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非戶籍人口即城市外來常住人口。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是當前我國城鎮化的重要目標。

  那麼哪些城市非戶籍人口多呢?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至少有21個城市的非戶籍常住人口超過了100萬,這其中上海最多,深圳第二,北京、東莞和廣州分列三到五位。

  而天津在這項排名中位列第六,非戶籍人口已達499.01萬,佔常住人口比重32%

  在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的這21個非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有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區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也有武漢、重慶、天津、成都、南京這些城區人口500萬到1000萬之間的特大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說,未來二線城市以及一些超大城市都市圈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將會是產業佈局和人口落戶的重點,這些城市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大城市取消或放鬆落戶限制,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這項改革的出臺將爲二、三線城市帶來更多人才的同時也將提升對住房的需求。

  據《證券日報》報道,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表示,不同城市放寬戶籍制度,的確會引起購房需求短期上升。長遠來看,未來5年至10年放寬戶籍,不但可以有效擴大內需,還可以同步保障經濟穩定發展,對於國內城鎮化率提升,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從現狀來看,二、三線城市的人才搶奪在近兩年已經展開,五大城市羣核心城市的人才搶奪早已“白熱化”,落戶政策的放寬對於這類城市的影響也更爲明顯。由於熱點二線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斷提升,受落戶政策放寬影響,更多的藍領甚至是外來農民工都會在二、三線城市落戶,未來大量外來長期務工人員將逐步轉爲常住人口,對於樓市的推動作用也將更爲深入和長遠。“張波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落戶限制取消後,除了京滬等地外,全國絕大部分城市落戶難度已經不大。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農村人口有機會平等地獲得來自城市的公共資源,同時也讓城市中的房地產市場有了更加穩定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對於大都市及其周邊城市來說,依然是人們的優先考慮對象,而這些地方的房價會有一個明顯的上漲預期。

  對於如何平衡房地產開發和城鎮化水平、人才需求和穩定樓市的關係?付一夫認爲,一個城市,引進人才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推動當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促進產業的進步而絕不是投資炒房。在“房住不炒”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除了放開戶籍引導人口合理自由流動之外,還應推動人口與土地的掛鉤,增加住房建設,同時做好房地產市場管控,謹防投機之風再起。

  在張波看來,首先,開放落戶限制不代表購房人口在所有城市都會激增,目前大量人口依然是向東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區流動,其他非熱點城市購房需求不但不會增長,還有可能下降。其次是,開放落戶限制在不同規模城市的表現並不相同,不同規模城市因就業吸納能力、公共服務水平等差異對非戶籍人口的吸引力也表現各異。二、三線城市的落戶政策則需謹慎,如果放鬆過快,則對當地樓市的短期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最後,樓市穩定也依賴於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有序、穩步提升對於樓市長期的供需平衡將起到重要的“調節器”作用。值得關注的是,提升的幅度和方式依然也需要“因城而定”,具體的細化政策更需“因城施策”。

  據第一財經、證券日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