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晴雯/台北报导

夏天喜欢穿凉爽但又担心晒黑、晒伤吗?专家建议,到户外活动前20分钟就要涂抹防晒乳,并选择至少防晒系数(SPF)达30或更高的防晒乳才不易被晒红,而★号或PA+号越多则让皮肤不容易晒黑。

▲国健署社区健康组长林莉茹提醒,外出活动应挑选SPF30或更高防晒系数的防晒乳以避免皮肤被晒红。(图/记者林敬旻摄)

国民健康署表示,紫外线可依波长分为UVC、UVB、UVA三种,其中UVC穿透大气层能力较弱对人体影响甚微、UVB主要伤害皮肤表层引发晒伤红肿、UVA会破坏真皮结构并引发黑色素。

防晒产品功能宣称多样化,令人眼花缭乱,如何选购才能真的不晒伤、不变黑呢?卫生福利部国健署社区健康组长林莉茹说,目前市售防晒类化粧品大多为含药化粧品,其防晒功能依据防护紫外线种类而有不同,UVB的防晒效果以防晒系数(SPF)表示,数值愈高表示皮肤在阳光下愈不易晒红,数值通常介于15至50之间,也有部分产品SPF超过50者以50+或50 plus表示;UVA之防晒效果依产品检测方式不同,则以★号或PA+号表示,当★号或+号愈多表示皮肤在阳光下愈不易晒黑,★★★★或PA++++则表示防晒效果最好。

林莉茹强调,出门前20分钟就要将防晒乳擦拭完毕以利身体吸收,建议至少使用SPF30或更高防晒系数的防晒乳,并于户外每2小时后将汗水擦干适时涂抹补充,民众可依个人肤质及活动场合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如果擦拭后感到红、痒等不适情形,由于不少防晒乳大多防水,应尽快用肥皂清洗干净,并停止使用。她提到,若属于敏感肌肤者,应选用无添加香料、酒精成分的防晒乳较安全。

国健署提醒,当发现身体疑似出现热伤害征兆时,如体温升高、皮肤干热变红、心跳加速,严重者会出现无法流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神智混乱、抽筋、昏迷等症状,务必迅速离开高温的环境、设法降低体温(如松脱衣物、用水擦拭身体或搧风等)、提供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他留长发爱化妆 一度胖到被当孕妇…
今年首例!高雄男发烧竟染本土登革热
啤酒能冲走结石?医说这样做会反效果
暖爸天天为爱朗读!脑麻儿第一句叫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