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卡是一塊畫。

一般是畫在布上,也有的畫在紙上。

不過,很多人對唐卡,感到非常神秘。

一方面是因為,它不是出自那些還生活在聲色犬馬的畫家之手。

包括那種看上去好像流里流氣、很非主流的藝術家之手。

而是出自那些在廟裡修鍊不食人間煙火的好學生之手。

而且還是出自那些專門在神秘的西藏高原修鍊的師傅,乃至活佛之手。

(2)

此外,唐卡畫的內容也很特別。

不是什麼標新立異的向日葵。

或者看上去像色圖的泉。

抑或開玩笑似的,只是給蒙娜麗莎加一串鬍子。

唐卡畫的都是那些讓人感到非常敬畏的、看了就不敢亂來的東西。

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的釋迦摩尼佛。

或者藥師琉璃光如來、文殊菩薩、大威德金剛、黑袍金剛、馬頭金剛、彌勒菩薩。

抑或四臂瑪哈嘎拉、蓮花大士、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五路財神之黃財神等等。

(3)

除此之外,畫唐卡,用的材料,也十分特別。

都是精挑細選的上等貨。

跟那種什麼用鉛筆、圓珠筆,或者用什麼墨水、水彩畫的不一樣。

唐卡用的是都是金、銀、珍珠、瑪瑙、孔雀石、珊瑚、琉璃等等。

絕對都是純天然。

高端貨。

質量杠杠的。

搞一塊下來,保存一兩百年,老闆說都不會褪色。

(4)

另外,畫唐卡據說規矩很多。

畫的時候,要思想端正,態度認真。

就像畫符一樣。

要畢恭畢敬。

不能三心二意。

或者胡思亂想。

畫出來的東西才會靈。

比如,畫之前,很多都要先做一遍法事。

該念經,念經。

該比一套什麼規定的動作,就像那種做廣播體操的,就要按照標準、要求,好好比一下。

讓人感覺十分神秘。

像那種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視,抑或一邊吃雞爪、一邊開小差什麼的,一邊亂畫,是絕對不行的。

(5)

唐卡一開始,其實應該是寺廟裡面,那些愛好美術的和尚,閑的時候,手痒痒,而發揮興趣、特長,畫的一些自己熟悉的佛教題材的東西。

因此,起初應該是像師傅們,在課餘時間,搞的一點小手工。

不過,這些師傅們,畫著畫著,竟也就漸漸獲得了風格,形成了流派,並且影響逐漸擴大。

而由於很多有點頭腦的,後來還將那些手工,進一步營銷成,具有特殊功能,比如,搞一幅掛在家裡,或者公司,就會有加持作用,就像請了一尊大佛回去一樣,因此,不少社會上的人知道後,也就開始以不斷攀高的價格,競相收藏。

進而,逐步打入了高端市場。

成為諸多寺廟公司的一個重要的創收途徑。

(6)

現在,許多當地寺廟,聽說也漸漸將這,發展成了一種特色經濟。

並在必修功課之外,給那些過來修鍊的學生,開了很多這方面的選修課。

非常注重挖掘、培養這方面的專業技師、專門人才。

很多學生,也由此不僅多掌握了一門產業技能,而且進一步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業餘的文體生活。

當然,更重要的是,由於畫這東西,規矩非常多,有十分嚴格的程式和嚴格的儀軌,非常的嚴謹,甚至拒絕創新,所以也像給學生做那種應試的奧數題一樣,鍛煉了大家的注意力。

通過畫唐卡,許多人因此有事可做了、有規矩可循了,心也就開始靜下來,不再胡思亂想。

而這門選修課,也由此被進一步賦予形而上的意義,說成是如同另一種修鍊身心的必殺技。

(7)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唐卡畫的都是宗教題材的東西。

而這一塊,由於廣大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資本家等等,在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時候,包括接受高級中學教育的時候,沒有被教育部列為必修內容,高考也不考,大學裡面也沒有將這像那些馬列、毛概、鄧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一樣,列作必學必考的東西,所以很多人在這方面,知識點都有很多欠缺。

通常都看不太懂,不知道那些畫里講的是什麼東東。

不過,這也讓一些,不一定是修養很深,或者境界很高的,有了可趁之機。

像有些因為只是略學一點旁門左道的,甚或不過只是個癟三,而道聽途說一點有關的八卦的,也就都像老師一樣,到處給那些喜歡過來膜拜而又看不懂的上課。

讓很多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而讓那些因為在學校課堂沒有上過,而出現知識短板,搞得一片懵圈的,覺得自己好像非常淺薄、非常無知、非常自卑。

甚至覺得好像是自己修養不夠。

(8)

當然,很多唐卡,其實現在也已經不是普通人消費得起的了。

那種東西已經越來越像那些古玩字畫一樣,變成也是那種為土豪特供的奢侈品。

越來越多的有錢人,看到了它的收藏價值。

乃至發現它可以保值、增值。

所以,有的也將之當作一種投資。

而使唐卡,變得如同也是一種市場的通貨。

很多人讚揚過那種寶貝,說是看上去確實非常漂亮。

不過,估計也有很多人,根本看不出那些所謂的漂亮到底美在哪裡。

這或許說明,信仰有時,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審美吧。

至於,大家一直謠傳,那寶貝十分厲害。

請一幅回去,就可以像請一尊大金剛回去,給自己罩著一樣。

只能說,如果它的定位,還是主要面向那種高消費群體的話,如果還是誰有錢,誰競價最高,誰可以買走,就可以讓那個神靈大大聽誰的話,那其實不管厲害與否,暴露的邏輯,本身就很俗不可耐。

(9)

阿彌陀佛,應該是把世俗的,留給世俗,把脫俗的歸還脫俗。

而不是打著脫俗的旗號,在營銷什麼東西。

其實,如果有心那種覺悟的事業,如果有心那種「看到法相,不是法相」的事業,那麼如果願意支持阿彌陀佛工作的話,就算用一百萬,請一張白紙回去也是有靈的。

而不一定要請一張搞了很多什麼珍珠瑪瑙的東西。

阿彌陀佛本來就是教人迴向凈土。

也是教大家重新回到一張白紙。

只要願力足夠,就自會顯靈,自會有如開始蓬蓽生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