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只要喫飽了就困,甚至連碗筷都不洗,就要去睡覺了。這種情形不是因爲懶,而是因爲虛,這在醫學上稱爲“醉飯”,是中醫脾氣虛的徵兆,嚴重的可能導致低灌注性的腦中風或者心絞痛。

中醫學家沈金鰲在他的《沈氏尊生書·雜病源流犀燭》中記載說:“食方已,即睏倦欲臥,脾氣弱,不勝食氣也,俗名飯醉,宜六君子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食後昏困,就是“醉飯”。之所以如此,要麼是之前暴飲暴食傷過脾胃,要麼就是先天體質就是脾氣虛。

人在喫進食物之後,一方面要分泌大量消化液,一方面要消化道蠕動,以消化食物,這兩個功能被中醫認爲是脾氣的一部分。這個過程需血液、氧氣、水分等幫助工作,導致其他臟器的供血有所減少,大腦也會出現暫時性的缺血現象,人因此出現嗜睡、睏倦之感,飯後尤其明顯。

食物性質不同,在胃中停留時間也長短各異。糖類、澱粉類食物約留2小時,蛋白質爲4-5小時,脂肪需要7-8小時,而脂肪混合食品需10多小時才能從胃全部推移到十二指腸。如果一餐脂肪類食物攝入太多了,消化吸收時間就要延長,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就要增加,這就造成了對脾氣的消耗。

中醫說的脾氣,除了消化功能之外,還包括運化功能,其中就包括把血推送到各個器官,如在消化環節中耗能過多,血運自然不如平常 ,大腦就會出現缺氧,人自然就會覺得睏倦,嚴重的甚至推掉飯碗,倒在飯桌上就睡着了,連碗筷都沒精神去刷。

對於這類患者,如果不加干涉,可能會發生腦中風、心絞痛,這是因爲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沈金鰲提到的六君子湯主要就是補脾氣的,現在藥店裏賣的補中益氣丸和香砂養胃丸,或者健胃消食丸,與六君子湯相配合,效果會更好。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