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在2019年互聯網經濟峯會的“金融科技論壇”上,此前獲發虛擬銀行牌照的四家金融機構代表出席有關於“虛擬銀行改寫金融科技新格局”的議題上展開討論,該場分論壇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主持,對談講者包括財經事務庫務局前局長且現任WeLab資深顧問陳家強、衆安國際籌備組成員盧廷匡、渣打銀行(香港)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個人金融業務總裁尚明洋以及中銀香港虛擬銀行籌備組組長王瀾。

  在分論壇開場進行了一個有關於“有無計劃開設虛擬銀行戶口”的調查,選擇否定的人數比例最少,不過選擇開戶的人數僅僅比持觀望態度人數高出一點。

  去年5月30日金管局發出《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版,截至2018年8月31日,共收到33分虛擬銀行的申請,對於香港金融機構對於申請虛擬銀行牌照的積極性爲何如此高漲?爲何首批獲發牌照的虛擬銀行爲何採用合作模式?虛擬銀行又該如何確保網絡安全?以及五年後,金融界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圖景?

  虛擬銀行Livi VB Limited主要股東爲中銀香港、京東數科和怡和集團,王瀾表示,三家股東均有強大實力,中銀香港有良好的風險管理水平和豐富經驗,而京東數科在用戶數據等方面積累較大優勢,而怡和集團則可利用其強大的零售場景助力。他又表示,中銀參與虛擬銀行的兩個主要考量,一方面爲給客戶提供更多服務選擇;另一方面,虛擬銀行不單是線上線下銀行的分別,更多是架構系統、產品研發以及需求等方面的改變,這可幫助中銀探索未來銀行的模式。

  就在本月10日,金管局向WeLab發出第四張虛擬銀行牌照,而在現有的四家虛擬銀行中,WeLab是唯一的本地初創企業。陳家強表示公司過去網上借貸平臺,虛擬銀行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因公司帶有金融服務的DNA,公司將科技驅動、提升客戶體驗作爲創新的重要一環。

  對於影響虛擬銀行成功的因素,王瀾認爲並不是技術因素,而是時機問題。他認爲,一般來說新興市場對於新鮮事物接受程度快,而成熟市場因其穩定性則相對緩慢,但香港既有成熟市場的特徵,又保有市場活力,所以虛擬銀行在香港更容易成功。

  而代表衆安虛擬金融的盧廷匡則認爲,虛擬銀行成功因素在於選擇有創新精神的人,以及有樂於接受改變的態度。他表示,虛擬銀行雖然是新鮮事物,但是並不具危險性,未來還需要進行市場教育。

  那麼對於在虛擬銀行背景之下要如何確保網絡安全?陳家強認爲虛擬銀行的出現是衆多銀行金融機構都需要面對的,對於新事物應保持更加警覺的態度,需要在確保程序等各方面的合規性上作出努力。他又提出,應與監管當局保持合作,積極解決問題,虛擬銀行應該在一個有監管的環境中去實踐。

  尚明洋亦表示,網絡安全問題是每個金融機構都需要面對的,渣打在處理數據、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且引入了包括雲端等在內的衆多新科技應用,且公司有與最優質的雲端服務者合作,以爲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至於未來五年,香港銀行界會否出現巨大變化,虛擬銀行會否成爲主流?陳家強則認爲,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未來將會有更多不同產品推出以滿足金融需求,但相信香港市場不會有非常大的轉變。他認爲,雖然所談及的都是普惠金融和小微企業,但是香港的銀行體系十分龐大,未來香港金融也仍會保持不同層次的有序發展。不過他又指,隨着區塊鏈等技術的推出和應用,香港金融服務不單隻服務於香港本地,而是會走出去服務大灣區乃至國際市場。

  作者|鄒舒惠

  編輯|彭尚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