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東北經濟整體的衰敗 是全國輿論針對東北這種危險的導向性 是整個社會羣體正在暗暗形成的針對東北這個地域的心理傾向社會對某個羣體的集體排斥和隔離感一旦形成就再難改變了

這比經濟衰敗可怕百倍。


重點不是東北走向衰敗是很多人都在盼著東北走向衰敗
首先一個問題,現在知乎上黑東北是一種全民無意識的無惡意的圍觀,還是有人有力量在帶節奏。大家自己判斷。

在我看來,加泰羅尼亞和蘇格蘭愛爾蘭鬧獨立的鬧劇之後,有些人看到了通過網路社交媒體等手段越過一國政府管制,直接滲透到基層民眾中製造民族、地域矛盾,進而破壞國家凝聚力,甚至在合適的時間點或機會,可以煽動一些混亂的可能性,於是就想在中國身上試試。

在我看來,意識形態的戰爭似乎又被某些人拿來用了,只不過新瓶裝舊酒,花樣翻新了。至於我是在聳人聽聞還是確有其事,請大家結合近期我國對境外NGO在國內活動的資金來源、管理機構等方面作出的硬性要求,以及全國各地農村基督教莫名迅速傳播等幾個現象一起考慮。東北一定會逐漸衰落一段時間,東北經濟太重。就像一列火車頭,勢大力沉,加速慢,但跑起來能夠拉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反過來一旦需要減速,火車頭想減速是需要時間的。早先南方也有很多國有經濟,可在改革開放初期到中期,基本都被賣了,很多根本是賤賣的。國家損失很大,只不過這幾年南方發展起來以後看起來當年的損失被補充上了。但要注意當時南方被賤賣的國有資產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賣的不多。東北不一樣,東北這些重工業,即使今天,出於國家戰略安全的考慮,也是不能隨便賣的。但說實話,在國民經濟層面,東北轉型一直在進行,即使在重工業拖累的情況下,即使在資源經濟全面萎縮的情況下。所以準確說東北經濟是在經歷一個特殊的寒冬期。並不是不可逆轉的衰落期。

轉型後的東北,資源類、重工業經濟為主的面貌可能會被改變為農業、裝備製造業和旅遊業為主代替。即使現在,在黑龍江,農民人均收入在全國排名要比黑龍江城市人口人均收入靠前,基本達到中游偏下水平。這還是在黑龍江農產品以附加值較低且被國家限價收購的糧食為主。所以,我不認為東北經濟會全面潰退。只是有些產業,比如資源類產業,應該會繼續衰落。


個別評價吧。不覺得很不堪啊。看到車禍新聞,不代表天天撞車吧。負面新聞集中爆發,進行地域攻擊,可能巧合,也有可能是一些人因為自身因素,故意為之。東北和南方文化差異,一直有一部分人互相不對付。東北人自己,南方人自己也這樣。文化割裂算是一個原因,和地域歧視關係不大。今天的國人其實很少有共同的文化信仰了。大家都信仰錢,才會讓一些人更有優越感,才會有地域歧視的資本吧,有些人素質真不怎麼樣,哪裡都有,但往往這樣的人優越感爆棚啊。作為東北人,我不覺得我被歧視了,我也不擔心被歧視,評價好,我是我,評價不好,我還是我,擇善而從,文化自信怎麼能少。我常去南方,感覺大家很親近啊。還有就是東北衰落後,東北人到處都是,還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不被同化,本地人難免覺得被入侵了吧。東北人也算是四海飄來的,現在衰落往外飄也正常。說點題外話,東北人在南方有房的多,主要覺得氣候好適合養老,還有部分東北男生找對象願意找南方人,南方重男輕女比東北嚴重,北方女生權力比較大,日子舒服些吧。前些時間總提振興東北,也可能一些人恐慌人才資金外流吧,搞事情吧。不過每一次危機,都是機會,我覺得我們沒處理好,才會有這個問題。有點小失落。我們真不好的,希望老鄉在外面能改正。至於多數被攻擊了,被污衊了,其實多大個事啊。就是覺得東北想振興,真心不容易,環境氣候產生的成本在那裡呢。朝鮮,俄羅斯基本指望不上。我倒想聽聽,什麼產業能振興東北這個話題,而不是東北人怎麼樣這個話題。說實話,我不覺得我是東北人有什麼特別的,也就在外地見老鄉親近一點吧,其實哪裡都看人,但生在東北真心是希望這個地方發展好一點的。我覺得要是軟體,金融市場能往東北這裡吸引,會對東北發展有利。

描述一個客觀事實,坐標杭州,我部門今年新進三個東北的,兩個姑娘一個男生。女生A父母公務員,全家基本都在體制內,冬天也基本上去海南過年,全體都在海南有別墅。女生B,開野馬,父母在事業單位,瞭解不多,男生家裡有工場,他說他家裡人都在東北下崗時候狠賺一筆,沒什麼見不得人,大家都這麼幹。我說為啥不回去,都是對人情世故那套厭惡,自己也不會搞關係,不如年輕來南方闖一下。


東北的特點是嗓門大,錢拿得多,因此似乎問題更大。但是僅僅是在東部,更為貧困的非珠(以海陸豐為甚)還有傳說中的黃泛區,還是東部沿海地區,貧困卻是令人窒息卻無人問津。

這纔是最可怕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