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現在有三款很老很老的閱讀器,大唐電信雙屏、Mreader s600 文房f630h 。這三款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機子了,有公司年會抽獎抽中的,也有自己在淘寶上買的,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很經摔,這麼多年多了感覺看看書還挺不錯的,不過……前段時間因為有幾個親戚小孩來家裡玩兒,然後把屏幕摔壞了,想著正好可以換新的時候發現…淘寶上幾乎是kindle霸屏,說實話,我之前也考慮過入手kindle也便宜好用,只是有點感慨,國產電紙書似乎真的沒人開始做了。漢王 iReader 噹噹 文石 都算是做的比較好的了,可惜同等價位感覺kindle可以甩對方几條街。資源什麼的確實也沒有對方做得好,就想知道什麼時候國產能崛起啊。


謝邀。

看了題主的描述,感覺有點過分擔憂了。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一直被Kindle霸佔,國產品牌是近兩年才真正開始發力的,雖然kindle霸主的地位一時半會還難以撼動,但已經對kindle造成不小的衝擊。

有個問題需要大家仔細想一想:Kindle真的像大家以為的那樣,好到可以「甩國產品牌幾條街」的程度嗎?

小編認為,真不見得。之所以讓大家有這種錯覺,一方面,kindle入華時間久,已經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品牌光環甚至到了掩蓋自身缺陷的程度。另一方面,kindle投入也較多,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kindle的廣告,而國產電紙書品牌多數還是處在埋頭做產品的狀態,在宣傳方面的投入遠不及kindle,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自然也相對較弱。

而題主提到的幾個國產品牌,漢王 掌閱iReader 噹噹 文石BOOX,各有各的優勢,產品也各有千秋。雖然這些品牌在知名度上不如kindle,但是在其他方面,並不一定比kindle差。

先說題主說的電子書資源。在國產品牌中,掌閱的藏書量是50多萬冊,kindle的藏書量最新公佈的數據是70萬冊左右。kindle的外文資源、出版物比較豐富,而掌閱可能是中文書籍、網路小說較多。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想要看的書籍在kindle上能找到,在掌閱上也基本都能找到。哪怕是在BOOX書城——僅有10多萬冊來自京東讀書的圖書,也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閱讀需求了。50萬、70萬都是個數字,因為我們一輩子也看不完一萬冊圖書。

再說硬體配置。Kindle產品的更新速度就一個字:慢!一代產品撐幾年。Kindle的最大特點是專物專用:它就是用來看書的,別的你什麼都不用想,想也沒用,因為它給不了做不到。所以,哪怕你有一點點多於「看書」的需求,kindle都無法滿足你,其硬體配置也是處在「用來看書勉強夠用」的狀態。而國產品牌電紙書,不管是出於國人對性價比的追求、還是出於產品功能拓展的需要考慮,各個品牌都配備了比kindle更好的硬體配置,在功能上也各自做了一些適當的拓展,使設備的的可玩性更高,同時又不磨滅「看書」這個主要功能。比如,BOOX可以安裝閱讀應用拓展圖書資源,但不能用來聊天看視頻來分散注意力等。

然後說說產品創新。Kindle這麼多年來一直徘徊在6寸左右的尺寸上,功能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就是看書,看書,看書。但是用戶的需求一直在變化,比如有人希望在看書之餘可以動筆做筆記,有人希望屏幕更大看漫畫看文字更舒服,有人希望對PDF文件的支持更友好,有人希望能兼容更多的文檔格式等等。但是這些需求都被kindle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而國產電紙書品牌,產品一直在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更新迭代,比如文石BOOX電紙書,提供更多的尺寸選擇,提供更強大的PDF編輯功能,支持邊看書邊寫字,支持多種文檔格式等等。這些都是基於「看書」的基礎上而做的一系列創新和拓展。

所以,國產電紙書品牌真的沒有在崛起嗎?其實在很多方面,國產電紙書已經超越kindle了啊。當然,在設計工藝上,索尼更勝一籌;在系統穩定性上,kindle還是做得更出色,但是請相信:國產電紙書的明天會更好!

再說一個現象:今年國內電紙書行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電紙書產品,光是10.3寸電紙書就出現了五六款不同品牌、特色各異的產品。而這些,都是行業欣欣向榮的徵兆,不是嗎?

聲明:以上只是文石小編的觀點,不代表企業觀點。


國產閱讀器給我感覺就是能用但是不夠好用。問題出在

1. 外形參考了kindle(基本款),但是這種大額頭大下巴的造型做得越大看起來越粗糙。

2. 系統參考平板,這是我最想吐槽的,一個看書的東西,我寧願它簡單,高效,就好,安卓系統不管怎麼適配電子書,它還是安卓,安卓就有安卓的各種弊病,諸如耗電快,不穩定,bug多等特點讓一個想好好看書的人不知所措。

3. 價格仍然不夠吸引力。這一點恐怕也很棘手,因為墨水屏存在技術壟斷,都沒辦法自研自產,第二是國產電紙書出貨量低,沒辦法更進一步地均攤成本,但是kindle除去oasis系列之外,其他系列基本上都將價格壓縮到了一個近乎可怕的地步,這是國產商不得不去面對的方面。

4. 內容多和內容精的區別上一條說到kindle硬體價格低,只是它賺錢的方式其實還是靠內容,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平均一個月要花60塊錢買電子書,我想說的是,這種穩定的現金流是絕對可以使kindle給亞馬遜公司帶來遠超kindle自身的利潤。

亞馬遜對於正品電子書的優化也是我見過最舒服的,恰到好處的留白,行間距,字體包括在這個6或者7英寸下的閱讀體驗,都已經做到了這個尺寸下的極致。

而如果你要用kindle看盜版書?不好意思,雖然支持自己調排版,但是調整範圍極其有限,盜版書讓你看起來有種看列印ppt的體驗,這亞馬遜這樣做雖然有點霸道,但是它確實有霸道的原因,那就是保證了讀者正版書的整個閱讀流程的良好體驗,這個流程包括了下單,推送,閱讀,查看人物等關鍵信息,標註,雲同步,評價,查看評論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而且做得自然連貫。亞馬遜因此也培養了一批樂於付費的讀者。而為內容付費這種行為,實際上確實是要培養的,要讓讀者認為這錢花得值得,並且支持了知識生產者的體驗。

而安卓系統的電紙書很難培養這種用戶,因為安卓的開放性,獲取盜版電子書易如反掌,並且盜版電紙書和正版書在內容排版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讓人感覺花不花錢其實都一樣的體驗,這樣很難收穫忠實的付費用戶。

但是kindle也不是萬能的,國產廠商其實也做了很多嘗試,這幾年大家也看在眼裡。我認為現在有的廠商在電紙書的細分市場就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做更大尺寸或者更小的依附在手機殼上的電紙書,都是很聰明的嘗試,而這兩個領域kindle短時間內肯定是不會涉足的,因為那樣就變成設備販賣了,定價策略就出問題了,會出現像sony一樣的高價電紙平板,這樣的設備不是說賣不出去,而是需求遠沒有kindle大。

而sony的電紙大平板繼承了sony一貫的固執,系統限定了只能看pdf,這樣一來,國產廠商熱衷使用的安卓系統反而更討喜,因為這種大平板本身就是用來模擬大開本紙質書的閱讀體驗,而安卓系統的重排版,切邊功能都派上了用場。可以說sony只不過生產了更大的顯示器,而國產廠商在這方面已經能生產閱讀工具了,這一點我覺得做得好。

手機碼字錯別字很多,回頭我用pc整理一下。


國產閱讀器面臨的一大問題是電子書資源問題,沒有較為完備的正版書庫。小米(多看)的電紙書快上了,內容儲備還是相當可以的,可以期待下。


可以期待多看出閱讀器。

別的幾乎沒有可能,無論是品牌效應,還是穩定性、便攜性、續航能力,都比不過 Kindle。這些對於電紙書都是不可或缺的素質。


手持onyx BOOX壓箱底泡麵蓋坐等某米。


電子書就是隨時隨地看得爽……也就是隨時隨地看你想看的書。這跟沿街店鋪門面租金貴的道理一樣,很多消費者是看到東西臨時起意購買,沿街店鋪價值就在這裡。去超市也是這樣,剛出門只想買個水,出了超市推著一整車東西。

那種盜版費力轉來轉去的,都沒希望。

只有亞馬遜可以提供這麼大的電子書資源,滿足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是可以移動閱讀,還要隨時可獲取閱讀資源。


其實關鍵在於電紙書這個市場本來就不是很大,因為很多人看書還是習慣於用手機或者平板,這就導致很多有實力的廠家不重視電紙書,都去做手機,平板了。估計要是什麼時候電紙書開始流行了,人手一個電紙書,到那時就會誕生一大片優秀的國產電紙書品牌。


國產就是性價比高好不好,本來名氣就沒kindle高。只能搞高性價比和更符合國人的系統體驗,來吸引眼球。

本人幾個月前就買了628的掌閱ireader ,感覺還是不錯,用起來肯定比低價的kindle好一點。


國外產品沒用過,但漢王用過,確實垃圾的很。2600元買回來,半年就壞了,充電3天就耗光。送修3次,每次都說測試沒問題。現在也懶得再修了。建議大家買電子書一定不要買漢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