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期間的「人造美女」,做過鼻子的墊高手術,被蘇青諷刺為「人造美女」;她是和張愛玲齊名的才女,電影《十字街頭》中那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春天裡》「春天裡來百花香,郎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和暖的太陽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就來自於她的手筆;她是女特工,深入虎穴,成功策反76號特務頭子李士羣;「文革」期間,她是漢奸,在監獄兩進兩出,幾近精神崩潰。愛痛撕裂,她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了心底,甘願拿自己的名譽和生命為共和國的誕生而奉獻。她就是我國著名的紅色間諜關露!

一、逃婚後追求光明

關露原名胡壽楣,又名胡楣,1907年7月14日出生於山西省右玉縣,籍貫是河北省宣化人。胡壽楣的外祖父是一位沒落的封建官僚,由於賭博贏了錢,輸家沒錢還債,就把自己的女兒徐綉鳳嫁給了胡元陔。兩個女兒胡壽楣、胡壽華相繼出世,這就是以後的關露和胡綉楓,關露是胡壽楣在左翼文學中的筆名,胡綉楓是妹妹為了紀念母親,而改了名字。兩個姐妹花,都沒有遵循家譜中設定的「壽」字輩,她們自己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在轟轟烈烈的抗日鬥爭中,她們各自有著各自的精彩。

(一)家道中落。關露的父親是前清的舉人,但卻在她八歲的時候,中風死在了離任的途中。關露的母親徐綉鳳,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獨自負擔起兩個女兒的生活和教育,關露和妹妹在母親的教育下,讀了大量的古典文學,看了很多的進步小說,為她以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厚的基礎。後來,徐綉鳳做了當時的大學問家張百熙家裡的教師,幾年後她在關露 15歲那年因病去世了,關露不得不和妹妹相依為命。由於父親原配的兒子把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財產搶去了,姐妹倆只能悽苦度日。關露的二姨收留了兩姐妹,她很想讓關露嫁一個好人家,作為家長,這種想法是沒錯的,誰都希望自己的晚輩生活得富裕一些。於是在熟人的介紹下,一位銀行經理被介紹給了關露,可是,關露不願意去相親,她很想繼續求學,母親好學求上進的思想已經潛移默化影響了她,母親生前認為兒女們只有上學讀書,未來纔有出路。

(二)初戀遇到渣男。關露逃婚了,她帶著妹妹,去了上海讀書。所幸她們遇到了進步人士劉道衡,劉道衡對於關露的遭遇很是同情,因為他年輕的時候,也曾抗拒家庭逃過婚,他毫無條件地負責起關露和妹妹的日常生活,還送她們去了學校讀書。可以說,劉道衡是讓關露姐妹一生發生轉機的一個人,在他的影響下,關露姐妹懂得了國民黨的腐敗和黑暗,從而走上了追求光明道路。在他的資助下,關露姐妹讀完了法學院,後來,關露又完成了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的深造。

關露在南京中央大學遇到一位懂得浪漫、懂得詩情畫意的男人,他風流倜儻,會給關露寫動人的情詩;他有抱負,希望以後出國留學,學成後回國任教;他對關露關心備至,無比癡情……這個人叫劉漢卿,長得相貌英俊,是很多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馬王子,而且他還很會哄女孩子,關露一到學校,他就注意到了這個眉清目秀的女孩,他殷勤地充當引路人,把南京各處的風景介紹給關露。劉漢卿用他的浪漫詩句和殷勤的恭維,漸漸獲取了關露的愛情,關露漸漸愛上了劉漢卿,她憧憬著和劉漢卿能有一個美好的將來。民國期間的南京中央大學人才輩出,徐志摩曾經在這所學校做教授,熱情洋溢的劉漢卿為關露朗誦徐志摩的詩句,他們沉浸在《再別康橋》的愛情篇章裏,關露的心扉被打開了。關露等待著劉漢卿所說的「出國後,等著我把你也接出去,一起完成學業」!為此,關露刻苦地學習英文和德文,為出國做著準備。可是,這場看似美麗的戀愛,最後的結果卻以失敗收場。劉漢卿去了比利時後,關露對他的思戀日日增長,她寫了無數的詩句,來紀念他們的愛情;她懷著甜蜜的夢想,渴望自己能被戀人迎接出國,一起深造,一起回來報效祖國。等到的,卻是噩耗,劉漢卿到了國外,就開始追逐別的姑娘,原來他是一個多情又濫情的男人。其實,關露在他心裡的地位,不過是國內的一個愛情備胎,到了國外,他就把關露忘到了九霄雲外,他陷入了一場三角戀裏,不能自拔,最後,他竟然自殺於國外。關露畢業的時候才 24歲,這段感情,成了她心裡一道不願散去的陰影。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劉漢卿出國時已經訂了婚,留學的費用,還是女方出的。

(三)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關露一生沒有嫁人,可是她的性格並不孤僻。她是一個性格開朗、直率、活潑的女人,她熱愛共產黨,仇恨日本人在中國土地上的獸行;她內心火熱,並且把這份火熱傳遞給了她身邊所有的人;她用火一樣的熱情寫詩,寫小說,鼓舞受封建壓迫的婦女站起來。1930年關露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關露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左聯」。她積極投身抗日愛國運動,擔任了上海婦女抗日反帝大同盟的宣傳部副部長,廣泛地和女工交朋友,組織詩歌小組,宣傳革命道理。1936年11月,生活書店出版她的詩集《太平洋上的歌聲》——一部熱情洋溢救亡圖存的愛國詩歌集;1940年7月,光明書店出版她的長篇小說《新舊時代》。1937年,由著名電影演員白楊和趙丹主演的影片《十字街頭》上映,轟動一時。這部影片裏那首流露著健康豁達情懷的《春天裡》,更為她贏得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喜愛。關露聲名鵲起,在上海灘贏得四大才女之一的聲譽。關露除了創作之外,還翻譯了高爾基的《海燕》《鄧肯自傳》等許多日後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那時的關露激情澎湃,面對日寇的侵略,她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

二、紅色間諜

(一)被組織派入「魔窟」。三十年代中期,上海建立了八路軍辦事處(簡稱「八辦」),其主要任務是搞上層統戰、情報、策反和宣傳黨的政策、出版書刊工作。1937年9月,潘漢年任「八辦」主任,12月25日潘漢年離滬赴香港後,劉少文接任「八辦」主任。抗戰期間的上海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76號,是日偽特工總部,日偽特務們在裡面設下刑訊室和地牢,亂捕濫殺愛國志士,怒罵聲、慘叫聲日夜從「76」號裏傳出,人們稱之為「魔窟」,它的頭子就是後來成為偽江蘇省主席兼警政部部長的李士羣。

1939年深秋的一晚,劉少文從重慶帶回一封密信來找關露。密信寫著:「關露同志,速去香港找小廖接受任務。」署名是中共南方局葉劍英。關露匆匆乘船到香港,見到了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和中共社會部副部長、情報委員會主任潘漢年。他們指示關露,回上海,到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羣的身邊去做間諜,套取情報。談話的最後,潘漢年對關露說,今後要有人說你是漢奸,你可不能辯護,要辯護,就糟了。關露說,我不辯護。

這麼一個艱巨的任務,為什麼會選擇關露呢? 1933年,李士羣被國民黨抓了以後,他的老婆葉吉卿在走投無路之下,關露的妹妹胡綉楓接待了她,所以李士羣對胡綉楓一直心存感激。基於這層關係,黨組織原準備派胡綉楓去的,但胡綉楓當時在重慶工作繁忙,於是推薦了姐姐關露。此時的關露已經有了男朋友王炳南。關露告別王炳南時,王炳南送給她一張照片,背面寫:「你關心我一時,我關心你一世。」而關露則將詩集《太平洋上的歌聲》送給他。王炳南是革命人士,他非常支持關露的工作。就這樣,熱戀的兩個人為了工作分開了。

(二)成功策反李士羣。據說,為做好間諜工作,關露還做了隆鼻手術。回到上海後,關露便成了極司菲爾路76號汪偽特工總部的常客。李士羣讓太太和關露一起逛商場、看戲、出席各種公開場合。就在有意無意間,關露投靠汪偽特務的消息傳開了。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粉墨登場,上海的敵特空前猖獗。這激起了文藝界進步團體的抗日熱情,就在這個用人之際,左聯負責人找到了主管詩歌工作的蔣錫金。「關露還參加你們的活動嗎?」「是的。」「今後不要讓她參加了。」此後,上海的許多關露昔日的同事、朋友均對她側目而視,大家一談起她,甚至要往地上吐唾沫。

據胡綉楓透露,在此期間關露曾給她寫過一封信:「我想到『爸爸、媽媽』身邊去,就是不知道『爸爸、媽媽』同意嗎。」 這裡的「爸爸媽媽」就是指解放區、延安。胡綉楓說,接到關露來信後,自己立刻跟鄧穎超彙報了此事。沒多久,八路軍辦事處一個人就找到胡綉楓,隨後胡綉楓回信給關露說:「『爸爸、媽媽』不同意你回來,你還在上海。」 忍辱負重了兩年後,關露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穫。

1941年,關露與李士羣進行了一次有跡可尋的對話。關露說:「我妹妹來信了,說她有個朋友想做生意,你願意不願意。」李士羣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一聽就明白了。很快,潘漢年根據關露的判斷,在上海祕密約見了李士羣。從此,日軍的清鄉、掃蕩計劃,總是提前送到新四軍手中,這其中就有關露的功勞。

(三)打入日系雜誌社,收集侵華日軍的情報。1942年2月,潘漢年從香港來到上海,在一個咖啡館與關露見面。潘漢年說:「你要撤出76號,你的工作由老張重新安排。」之後,李士羣與中共的祕密聯繫改由其他同志負責。關露被安排打入由日本領事館和海軍陸戰隊報道部合辦的中文刊物《女聲》編輯部。該刊物社長是一個叫佐藤俊子的日本左翼女作家。組織希望關露接近佐藤,再接近一些日本左派人士,暗中找到日共黨員,從他們那裡搞到一些日方的情報材料。《女聲》雜誌讀者對象是日寇佔領區的廣大婦女,每期必有的一篇「大東亞和平」之類的時事評論。做編輯期間,關露並不願意登載一些大東亞共榮的內容,相反,她還登載了很多革命者的文章,發掘了很多進步文人。在讀者信箱欄目裏,她關心婦女的解放,鼓勵婦女走出家庭,依靠打工來自強自立。

而關露自己在《女聲》雜誌社工作的工資極其微薄,甚至她的生活都成問題。關露這個時期的日子過得非常清貧,早餐幾乎都省去不喫,肉蛋之類根本喫不上,常年處於半飢餓狀態,這讓她的身體非常虛弱,有時甚至會暈倒。冬天,她租的房子冷得像冰窖,她買不起木炭。實在太冷了,她就想去賣血換木炭。去了醫院,醫生說她的身體太弱了,沒給她抽血。她只得守著寒冷的小屋過了一個冬天。

(四)犧牲名聲為組織送信。1943年7月,佐藤俊子正式通知關露,8月份,日本當局要在東京召開第二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關露被日本領事館指定為這次大會的「代表」去東京開會。這次大會要求中國的代表全要被登報,並附照片。關露深知,如果參加,她的「漢奸」名聲是再也洗刷不掉了。潘漢年此時派人送給她一封信,要她到日本轉交秋田教授。當時在中國的日共領導人野坂參三與日本國內的日共領導人失去了聯繫,希望通過秋田恢復,恰好雜誌社給關露介紹的日本朋友中就有秋田,為了黨的任務,關露再一次上路了。在日本,關露完成了給秋田送信的任務。這次大會,日方要求中國代表都要發表廣播講話,分給關露的題目是《大東亞共榮》,關露拒絕了,她把題目換成《中日婦女文化交流》,日方同意了。關露講話的內容大致是來日本後由於語言不通,與日本女作家交流困難,中日兩國婦女交流很重要,大家都要學一些對方的語言,以利於交流雲雲。通篇並沒有吹捧日本軍國主義的內容。

當關露回到上海後,她得到兩個消息:其一,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羣9月在家中神祕暴斃;其二,她出席日本大會的新聞已在國內傳開。一篇登在1943年《時事新報》上的文章寫道,「當日報企圖為共榮圈虛張聲勢,關露又榮膺了代表之儀,絕無廉恥地到敵人首都去開代表大會,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長起來的無恥女作家。」關露的「漢奸生涯」達到了頂峯。

三、飽嘗冤屈的後半生

(一)身份未被澄清,發文章都不能用真名。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我黨接到密報,關露已經名列國民黨的鋤奸名單,於是立刻安排她來到了蘇北解放區。關露到淮陰後,許多從上海來解放區的青年都認識關露,在街上碰到就罵她「漢奸。國民黨的報紙又大肆宣傳解放區收留漢奸。為了怕暴露中共與日偽間的祕密關係,中共不是出面澄清關露的真正身份,而是將關露迅速轉移到新四軍根據地。而新四軍還要對凡是從白區來的人進行審查,關露到達淮陰的第三天,就被送到淮陰城郊的板閘教育學院進行審查。關露大受刺激,精神幾乎崩潰。她不服氣,就去找主持審幹工作的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楊帆比較同情她,安排她在旅館住下。關露又從撤到淮陰的老朋友樓適夷那裡,得知自己的組織關係沒有轉來,她懵了,奮鬥這麼多年,連黨員身份也沒有了。她又去找華中分局的組織部長曾山,卻沒見著。

關露想重新拿起筆,尋找寄託,進行文學創作。她寫了一首詩,交給《新華日報》副刊,社長範長江說:「關露的詩可以發表,但要換一個署名。國民黨正在攻擊我們收容了一批漢奸,……如果我們的報上出現關露名字的作品,就會在羣眾中造成不好的影響,有人就會以此為口實攻擊我們,所以我們要慎重行事。」

(二)為大局與戀人分開。關露回到解放區後給戀人王炳南發去了電報,王炳南欣喜若狂,準備立即乘飛機去見關露,行前他想將此事先向黨組織彙報一下。雖然黨組織知道關露是在為黨工作,但社會上的人們並不清楚,國民黨指控關露是「文化漢奸」,而當時王炳南是做外交工作的,時時要在公眾場合露面,因此,黨組織從大局考慮,決定勸說他們中止戀愛關係。王炳南內心充滿悲哀,他拿起筆給關露寫信,把發生的一切源源本本地告訴了她。在經歷了極度的痛苦之後,關露,為黨的事業和王炳南今後的前途考慮,毅然接受了這殘酷的現實。

(三)精神崩潰後自盡。1955年因潘漢年冤案,關露被牽連入獄,那一年她49歲,一關就是兩年。1966年,「文革」開始,次年7月1日,年逾花甲的關露再次被捕,關押在秦城監獄,這一次關了8年。她的精神全面崩潰。1975年,關露出獄時仍頂著「定為漢奸,不摘帽子」的污名。1980年5月1日,關露中風,健康受損,為方便看病,關露從香山腳下的小平房裡搬到朝內大街203號的一座筒子樓裏。這是文化部借給關露的宿舍,只有十二三平米,地面坑窪不平,一面牆緊挨公共廁所,因受潮,白灰脫落,冬天暖氣不熱。關露中風後,沒有偏癱,就是全身疼痛,經常說,疼得像刀割一樣,無法入睡。大夫認為,關露的疼痛主要是心理上的,不是生理性的,他無能為力。疼痛和記憶的消退,讓關露幾乎放棄了寫作。1982年3月23日,關露被平反,可她已瘦弱憔悴得不成樣子了。這年冬天,關露服安眠藥自盡。人們在整理關露遺物的時發現,關露仍保存著王炳南送給她的照片,照片的背後是關露寫的兩句詩:「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我獨癡。」1982年12月5日,關露的骨灰安放儀式在八寶山公墓舉行。

縱觀關露的一生,最精採的一段應該就是上海淪陷時期,但她一生的苦痛,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了,寫作成功了她的才女名聲,地下工作成就了她作為志士的壯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