線的幾個月後, 谷歌拿出1億美金求購,遭到了團隊的拒絕。在最火爆的時候,Path擁有1500萬用戶, 估值達到5億美元。這8年裏,Path從矽谷的著名風投機構如Index、Kleiner Perkins和Redpoint那裡一共拿到了5500萬美元的投資。

然而隨著社交熱潮的退去,(西方世界裡)Facebook之外的社交基本都慘淡收場,Path也不例外。前者擁有15億活躍用戶,還大肆「借鑒」後者的設計。Path後來經歷了更多的動蕩:職員流失、用戶流失、 隱私漏洞 ……最終在2015年全資賣給韓國社交巨頭Kakao。而Kakao看重的居然是Path在印尼的影響力:在這個全球人口第四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國家,Path擁有400萬用戶。

不過,Path在收購後的三年裏表現並不如意,這才導致Kakao作出了業務全砍的決定。

「我們萬分遺憾地通知您,我們深愛的服務,Path,將停止運營。2010年,幾個熱血的資深設計師和工程師一同建立了Path。在這些年裡,我們努力踐行著我們的使命:用技術和設計為我們的用戶提供一個快樂、意義和聯繫的平臺。」在最後的告別信裏,公司如此說道 。

感謝 Aulia 對此文的貢獻。

最新聲明

TechCrunch中文版已經主動撤出中國大部分內容聚合平臺,但依然存在如「虎嗅」的「TechCrunch?」這樣非我站人員建立的平臺帳號。我方再次明確表示:除「動點科技」外,其他網站服務中「編譯自TechCrunch」的內容均為未授權翻譯。版式呈現和內容都有一定可能出現滯後、偏差、改動或刪減。TechCrunch不對未授權平臺之「TechCrunch中文版」、「TechCrunch」、「TechCrunch?」帳號,或以「編譯自TechCrunch」為由發布的內容負任何編輯責任,如有糾紛請直接聯繫相應內容平臺。


one more thing

在Telegram與TechCrunch中文版互動!

頻道收聽地址:https://t.me/techcrunchcn

互動羣組地址:https://t.me/tcchinese

點擊「

閱讀原文」

直接加入Telegram 互動羣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