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風雲弄潮兒,勇立時代第一排。重磅欄目,重磅人物!今天,交匯點“訪談第一排”欄目聚焦的是紅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海江。

  訪談嘉賓:紅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海江

  問:5月20日,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暨首屆全球蘇商大會將在南京舉行。蘇商這個羣體越來越被關注,成爲行業熱搜。您覺得蘇商作爲一個亞社羣,在全球企業家羣落中有着什麼樣的地位?

  周海江:蘇商是華人商幫中最優秀的羣體之一。爲什麼這麼說?從歷史上說,我們的民族工商業是從江蘇起步的!不管是無錫的榮德生、榮宗敬,還是南通的張謇,都是民族工商業的先驅。拿無錫來說,無錫是民族工商業發源地,是中國鄉鎮企業的發源地,現在還是中國物聯網的發源地,成爲物聯網之都。可以說,在各個歷史階段,蘇商都立於時代潮頭,做出了名滿天下的業績。

  問:正如您所言,100多年來,蘇商奮勇爭先、人才輩出,成爲民族復興大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就您的觀察來看,蘇商這個優秀羣體有着什麼樣的特質?

  周海江: 在我看來,蘇商身上,大多有着三個“對立統一”:即 “義”和“利”的對立統一、謙讓與爭先的對立統一、誠信與靈活的對立統一。

  問:“義”和“利”,是中國儒家文化中君子與小人的分野,從道德的角度談義利觀容易理解,但在商言商,所謂無利不商,您是如何理解商界的義利統一的呢?

  周海江:企業家辦企業,一定是要追求利潤的,但不是有利潤的就去做,那就是唯利是圖。蘇商一直是義利兼顧的,不是就埋頭賺錢的,絕不唯利是圖。張謇、榮氏兄弟他們興辦實業的同時,一直不忘修橋、鋪路、辦學、扶危濟困。抗美援朝的時候,無錫工商界捐助了全國三分之二的戰鬥機。蘇商注重做生意賺錢,但更注重回報社會。

  問:在幹事創業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鼓勵奮勇爭先。又謙讓,又爭先,不太好把握,蘇商身上的這個特質該如何理解?

  周海江:的確。有人說,你又要謙讓,又要爭先,這不是虛僞嘛!不是的!是做人謙讓,做事爭先。做人,哪怕坐位、走路,蘇商都習慣於謙讓,謙和有禮是蘇商羣體的特點。但做事就是奮勇爭先,就是要搶第一,這就是一股豪氣,是一股英雄之氣。你的廠比我大,我下決心要辦個廠比你還要大。你這個行業全國第一,我要在另外一個行業也做全國第一。近代最早的蘇商中就出了“布匹大王”“麪粉大王”“紡紗大王”等一大批工商鉅子,當下蘇商中也有一大批全國第一、全球第一,還有很多隱形冠軍。100多年來,蘇商總要把事業做到最大、最好,這樣的志氣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蘇商。儒雅謙遜的蘇商,骨子裏藏着一股不肯服輸的勁。

  問:您講的蘇商第三個特質中,誠信要求不變,靈活則要求變。這個又該怎樣把握呢?

  周海江:做人要老實,經營要靈活。榮德生小時候,被人稱爲“木疙瘩”,說他這個人太實誠,不開竅,但他做生意八面玲瓏,風生水起,非常靈活。在經營過程中,什麼時候該靈活,什麼時候又不要靈活?關鍵看是簽約前,還是簽約後。簽約前,可以盡情靈活,用各種理由要價、尋求利益最大化,這都沒有問題。但一旦簽約後,就必須老老實實履行合同,這就是契約精神。哪些不能變,哪些可以變,蘇商都可以把握好。

  問:那麼在您看來,蘇商的這三大特質和“厚德、崇文、實業、創新”的新時期蘇商精神又是怎樣的關係?

  周海江:新時期的蘇商精神是“厚德、崇文、實業、創新”,這與100多年裏積澱下來的蘇商特質是一以貫之的。比如,“厚德”裏體現的就是蘇商將社會責任、家國情懷放在第一位的義利觀。我理解新時代蘇商精神,其中最爲特出的就是“實”,專注實業是蘇商羣體最鮮明的特徵。如果各用一個字來形容浙商和蘇商,我用“活”來形容浙商,用“實”來形容蘇商。一個國家沒有實業是難以想象的,沒有實業怎麼報國,怎麼強國?“厚德、崇文、實業、創新”當中,“實業”是最根本的。

  問:蘇商的特質,新時代的蘇商精神,是從一個羣體來歸納的,具體到紅豆這樣一個具體的企業,是怎樣踐行這種精神特質的呢?

  周海江:紅豆高質量發展,有三大支撐:技術含量、文化含量、社會責任。這與新時代蘇商精神中的“創新”“崇文”“厚德”可謂是異曲同工的。剛纔說了“厚德”,關鍵是要體現社會責任;而“崇文”,企業家要有文化,企業要注重企業文化,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活得更久,更有生命力;“創新”與紅豆“技術含量”部分是基本一致的,以前我們的技術更多是模仿和跟隨,現在更多就是靠創新,靠自主創新。

  問: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中國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日本企業平均壽命58年相比,差距較大。紅豆從鄉辦小廠,逐漸發展壯大成爲中國民營企業巨擘,作爲蘇商傑出代表,對於企業如何長盛不衰有什麼經驗跟創業者分享?

  周海江: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到最後是無法傳承的,往往做得長久的企業,都有獨到的企業文化。企業傳承不僅僅是經濟財富的傳承,還需要有精神財富的傳承。

  企業不能只靠企業家,一個企業家再有知名度,如果沒有將其和品牌、產品知名度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企業是走不遠的。一位企業家退出的時候,如果大家都在擔心,這家企業還能不能繼續紅下去,那就說明這個企業家是成功的,但這個企業是失敗的。企業家的知名度,是不能繼承的,到下一代的時候,是要歸零的。而企業品牌成爲幾代人的追求,不會因爲企業家的離開而沒落。

  問:企業要長久發展,選擇合適的接班人非常重要,您作爲民企海選總裁“第一人”,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紅豆的選人、用人經驗?

  周海江:企業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人的因素,選出的人是否合適關鍵在於企業的選人機制。紅豆倡導在“一把手”中間選擇“一把手”,比如說如果要是提拔集團總經理,從副總經理中提拔,成功的概率最多50%,但如從廠長裏面選人,成功的概率就要高得多。因爲作爲一間工廠的領導者,在崗位中能夠鍛鍊各個方面的能力,更容易適應集團總經理職位。對於年輕人如何接班,我覺得千萬不能讓接班人直接去當副手,哪怕再小的單位也要先做“一把手”去歷練,更快地選出適合的“千里馬”,帶領企業走向更大成功。

  問:企業如何長久富下去是個問題,而企業家如何既富且貴,這也是業界和學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您能不能談談這方面的感受?

  周海江:從富到貴,不在於你有多少財富,而是你肩負多少責任。如果家長教育孩子時候說: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幹苦力、沒飯喫,這主要還是聚焦在財富上。而如果跟孩子說,你好好讀書,將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教育的着眼點就在責任上。在喫不飽穿不暖的時候,肯定更多地是追求財富。但超越了溫飽之後,就要把責任扛在肩上。富起來的企業貴不起來的關鍵,是責任意識和責任的履行不到位。

  交匯點記者 陳彤 攝影 韓軍 實習生 趙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