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讀史記》中聽來的,記得多少就說多少吧!

李廣利,西漢人士,兄妹四人中的大哥,平民出身,音樂世家,官拜大將軍,後被封侯,是個不折不扣的常敗大將軍。

早前托他妹妹李夫人(死的早,據說死於產後風)的福,李廣利被漢武帝執著的重用,但其與匈奴的戰績實在是慘不忍睹,曾多次先小勝後大敗,每每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一次自己也被活捉並投降,次年被匈奴單于殺死祭天了。

可以說,李廣利從學識、才能、品質等等方面都臭不可聞,還曾惑亂朝綱,密謀政變換妹妹之子為太子,終生木有打過勝仗。

個人認為,執意用他征戰漠北是漢武帝晚年的一大敗筆,由於漢武帝的執拗,以及李廣利的一敗再敗,令當時的西漢國庫空虛,民眾怨聲載道,最終導致漢武帝寫下了赫赫有名的《罪己詔》。

李廣利有個弟弟叫李延年,西漢著名流行歌作家,曲好聽且詞美妙,深的漢武帝賞識。「北方有佳人」的名句,以及沿用至今的成語「傾國傾城」就出自他的筆下。這樣看來,李延年比他哥貢獻大多了。

他們還有個小弟,叫什麼忘記了,基本上就是個「鴨子」,常在後宮與漢武帝小老婆們鬼混,事發後李家被漢武帝滅族。

如有錯誤敬請指正,本人有錯必改!??


李廣利是衛青、霍去病之後西出河西走廊,攻擊匈奴的將領,同時,李陵率軍北上牽扯匈奴主力。李廣利家眷在「巫蠱之亂」中被囚,一心想將功贖罪,難免貪功冒進,和李陵一樣兵敗後投降,所不一樣,李廣利被匈奴殺害獻祭,猶為可嘆。

戰爭打的是財力,當初發動剿滅匈奴的戰爭,李廣、韓安國持否定態度,武帝便任用國舅和家奴擔當軍事首領,全國上下同同仇敵愾,衛青、霍去病率領精銳之師,以無限制的補給首戰告捷。後來,國力越來越衰,戰爭越來越維持,武帝一面派遣使者,一面卻又挑起爭端,雖然也任用國舅和名將之後,卻已難逃失敗的命運!所謂時也,運也,命也。後來為李陵說句公道話,司馬遷竟然遭到腐刑!

這種錯誤,直到武帝死後才能糾正,新皇帝不再趕盡殺絕了,匈奴的一支也容入中華。試問:誰是長勝將軍?又勝在哪裡呢?


裙帶關係爬上去的,漢武帝愛屋及烏的結晶,稱將軍太抬舉他!


李廣利常敗,但說他是常敗將軍,是在侮辱將軍這個詞


二師將軍,呵呵。常敗不可怕,可惡的是人格人品卑鄙無恥,把幾萬漢家士兵推入死地,自己賣國求榮。漢武帝也是瞎了眼,重用他,武帝一生做了兩件錯事,第一就是重用李廣利。


非也,李廣也是一員驍將,平生大小70餘戰,勝負均有,未嘗膽怯。只是戰爭嗅覺不靈敏,一勇之夫,沒有能力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因此,生平未得封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