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 基督論 八

2009-12-02 17:22

耶穌基督是祭司之上的祭司

我們還沒有談到這方面的內容以前,先提到祂作為先知,可以同時身兼君王;但作為君王,不能與祭司同時兼任在同一個位格上。因為聖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自從亞倫的系統下來之後,我們看見以色列十二支派:流便、西緬、猶大、利未、但、亞設、迦特、以薩迦、西布倫、拿弗他利、約瑟、便雅憫,後來以法連、瑪拿西替代了約瑟支派。現在利未支派是特別分別為聖,作祭司和在聖殿裏事奉上帝的一個支派;十一個支派其他的人都不可以做祭司,只有利未支派的人可以做祭司。因此,君王只出於猶大,祭司只出於利未;利未支派不能產生君王,而猶大支派不能產生祭司。

這樣定下來以後,不就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又是祭司又是君王?也許你會覺得很簡單嘛!爸爸利未人,媽媽猶大人,不就行了!利未支派嫁給猶大支派,孩子就可以[雙棲];猶大支派娶利未支派也可以兩邊都來。你如果注意看摩西的律法,發現這是不能的。當一個女人嫁給另外一個支派的時候,就得著那支派的產業,失去這支派的位分;照樣,那邊的女人嫁給這邊的男孩時,就失去那支派原有產業的權利,只能得到這個支派的權力。所以這樣嚴格的規定,就是祭司支派,不能、也不可以出君王的;猶大支派不可以出祭司,也不能是祭司。

(1)、神的自由主權是超過既定系統:

也有人認為,可以是[兩人兩職],因為耶穌基督和約翰有親戚的關係,約翰那一邊,爸爸是利未支派的,耶穌基督這邊,爸爸是猶大支派,那耶穌就做君王,施洗約翰就做祭司,就好了嗎?不是!耶穌基督是君王、是祭司、是先知,是怎麼定的?現在請你注意希伯來書一個很重要的解經原則。他發現這位又是君王,又是祭司的,不能被列在已經既定的系統中。所以聖經幾次把這原則提出來,是很多基督徒沒有注意到的,甚至很多教會領袖沒有注意到;這就是超過系統的[神的自由主權],甚至超越舊約、新約聖經裡面已經有的系統,神還有自由。但是我這句話不要給你留一個[破口]:既然這樣,在聖經之外,上帝也可能賜下新的啟示。不!絕對沒有,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在聖經裡面,給我們看見猶太人是先在律法之下受了啟發、受了教導、領受了律法,他們就遵行律法,他們就是一個義人。但是,當羅馬書要超越這個系統時,它講了一句話,[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時候,律法還沒有賜下來。]這就看出已經跳出來了。保羅在解經的時候,有一個跳躍的原則,那個跳躍原理就是以上帝永恆的旨意,超過活動歷史中間的某一些捆綁。在動態過程中,有一些原則,這些原則很可能使人從字句裡面被捆綁在律法的下面;所以那個原理是說,律法按字句是叫人死,按精意是叫人活。所以我們不要在律法的字句裡面綁死自己,我們要在精意裡面找到神工作的自由原理。這個神超越律法、幾次地跳躍,在新舊聖經解釋舊約的時候,已經提出來了。

除了這個例子以外,我們還看到耶穌基督在律法裡面提到安息日。[安息日是為人預備的,人不是為安息日預備的。]再一次神的主權,超越既定的律法和歷史層次中的那個系統。上帝自由的主權超越了這個既定的系統,特別是犯罪以後所需要產生的那個必須性,是犯罪以後才產生出來的。當耶和華呼召亞伯拉罕離開他父家、本族、本地的時候,當時律法還沒有賜下來;當祂叫他稱義的時候,還沒有賜下割禮。所以不是因律法稱義,不是因為受割禮稱義,乃是[因信稱義]的道理,就是新約的解經原理,突破了猶太的系統原則的一個很重要的例子。這個突破,就是教會一直不斷地有新的活力沖向歷史的末端。今天很多教會死在哪裡?死在自己綁自己,不明白今天我所講的這個原理,甚至許多的大宗派結果死在那裡。

(2)、基督不在被淘汰、被揀選範圍裏:

當耶穌是祭司,又是先知,是這兩個可能性能夠達到最大的可能的原因,為什麼呢?希伯來書的解經家、作者,再一次跳躍系統,從系統中跳出來,跳到麥基洗德的等次,不是按照亞倫的後代做祭司。耶穌做祭司不是在摩西、利未支派、亞倫系統之下。

摩西、亞倫是利未支派的人,不是利未支派的人都做祭司,只有亞倫裡面的後裔才做祭司;亞倫後裔裡面的人做祭司,不是所有的人都做祭司,要在撒都裡面做祭司;所以是一次、兩次地淘汰。這些淘汰是越來越緊,被揀選的人越來越顯明出來。但是,基督不在這些被造、被淘汰、被揀選範圍裡面的一部分,基督是揀選這些被揀選的外界的主動者。因此看見這個跳躍時,可以很奇妙的講出來,[祂不是按照肉體的條例做祭司,祂是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做祭司。]這個跳躍是使我們的信仰永遠不能動搖,而且越來越結合於神的主權的一個跳躍。改教時期,產生這個跳躍的人是加爾文,所以加爾文對當時有很大的貢獻。今天的長老會、改革宗的思想,如果再變成一個死的系統綁住自己,沒有發現那個跳躍性的原理,是很危險的事情。

當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亞伯拉罕打敗了那些王以後,他回來把十分之一奉獻給撒冷王,叫作麥基洗德,是至高上帝的祭司。當他把十分之一奉獻的時候,聖經說,他就在麥基洗德的面前下拜了。這個下拜的意思不是敬拜,而是表示他很恭敬地尊敬他,就在他面前行了這樣的禮,把十分之一給他(創十四20)。當時亞伯拉罕敬奉十分之一給上帝至高的祭司時,亞倫在哪裡,以撒都還沒有生出來,雅各都不知道在哪裡,利未都不知道在哪裡。他們之間相差那麼遠。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時候,律法沒有賜下來,要等四百三十年以後,律法才賜下來。所以因信稱義是超越律法、超越割禮的。而比亞伯拉罕更高的,以致於亞伯拉罕在他面前下拜的那一位麥基洗德,又超越了。當亞伯拉罕向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時,因為他是祭司,現在你怎麼可以把耶穌基督放在亞倫的後代來受限制呢?所以需要跳躍。

有關這個[跳躍]聖經提出了一句話:[祂是麥基洗德的等次。]那麼這種解經不能夠憑著自發、主動的主觀性去解釋;這種解經要在神永恆的計劃裏找到原則的支持。這個神永恆的計劃裏,到底有沒有支持這件事?有!在詩篇一百一十篇裏,上帝說:[你是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祭];這是基督論中很重要的一篇聖經,這是基督論彌賽亞詩歌中一篇關於祭司很重要的經文。所以感謝上帝,當亞伯拉罕向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在他面前謙卑下拜的時候,那個時候亞倫在哪裡?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亞倫在亞伯拉罕的腰中];連他的老祖宗都要拜,你怎能不跟著拜?你要拜!你腰拜的時候,裡面也跟著動了,對不對?你不能說,你拜吧!你彎下去,我在這裡;卻是你彎你的,我在這裡,他跟著拜。所以亞倫是比亞伯拉罕更低的,亞伯拉罕是比麥基洗德更低的。所以上帝不許可基督為祭司,不是在亞倫的等次,而是在麥基洗德的等次。

麥基洗德是誰呢?論到他,你們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有人猜麥基洗德可能就是還沒有道成肉身,曾經在世界上走來走去的一位老人家,是耶穌的前身。其實,麥基洗德就是麥基洗德,但是他預表耶穌。為什麼他預表耶穌呢?有四句話你要注意的:一、無父。二、無母。三、無開頭。四、無結束(參來七3)。很像上帝。亞當也很像如此,亞當夏娃,無父無母,但是有開頭、有結束;開始是神造的,結束時則在九百三十年就死了。如果神最先創造的人都有一個開頭,那麥基洗德是什麼人,為什麼無開頭、無結束,無始無終、無父無母呢?他是誰?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無父、無母、無始、無終,表示他的時代沒有人知道他的生日、他的死期,也沒有人知道他的父母,家譜在哪裡。所以是指這個意思,而不是說他真的沒有人生,是自己跑出來的;不等於說他沒有母親、沒有父親而忽然存在;不等於他像上帝,真的沒有始、沒有終。上帝說,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像我,沒有人使你可以把他當作是上帝。祂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上帝不會找一個和自己相同,但不是自己的上帝來做祭司;上帝派他在地上執行宗教任務,他一定是一個被造的人。

麥基洗德無始、無終、無父、無母,這樣怎能預表耶穌?這表示耶穌的神性沒有母親,耶穌基督的人性,沒有父親;耶穌基督是從古至今,是阿拉法、俄梅戛,是創造萬有的源頭,是被造的終極點的那一位創始成終的上帝。祂本身是無始無終,被造的萬有因祂而有始有終;對被造的世界,祂是世界的始終。這樣,麥基洗德就預表了耶穌基督。但是,我們怎樣可以把這件事連在祂可以是君王,又是麥基洗德等次的呢?祂是君王,所以祂是猶大支派生下來的。祂是祭司,不需要通過亞倫的後代,祂直接是麥基洗德的等次,被按為祭司。

(3)、耶穌成為祭司之上祭司的原因:另一個要思想的問題,為什麼耶穌是萬祭司之上的祭司?

第一,耶穌的等次,超過所有亞倫後裔祭司的等次。亞倫的先祖亞伯拉罕,在麥基洗德面前是俯伏下拜,恭敬獻上十分之一來代替人類需要一個中保,而這個麥基洗德就預表了基督做中保。所以基督的位分,是大過亞倫系統的祭司位分。第二,所有的祭司在還沒有為別人贖罪以前,在七月十日的,贖罪大日,要先為自己贖罪,然後纔可以替百姓贖罪。耶穌基督不需要為自己贖罪,因為祂是無罪的祭司,所以祂超過所有的祭司。第三,所有的祭司,沒有長久的事奉功能,因為他們死了就結束他們的事奉,讓別的祭司繼續下去;別的祭司死了,再讓別的祭司繼續下去。因此他們的事奉是暫時的。耶穌基督是永恆者,所以祂到世界上來,從死裏復活,以永遠的身份在神的面前為我們代禱。現在我們要注意看,耶穌基督的奉獻是永恆的,祂的功勞是永恆的,祂獻祭的能力是永恆的,祂做祭司是永恆的。

希伯來書第七章20~28節,是有關這方面信息的重要經文。[再者,耶穌為大祭司,並不是不起誓立的。至於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只有耶穌是起誓立的;因為那立祂的對祂說:「主起了誓,決不後悔,你是永遠(記下這兩個字,You are eternal priest)為祭司。」既是起誓立的,耶穌就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祂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祂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這句話是過去完成式, once for ever)。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成全到永遠的。]

現在再看三節很重要的聖經,這三節聖經中有一些詞句,是全本新約只出現一次,所以要謹慎且特別注意。希伯來書第九章14~16節:[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上帝,祂的血豈不更能洗凈你們的心[原文作『良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上帝嗎?為此,祂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凡有遺命,必須等到留遺命的人死了("遺命"原文與"約"字同)。]

(4)、耶穌基督的獻祭:

為什麼我認為,這三節聖經中隱藏著一些原則,和出現一些詞句是全本聖經沒有別的地方提出來的?

第一,耶穌獻祭的時候,是以[永遠的靈]獻祭的;所以祂是靠著永遠的聖靈把自己獻給上帝。全本聖經只有一次,聖靈被稱為永生的靈、永遠的靈。

第二,耶穌基督把自己獻給上帝的時候,就成就了永遠的功效。不但如此,祂洗凈我們的良心,使我們因為這個救贖,可以事奉永生的上帝;為此祂做了新約的中保,而且叫人可以被救贖於前約的時候所犯的罪。請你注意下面這句話:[基督的死,不但救贖了新約的人的罪,而且救贖了前約之人的罪。]聖經只出現這一次。

耶穌基督的死,不但把以後要信祂的人,在新約裡面的罪洗凈了;耶穌基督的死,也救贖了在祂以前舊約時代所犯的一切罪。因此,祂的功勞不是任何一個宗教家所能比的,祂的成就是神在永恆中間所定的;祂是以永恆者的身份在暫時界做為祭司,以永恆者的身份在暫時界獻上祭物;以暫時界的祭物,藉著永生聖靈的功勞,獻給永遠的上帝。這位永恆者在暫時界做為祭,藉著永生的靈獻給上帝的基督,就成就了永遠救贖的功能;一次死,成全永遠的功能。這個對比:[一次],[永遠];[一次獻上],[永遠成全]。這些詞句在希伯來書重複出現多次,請你好好注意;不但如此,功效就顯明瞭。永恆者藉著永生的聖靈,把自己獻上做為永遠的祭司,有了永遠的果效,所以祂贖罪的功能不是單單為以後的,也為以前的。這位在暫時中間,卻有為以後、為以前這超越歷史的功能,顯明神給祂啟示的話語是應驗了,[我啟示立你為永遠的祭司。]所以基督是祭司的祭司。

眾祭司要先為自己的罪獻祭,才為以色列百姓獻祭;眾祭司獻祭的事奉,因為死就停了,要別人繼續下去,因為死阻隔了他們;眾祭司不按照啟示而被立為祭司的;眾祭司是在亞倫的後裔裡面而被立為祭司的人。耶穌基督在以上有關眾祭司的四件事上都超越了。耶穌基督不需要為自己的罪獻祭,因為祂是無罪的祭司;耶穌基督不被死阻隔,因為祂從死裏復活,長遠活著;耶穌基督不需要在暫時中間結束,因為永遠的靈的奉獻,永遠有功效,甚至救贖舊約的人,耶穌基督長遠活著為他們代求;耶穌基督是啟示而立的,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耶穌基督不在亞倫的範圍之內,因為祂是神自己在永遠中間定意壓傷的。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10節:[耶和華卻定意(或作『喜悅』)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或作『祂獻本身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

(5)、基督是獻祭人、是祭司、是祭物:

耶穌基督是萬祭司之上的祭司,超過所有的祭司。所有的祭司他們的罪能得赦免,是因為基督所獻的祭,解決了他們罪惡的問題,所以是他們的救贖主。不但如此,基督是獻祭人、是祭司、是祭物。這三件事是不一樣的。

一個獻祭的人乃是把一個祭物,帶到聖殿中間,請祭司給他獻祭;所以獻祭的人、祭物和祭司是三分隔的。在基督的身上,祂是獻祭的人,所以祂把祭獻給上帝;

但是,祂又是祭司,因為祂自已被神以啟示的方式立為祭司,所以祂獻的時候,乃是站在神與獻祭人的中間。

祂是祭物,因為祂是無瑕無疵的羔羊,為我們流出寶血,在神人中間籌定了和平。這樣,祂是君王,又是祭司;撒迦利亞就預言了一句:兩職在一身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法利賽人要憑著他們狹窄的系統觀念,如果律法師要憑著他們有限制的主觀和解經方式,他們會挑剔撒迦利亞是不明白聖經的。

[祂在君王與祭司這兩者的中間,籌定了和平。]這句話太寶貴了,在這句話裡面,看見耶穌基督是君王,祂是藉著戰爭流血而做王的。耶穌基督是祭司,是要停止上帝的忿怒在人的身上,使人不受審判;為人獻祭使人可以得著赦免,這位基督又是君王,又是祭司的兩職在一身的時候,怎樣成就和平呢?祂是和平之君,因為祂傳了和平之道。祂是祭司,祂是獻祭人,祂是祭牲,無瑕無疵把自己奉獻給上帝。

當律法記載,贖罪的祭要一歲的羔羊,是無瑕無疵的,是神所悅納的;你把這件事放在基督的身上,你看見祂是馬利亞所生的長子,祂是神所膏立的,祂是健壯的。羔羊一歲的時候,是發育最健全、青春未衰老的時候。人到三十歲的時候,是身體最健康,適應了各樣的環境,已經可以應付做大事,不再受各樣疾病纏繞的時候。耶穌三十歲時,經過了十多年,可能二十年做木匠的操練,把自己的身體操練成為很健壯的祭牲,可以在十字架上以健全的身體為我們而死,無瑕無疵被釘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受審判。

祂是君王,祂是祭司,祂是先知。在君王與祭司兩職中間,祂籌定了和平。祂是和平之君,祂是永在的父,祂是策士,祂是奇妙的上帝,因為祂是祭司,所以我們贖罪祭已經定了,我們的罪赦免了。因為祂是先知,我們明白道,我們的理性歸向上帝。因為祂是君王,我們的生命在祂的國度裏,祂管治我們、引導我們,有一天,我們也要一樣地與祂一同做王。

所以基督徒在真正認識基督論的過程中,你也被許可成為君王、成為先知、成為祭司;但不是以先知職分,是以先知功用,在基督裏享受的。什麼意思呢?我們是君王,因為我們脫離罪的捆綁,得著自由,以後與祂一同做王。在永世中間,我們是祭司,因為我們站在神與人的中間,為世界禱告,為國家禱告,為福音工作禱告。我們以中保的身份是君尊的祭司;[君]、[祭],把君王和祭司二職連在一起。

我們是先知,有先知的功用;我們把神的道講出來,把有關的預言提出來。今天只留下一樣預言是基督徒可以講的,那就是對世界宣佈,耶穌還要再來!耶穌要再來,這個預言比任何一個預言都重要。我們的主,是先知、是祭司、是君王;我們有王者的身份,有君尊祭司的身份,有先知功能的傳道。我們把真理傳給世人的時候,我們正在執行先知功用的事奉。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愛祂嗎?當你知道你是先知、君王、祭司的時候,不要忘記,你是君王,祂是萬王之王;你是先知,祂是眾先知的先知;你是祭司,祂是眾祭司的祭司。讓我們今天降伏在祂的面前,在萬王之王的基督面前謙卑懇切禱告,把自己奉獻給主,一生一世因為認識純正的基督論,我們永遠屬於祂、感謝祂、讚美祂、榮耀祂、祈求祂、降服於祂。

附錄:傳道人的信仰、信念與信息

參與神的工作,站講臺、作牧養的人所面對的最大威脅和困難在哪裡?就是在信仰、信念和信息這三方面垮了。當信仰垮了時,信念一定建立不起來,當信念再垮時,信息一定帶不出來。而義人是因信得生,我們走在義人的道路上,是因信活著,因信領受聖靈,因信稱為上帝的兒子,因信罪得赦免,因信我們蒙主的呼召,因信作主的工作,因信我們與神同工。信,是靈程每一個階段重新有復興的開端時更新的因素。信,是基督徒屬靈生活中最基本的根基和實質。信,應包含信仰、信念與信息這三個層次:

一、傳道人的信仰

我們為什麼辦神學講座?是為奠定信仰的基礎。我們為什麼開佈道會,是為把這信仰大有能力地傳揚出去,使別人與我們同得信基督所得的好處。神學是向紮根,佈道等於向上結果。這兩方面不做,教會前面的道路必然空洞、搖晃不定。

建立信仰是我們傳道人一生不可放鬆、不可忽略的責任。到書房買書時什麼書最吸引我們?是教會增長嗎?是音樂的?是牧養的?或是神學的呢?很少傳道人進到工場後還鑽研教義與信仰間的關係,大多以為只需[按會友的實際情形供應他們的需要]。但是如果保羅在兩千年前寫以弗所書,一開頭就講預定論、神的揀選、永世的計劃……這樣艱難、結實、難懂的道理,到第六章時才談實際生活中關於夫妻生活、兒女等等。兩千年後的教會豈可不走這條路?不建架構、只黏血肉,那是行屍走肉的教會。就像中國宮殿式建築,它多麼偉大,但也只能在平面上大,不能往高處去。為什麼?因為沒有鋼筋水泥的發明。西方建築因鋼筋水泥的發明,在往上建築時,有幾乎是無可限止其往上堆積的力量。在東方思想、生活中,也是實踐的理論比較被接受,超自然、形而上的理論比較不被接受。

但是我們在聖經中看見保羅早就把這兩方面的弊病藉他自己的事奉作出正確模型。建立教會、福音廣傳,應以正統神學為出發點,然後推衍到佈道,配合神學,再產生實際的倫理果實,這教會纔是健全。

神學有如人之骨骼,佈道有如人之血肉。教會要健全,應以信仰為基礎,傳道人自己信仰若未建立,就無法建立耶穌基督的教會。

我們怎樣帶人到教會?不是從教會組織的形式、歷史的悠久、聖袍的威嚴來產生我們的權威,而是隻有真正從神的道、結實的信仰基礎,才能得著能力事奉。傳道人的信仰要堅固、完整、負責任到一個地步,使我們應付各種困難時,能有及時的把握,從[新、舊庫]拿出東西來應付。

傳統教會常太注重[忠心、良善]兩個名詞,而忽略耶穌所說另一句的話:[誰是"有見識"的僕人?]使教會產生一堆又忠心、又良善的傻瓜。忠心嗎?忠心。良善嗎?良善。讀書嗎?不讀。為什麼?你有[新、舊庫],他有林前一27:[上帝揀選愚昧的人……]這種解經真是要命的解經!你要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所有使徒中最有學問的保羅,他竟說自己是愚昧的人。當最有學問的人說自己是愚昧的人時,教會就有前途。不讀書的人以此安慰自己時,教會就沒有前途。我不願見今日知識普遍提升的時代,教會只有一些又良善又忠心的傻瓜。你要建立純正的信仰、豐富的知識,有信仰、有見識,然後照純正信仰去作忠心良善的僕人。

盼望傳道人在末世所謂知識爆炸的時代,好好讀書、好好思想、好好裝備自己,使我們的信仰不是空談,讓信仰有實質彰顯,有真理支持,有知識可以襯託;因為[我深知我所信],切不可說:[我信,但我不太知道。][我一知半解,我以為可信。]

二、傳道人的信念

傳道人講話的權柄、傳信息的權威、事奉的勇敢、把握、剛強、壯膽,是事奉很基本的條件。這些信念是從哪裡來?怎麼建立起來?今天你的教會信仰有問題嗎?信念呢?你事奉在信念上有問題嗎?你比起初出來事奉更有信念嗎?你的信念是在進或退?或平?根基不穩定,人和教會就會搖來搖去。

有些傳統神學院有時栽培人到一個地步,叫人畢業後比畢業前更不敢作工。為何有這樣的副作用產生?這是訓練者的虧損:使人知識增加、信念減少。那麼傳統神學院到底有什麼價值?若不受神學訓練,憑熱心事奉有什麼價值?

當然,真正屬於神的人會在繼續侍奉的過程中間,因為敬畏上帝,謹慎聖靈給他的指引、光照、糾正和判斷,以至於慢慢更正過來。但是一個人若不是存心敬畏上帝,而是藉著他經驗所達到的成就來建立自己、誇耀自己至高至大的知識時,異端的產生就由非正統的知識信仰,加上過分的信念產生出來。

一個人的信念要從何建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