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對上師的信心的標誌,是對任何一個其他的上師,其他的法都沒有絲毫的羨慕之心。

上師仁波切曾說:對上師的信心的標誌,是對任何一個其他的上師,其他的法都沒有絲毫的羨慕之心。

上師仁波切還說:一個人能在一個地方長期安住,說明他心裡有一定的境界,他心裡有一種信心,有一個定解。

益西大堪布說:如果我們沒有聞思,會在一個非常黑暗的狀態中修行,非常危險的情況都會發生。

如果我們心裡荒蕪,只能東馳西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上師到另一個上師,從一個法到另一個法。登地久蹉跎

弟子視上師為佛,上師亦視弟子為佛;具德的上師,真心為弟子的解脫負責,具相的弟子,真正為解脫而付出。最初我們可能會羨慕,但如果深入聞思,則不會。原因還是一個:佛經說:「我為汝示解脫道,當知解脫依自己。」 上師仁波切解釋說:「大慈大悲的佛陀當年為眾生開示正道的時候也只是說:我只能給你宣說妙法,轉八萬四千法輪或者轉三大法輪,所謂的解脫依賴於自己,除了這個以外別的辦法我也是沒有的。」

此為善巧方便,種解脫種子,佛陀說:「諸佛無法水沖罪,眾苦親手亦不除。自之證悟非移他,說寂法性令解脫。」佛法即為教法和證法,解脫需要依靠聞思佛陀的教法,修持在相續中生起證法。如果將方便視為究竟,希望依靠外力獲得解脫,或對上師,對解脫抱有奇蹟般地妄想,則如希冀無因之果。沒有比佛法說得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五道十地,何為入道,何為每一地道的修行內容,界限和境界,如果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希圖捷徑和奇蹟,執著外相,這隻說明我們路途迢迢,如不長期聞思,則很難轉變這種對佛法的不正確的認識。

一位無垢光時代的上師行將圓寂,他的弟子問:在您圓寂之後,我們是否應當向無垢光尊者請教問題?上師說:你們為什麼要去麻煩無垢光尊者!應該給你們傳的法我已經都傳了,剩下的,只是你們去修行這些法! 在上師所傳的法外,並無另一個修法,另一個解脫。但如果我們不長期聞思,無法瞭解到這點。我們向外馳求,為什麼不修行上師要求我們修行的共同前行中的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修行菩提心和空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