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戰敗,臨走前說黃金可以不要,但這三人一定要帶走

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他想來想去,最後把臺灣作爲自己的最後老巢。因此他先派自己的心腹陳城經營此地,後續把黃金古董,字,畫陸續轉移到臺中。

然而在解軍度過長江快打到上海時,此時銀行還有許多沒有運走的黃金,這時毛人鳳前來告訴蔣介石說解放軍快入上海了,但是還有許多黃金沒來得及運走怎麼辦,這時蔣介石沉思了一會說黃金可以不要,但這三人一定要帶走!他們分別都是誰?

第一位:孔德成

爲何要帶走孫德成,可能與他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有關,他就是儒家始祖孔子,都知道孔氏家族興盛幾百年,而且是不管朝代的更換,還是滅亡孔家都世受歷代皇帝的皇恩,因此蔣介石也不例外,臨走前還是要帶他,還特意讓毛人鳳注意自己態度,不要嚇到了孔德成。

到了臺北後孔德成擔任臺灣大學中文系、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講授“三禮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銅彝器研究”工作,直到2008年才退休。

第二位:張恩溥

江西龍虎山正一派張天師第六十三代玄孫,也是一個世襲家族,在道家有很大的影響力,曾任天師張道陵據說還是張良八世玄孫,等到了張恩溥這一代時,蔣介石爲了表示對天師的尊敬,特意授予中將軍銜,當然是沒有實權,但是受人尊重。

因此蔣介石走之前也讓毛人鳳帶着他,其實他也不想去臺灣,因爲當時他的妻子、女兒及親侄多人都在江西貴溪縣。說他是蔣介石綁到臺北一點也不爲過。都了1969年12月25日,張恩溥因病在臺北市北投區杏林二路25號私邸病逝。

第三位:章嘉呼圖克圖

章嘉呼圖克圖是藏傳佛教內蒙古地區最高活佛,在清代時間有很高的聲望,還被康熙帝封爲大國師,自然在清代章嘉呼圖克圖一直深受皇恩,包括到了民國章嘉五世羅藏丹森講索,又被授宏濟光明大國師稱號。

到了第六世章嘉呼圖克圖也是深受蔣介石的尊敬,不然蔣介石到臺灣之前也沒有忘記他,把他一起帶走。

從這三人不難看出,他們都是傳統宗教中的儒家、道教和藏傳佛教的領袖精神人物,蔣介石也想利用他們拉攏入民心。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