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156字,預計閱讀3分鐘

  “雙一流”已建設近兩年,各大高校也將迎來嚴酷的中期考覈評估。

  在正式考覈出來之前,我們不妨通過幾個數據來看看哪些一流學科暫時可以高枕無憂,哪些一流學科又需要居安思危呢?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2017年0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佈局正式拉開序幕。

  不同於過去“985”和“211”工程那樣貼上標籤就安安穩穩過日子了,“雙一流”制度從頂層設計開始就確定了“動態監測,動態管理”的方針,所以“一流”和“二流”的差距可能就在一紙考覈上面。

  時至今日,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已經建設近兩年,各大高校也將迎來嚴酷的中期考覈。拿錢的時候有多歡樂,考覈的時候就有多緊張。

  在正式考覈出來之前,我們不妨通過幾個數據來看看465個一流學科哪些暫時可以高枕無憂,哪些又需要居安思危呢?

  01分析方法

  在一流學科名單公佈之初,有學者分析得出結論這465個學科除個別自定學科之外,其他大部分學科基本都可以在“第三輪學科評估”、“ESI千分之一”、“QS全球TOP50”或者“國家三大獎”中找到他們入選的理由。

  本文依舊採用這四個指標來做簡要分析,數據將相應更新爲“第四輪學科評估”、“2019年3月份ESI”、“2019年QS全球學科排名”及新週期(2015-2018)的國家三大獎數據。

  其中三大獎爲補充數據,即若一個學科不滿足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在B-以上、不是ESI千分之一學科、也不是QS全球前50學科,則回溯它是否具備國家三大獎的客觀指標。

  經統計,465個一流學科共涉及109個一級學科類別,其中有97個學科類別是參與第四輪學科評估的國家一級學科(含部分ESI和QS學科),有10個學科是QS學科排名中的學科分類,有1個學科爲ESI中的學科分類,另有1個學科(公安學)並未出現在幾大學科分類體系下。

  接下來,我們需要給這465個一流學科“合格評估”制定一個非官方標準:

  頂尖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等級爲A+/ESI千分之一學科/QS全球TOP50學科

  優質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等級爲A-及以上

  合格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等級爲B-及以上/15-18年有國家三大獎學科

  風險學科:不滿足以上任何一個標準

  02分析結果

  通過以上標準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頂尖學科數共有266個,佔比達爲57.3%;

  優質學科數共有115個,佔比達爲24.7%;

  合格學科數共有75個,佔比爲16.1%;

  風險學科數共有9個,佔比爲1.9%

  風險學科

  具體來看,9個風險學科中有7個自定學科,2個非自定學科。

  7個自定學科中有5個是中西部偏遠省區高校,2個是領域內的專業性高校(外交學院和公安大學),這7個學科應該主要依賴於政策性照顧才得以入選。

  另外,2個非自定學科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和寧波大學力學。

  語言學並不在學科評估的國家一級學科序列中,而是10個QS學科之一。入選一流學科的語言學共有兩所高校,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語言學一直處於QS全球前50,而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在最新一期QS學科排名中已跌出全球前50,同時也不具備國家三大獎,故失去了本文理論上的數據支撐。

  而寧波大學力學入選雙一流的數據支撐是2012年王禮立教授領銜,以寧波大學爲第一完成單位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非線性應力波傳播理論進展及應用》。但是在新的週期內(2015-2018)寧波大學力學尚未斬獲任何一個國家三大獎,故也失去了理論上的數據支撐。

  具體情況詳見下表1:

  表1:雙一流學科中評預估9個風險學科列表

  潛力學科

  有“風險”學科相應就有“潛力”學科。那哪些高校具有衝擊雙一流學科的潛力呢?

  本文依舊定義一個潛力學科的非官方標準以供參考。既然是要建一流學科,那麼該學科一定具有科客觀上可以判定爲一流的標準。

  因此,滿足衝擊雙一流的潛力學科應至少具備如下其中一個條件:

  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爲A+,尚未進入一流學科名單

  進入最新一期ESI千分之一,尚未進入一流學科名單

  進入QS學科評估全球Top50,尚未進入一流學科名單

  首先所有潛力學科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該學科屬於109個雙一流學科分類序列。在滿足前提條件下,參考上文設置的標準,數據顯示共有37所高校的58個學科具備衝擊雙一流學科的客觀條件。

  具體來看,清華大學有6個潛力學科;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有5個潛力學科;浙江大學有4個潛力學科;復旦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有3個潛力學科;南京醫科大學有2個潛力學科;其餘30所高校各有1個潛力學科。

  其中,浙江大學的臨牀醫學和中國藥科大學的藥學同時滿足A+學科和ESI千分之一兩個客觀指標;

  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三所大學的農學同時滿足QS Top50和ESI千分之一兩個客觀指標。

  具體情況詳見下表2:

  表2:衝擊雙一流學科的潛力學科名單列表

  03補充數據

  以上即依據四大客觀指標引出的有關雙一流風險學科和潛力學科的基本概況。其中補充數據國家三大獎由於沒有嚴格的學科劃分,筆者依據獲獎題目以寬口徑粗略歸類,由於不具備學科背景有可能出現歸類不合理的情況,這裏將對應情況列出,望大家批評指正。

  這裏強調一點,若歸類的國家三大獎有偏差,則對應該校的相應學科即不滿足文中設置的合格標準,根據指標有可能劃分到風險學科類別。具體對應情況詳見下表3:

  表3:部分高校雙一流學科與國家三大獎對應關係

  數據爲人工採集,如有遺漏敬請指正。

  附件:雙一流學科中期評估預評情況彙總

  本文原文首發於“裏瑟琦智庫”微信公衆號(微信id:idmresearch),題目爲《【智庫數據】數說“雙一流”學科中期評估前景:風險學科少,潛力學科多》,作者爲 裏瑟琦智庫研究員 汪洋、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樊曉傑。經“裏瑟琦智庫”微信公衆號授權,一讀EDU編輯部略有編輯、調整。文章僅作分享之用,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一讀EDU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