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身邊的人要麼就是嫉妒你見不得你好,要麼就是和你毫無關係的人,除此沒有第三種,我說的對嗎?


謝邀

在你的生活中會不會有那麼一種人,在父母眼中他們被視為別人家的孩子,在學校猶如大神一般的存在,成為遙不可及的學習坐標,同樣也成為同學們考試放學後愛恨情仇的風雲學霸。

總驚嘆他們驚世的才華,也感慨分數的差距。

似乎有這麼一種認識:成績拔尖的學生神祕、神氣、高冷,難以讓人接近,甚至有些校園傳聞傳乎其神。

而當你真正認識、瞭解他們之後,才慢慢發覺他們也很普通,有愛恨情意,有歡笑憂愁,甚至脆弱的不堪一擊,而又倔強的凌然無畏。

青蔥韶華,曾不想與他們同一屋檐下求學,更不曾奢望成為彼此的風景。

然而許多年後,再回首時,我們早已走過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也成為與你並肩邁步的同窗夥伴,讓你一生珍惜的真摯友人。

而在青春記憶中,不斷交織成一幅雲錦,轉身回闌裏山長水闊。

更多時候,故事中的我們猶如徐徐鋪展開來的水墨畫卷,清新雋永、詩意深長。

更多時候,懷想時,多了一種淡淡的情懷,含著泥土芬芳的青草香,以及天藍悠長的小時光。

揮一揮衣袖,再回眸。

舀一勺月光,釀酒香。

時光不走,鬥羅星辰。

忘了怎麼問候你,木樨花開的清秋。

初中,準確的說是徐山中學的上學時光,那裡我的中學生涯開始的地方。

猶記得2003年初一全年級就流行校園風雲榜,而榜單上有一位身影頻頻出現,在諸多的男生姓名中尤為矚目——田婷婷,許多人讚嘆不已,這一學霸又是何方神聖,照片上青澀靦腆的女孩,彷彿近鄰的學妹,第一印象確是好感。

作為農村一所中學,寒門學子們爭相嚮往的不就是走出農門,考取理想的大學。

山村的學校與教師學子一般,有著質樸的情懷,沒有太多的雜質,純粹而向上,猶如每個人的衣服,樸素卻乾淨,也像是每個人的面容,清爽而生動,有蓬勃的激情,張揚的朝氣。

嚴冬天氣清冽的寒風肆意侵襲,琅琅的讀書聲浸潤著整個校園。這裡作為承載學習夢想的殿堂,我們像一株株青草兒拚命吮吸知識的甘霖,汲取甘甜的養分,同時也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成為一生的寶藏。

初三那年,好巧我們被分到一個班,邵世強、楊中磊等諸多好友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開始中學衝刺。後來,逐步認清了班裡的同學,而她也在其中。

記憶中,她坐在前排,留著劉海,乖乖地聽課作業,輕輕地自習走動。

下課放學後和同伴一起並肩回家,隱沒在人羣中,消融在彼此笑容中。

記得她含笑羞澀的容顏、標誌性的臉頰緋紅的發言;

記得她埋首苦讀的身影、抑揚頓挫流暢的英語講演;

記得窗外天很藍,水很清,每一天,每一步,腳很輕。

記得翹首遠眺的遠山與湖水,那是青青大徐山和塔山湖。

即使考取很高的分數,得到老師的誇獎,她也絲毫也沒有神氣、高冷,相反與她相處很舒服,不用過多的擔心,甚至有些許羞澀,從座位上站起來發言回答都會臉紅,而更多時候她會早早來到學校,默默地做著習題,不打擾也不囂張,隨著更多的瞭解,學範神祕的形象於是土崩瓦解,簡單、澄澈如她,更增幾分美麗、可愛。

寒來暑往,蟬鳴鼎沸。而我們在繁重的課業,升學的焦慮以及內心的嚮往,在一次次上課下課、上學放學的鈴聲中,在一次次考試批分、得分中度過那一年,而後我們輾轉各地,高中、大學天南海北。

我畢業後,我們通過互為扣扣好友,不曾想她已飛到遙遠的蘭州主修俄語專業,甚至一度求學俄羅斯。

而我依舊漂泊,輾轉各地,最後從無錫調到南京,於是有時候就找發小華明,當初他在南京師範大學求學,後來在交談中,我們曾懷想少年時光,當時提起一位女生,後來發現原來我們都認識她。

也許真是緣分,也很難得,因了一個人親近一個人。

後來2014年我們偶有聯絡,她正留學俄羅斯,快年底時,美好的她從俄羅斯給好友寄來聖誕賀卡,而我也很有幸收到這一封走過千山萬水的明信片,於是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在異國他鄉的她,行走在莫斯科紅場,彷彿有一種歷史穿梭的感覺,她在另一片天空下指引我。

其實那一年自身走過了生命中的嚴寒開春,再回首,謝天謝地我走出來了。

她也許不知道,歲末年初時我有多嚮往一方晴天,哪怕一米陽光。

雖然不曾說,也不曾向他人提起往事,只是記得那份熱切與心意,謝謝有好友的關切。

此去有千萬裏,故人他鄉知,心已足矣。

那張明信片一直珍藏著,等到泛黃褪色的晚年,依然珍視與珍惜這一份友情。

告別俄羅斯時候,她來到徐州任教。

拿到碩士學位後,看著照片上的她清新、淡雅,女神氣質盡顯無遺。

然而你可以想像得到一個女孩求學俄羅斯,期間要經歷多少曲折。

她也許餓了、倦了、困了、累了,身邊沒有任何朋友傾訴;

她也有些小懷念,小感傷,在夜半歌聲中品嘗著求學的艱辛;

你不會想到學習至深夜,然而沒有人過多的關心你、問候你;

你不會察覺她因為遠離家鄉,懷念家人、朋友的那份深切真摯;

你不會想起她為了省下幾塊錢擠公交,走夜路,漂泊在異國他鄉;

你也不知道她會為了一張成績單、水電費而酸楚落淚;

你也不知道她中秋節、國慶節一個人孤單出租房的無眠;

你不會瞭解面對他人誤解、大雪紛飛時的無助、黯然神傷;

你也很難感受到她搬家,拖動行李,飛奔車站的焦灼、心跳;

你也很難想像到她歸家,悼念老人,淚如雨下時感受生命無常;

你也很難想像到她默默數著上學放學、小學中學,回家離家的路途;

像這樣的女孩,還有很多很多。

其實她的願望或許很簡單。


有的,但是親人尤其是血緣親人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哪怕對方是真心關心你但是也時常告誡自己不要太過依賴。


有啊,反正我會

但朋友的關心都是有保質期的——當他覺得不值得的時候就會離開

父母一般不會

也只是一般

有很多父母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沒有血親關係的朋友,不要要求他們太多


真的有,由於現實不可抗因素,朋友不可能長時間在一起。

沒有似父母叮嚀的關心,但是會在你需要ta的時候的挺身而出。

這種同學也就是真正關心你的同學吧。


有啊。雖然自己不善交際,又比較內向。但是在高中時期還是交到很多好朋友的。她們的關心不是像父母那樣關心身體健康,很多時候我如果在情緒方面有問題,我會選擇找朋友傾訴。首先她們可能也會有過類似體驗,而且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可以更好的理解我的問題,其次是之前也和父母傾訴過,但是他們會很擔心,有時候氣氛就會變得有些壓抑。但是和朋友傾訴就會感覺輕鬆一些。至於交朋友,我和她們都是慢慢走到一起的,因為興趣愛好,或者各種機緣巧合之下認識,有繼續相處的機會,覺得她們人品不錯,那麼就會敞開心扉,然後信任就建立起來,她們也教會我很多東西,相反那些在一開始似乎是朋友的人最後也不再聯繫。時光會把好的沉澱下來,她們雖然風格各異,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