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角“...”點選“設爲星標”

  點擊加星★貼近你心

  作者:胡敏

  來源:《奮鬥成就夢想》

  有一次去山東做講座。講座前,《財富週刊》記者對我進行採訪,其中問道:“在創業過程中面對諸多壓力,您是如何消解的?”我笑着回答:“我很喜歡‘發呆’,它能夠讓人清醒,弄清以後要走的路。

  發呆?是的。在家裏、飛機上、辦公室裏……我常常會一個人自然而然地發呆,而很多時候,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智慧,正是得益於這不經意的“發呆”。

  國外對“發呆”早有研究。日本東北大學發現,發呆可以增加大腦蛋白質活動,幫助人們看清事物間的聯繫,增強創造力思維。而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做過一項檢測,證明心無雜念、大腦裏什麼也不想的時候,大腦可以有效抑制信息超載,讓人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

  在我看來,發呆是一個人暫時卸下壓力、平息混亂、淨空心靈、找到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與勇氣的絕佳途徑。

  記得2006年寒假,新航道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資金短缺,創業團隊信心動搖,行業競爭壓力大……同事們都陸續回家團圓了,而我則做了一個決定:把妻兒都送回湖南老家過春節,我一個人留在北京。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獨自過春節。整整七天,我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一個人坐在那裏長時間發呆,思考是否繼續創業。

  第七天,我決定出去走走。走出房門,一束陽光倏地一下灑在身上,久藏一冬的寒氣與慵懶頓時全無。陽光下呼吸新鮮的空氣,我突然感覺到疲憊的身軀被大自然注入了一種活力。不,與其說是被大自然注入了一種活力,不如說七天的“發呆”讓我徹底想明白了新航道的現實處境及走出困難的途徑,並堅定了心底的信念:新航道的創建是爲了真心實意地用自己積累了二十多年的英語教學與管理經驗去做好教研,培育好每一個學生。那課堂上激情洋溢的老師,那校園裏揮灑汗水的市場人員——最重要的是那心懷英語學習與留學夢想的學生,他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讓我熱血沸騰,充滿力量!

  我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繼續做新航道,而且將用我的生命去做新航道!當一個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還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前進的步伐呢?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面對困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我而言,這七天的獨自靜思、發呆,無疑是心靈與思想突圍的一劑良藥,讓我內心對於教育追求的星星之火一直燃燒到現在。發呆能夠恰到好處地幫助我們於物慾橫流的世俗中迴歸淡泊,能夠幫助我們於浮躁焦慮的現實中讓心靈迴歸寧靜。

  周國平曾這樣描繪其發呆的情境:“發呆是一個人從周圍的世界抽出身來,回到自己,回到更深邃的存在。在發呆的時刻,我們調整情緒,修復心靈,積累感覺,醞釀思想。現實中,我們常常因爲無法淨空心靈,無法卸下眼前的慾望和身上的負重,而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喬布斯給這個時代留下了很多財富,也引發了很多思考。曾有人問:中國爲什麼出不了喬布斯?其實一個人的興趣、特長與未來的成就,跟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與其說中國出不了喬布斯,不如說是因爲喬布斯獨特的生活與成長經歷造就了他的成功。作爲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喬布斯19歲時就曾在印度最炎熱的時節,穿着破爛的衣服光腳朝聖。

  美國傳記記者沃爾特·艾薩克森面對面採訪喬布斯40多次,在喬布斯唯一授權的傳記中,喬布斯把對事物專注的能力和對簡潔的熱愛歸功於他的禪修:“禪修磨練了他對直覺的欣賞能力,教他如何過濾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養出了一種基於至簡主義的審美觀。”喬布斯有每天都要禪修的習慣,他的辦公室裏幾乎什麼都沒有,只有房中間的一個坐墊,用來打坐。每次決策前,他都會先閉目靜坐。

  我對“禪”沒有太多的瞭解,但是我相信參禪的過程異曲同工,都能讓我們掙脫紛繁塵世的喧囂,讓心靈迴歸平靜,聽從內心深處的聲音,做出正確的抉擇。

  喬布斯的辦公室

  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人生就是這麼奇妙,當我們身處困境時,往往容易因爲以往經驗及身外的聲音而放大困難,止步不前;當我們面臨衆多選擇時,常常容易瞻前顧後、無所適從。

  我們不妨安靜下來,讓心靈迴歸寧靜,反而能清晰地觸及事物的“本質”,聚集內在的力量,全神貫注去解決問題,也許那些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會在瞬間迎刃而解。

  如此,發呆難道不是一種智慧嗎?

  本文節選自胡敏新書《奮鬥成就夢想》,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胡敏,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被媒體稱爲“中國雅思之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