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的上新鮮肉。

每到年底家家戶戶都會殺一頭大豬,然後這頭豬就要吃一年。但是新鮮豬肉又是極其不容易保存的,所以豬殺完後家家戶戶都會在廚房裡掛一根杆子,把豬肉用鹽均勻的摸一遍後就會掛在杆子上。

由於那會家裡都是一年四季燒柴火,所以晾在杆子上的豬肉一整年都會在做飯的柴火煙下均勻受熏。整整一年,下來豬肉上厚厚的多餘油脂就會被煙熏掉,剩下的肉質做出來肥而不膩,又會帶柴火特有的香味。不論是煮還是炒都是很美味的。


地區的不同,選擇熏肉的材料也會不同。我就四川的熏肉來介紹一下。在四川沒有熏肉的叫法,一般都是叫的臘肉。臘肉的產生是因為以前農村會殺年豬,但是那個時候又沒有冰箱之類的保存方法,一頭豬的豬肉僅僅靠一個家庭是不可能吃完的,所以人們就用煙熏或者是腌漬的方式來保存豬肉。

做法就是先將鮮肉切分後用鹽 花椒等香料抹勻後放在容器中腌制至少10天的時間。等待時間到了以後將肉晾曬兩三天,然後在戶外搭一個建議的架子或者用一個鐵皮桶,將肉放在裡面,下面用稻穀殼、木糠或者是柏樹枝作為煙熏的材料,在濃煙出來以後再將蓋蓋上,熏至肉變為醬紅色後即可,一般需要的時間是4-5小時。煙熏以後還需要再將肉晾曬10天左右才可以食用。


熏肉,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熏法。有的地方是腌制過後直接晒乾就好。

最好吃的熏肉應當屬四川的熏肉了,他們都是用活的柏樹枝熏肉,柏樹枝活的時候有股淡淡的清香,豬肉腌制後再用柏樹枝熏出來的肉,柏樹清香的味道經過熏制更好的融入豬肉的每個細胞中,吃起來滿口清香。

有的地方也會用甘蔗皮或者橙子皮一起熏制,這兩種熏料熏出來的臘肉有點金黃的顏色,不過口感不入柏樹枝的那樣留香。


我記得家裡老人做過,家庭做法。找一個鍋,鍋里放入大米,茶葉和一些柏樹枝,然後放一個帶窟窿眼的篦子。把需要熏的食材放在上面,雞腿,豬蹄,豬尾巴,魚,豆腐乾...只要你喜歡吃的都可以放!然後開小火蓋上鍋蓋。等冒煙後熏個幾分鐘左右,等鍋蓋涼了後再打開。熏得食材都是提前做熟的,只是喜歡被熏過的煙火氣息!所以這樣比較適合家庭做!使用後的鍋是最不好清洗的,建議使用一個家裡不常用的鍋,現在還???錫紙可以鋪一層,省去洗鍋的麻煩!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我們湖南好多人用穀殼加米加甘蔗皮加橙子皮一起熏制,這些熏料熏出來的臘肉顏色金黃金黃的,如果要口感好而且留香的話,吃起來回味無窮!那必須要腌制的調味品恰當,更要講究的是氣候和季節!


用松柏、香蒿等煙火慢慢熏干,將松樹枝、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製作而成的熏臘肉,風味甘香可口,肥而不膩。


吃了幾十年的熏肉,沒有特別用什麼木材熏,我們那裡農村以前都是燒柴火做飯,有什麼就燒什麼,不過媽媽燒得最多的木材是櫟樹,肉就吊在頂上自然熏,熏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取下來吃,特別美味!


熏肉每家,每個地方都不一樣主要是自己喜歡和就地取材。小時候媽媽用柴火熏,外婆家後面有山就用柏樹枝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