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A股在4月1日跳空高開,並再創本輪上漲新高之後,就維持着緩慢震盪攀升的態勢,在日K線中漲跌交錯,每日板塊熱點輪換頻繁,更有一些之前的強勢熱點板塊出現“見光死”的突然調整,如證券板塊,在公佈3月業績整體大幅飆升之後,反而出現股價集體下挫。

但每日熱點不集中、不持續的A股大盤指數卻並沒有明顯下行,整體的市場重心還在緩慢上移。雖然每日盤中指數波動幅度是較爲劇烈的,但持續多日的尾盤迴漲,還是讓我們看到了“盤中調”的跡象,即,當前A股在上漲過程中,是在每日盤中完成技術性調整,整體的上行趨勢依然保持不變。這是典型的“慢牛”市場特徵。

A股“慢牛”走勢,是我一直堅定支持和推崇的A股運行方式。股票價格的上漲,應該更真實的反應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上市公司經營質量的持續提高。按照中國GDP 年均增速保持在6%——6.5%的預期,以及優質企業經營質量提高普遍保持在年均15%——30%的合理增速來對照,A股大盤指數保持年均上漲15%——20%是合理的。

而在這個全年的上漲預期目標中,大盤指數的震盪調整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當前則主要是橫盤形式的盤中震盪調整,即“盤中調”,很難出現明顯的週期性、波段性的大幅調整。一些技術派投資者習慣於用“黃金分割”、“百分比線”等技術手段來判斷A股大盤指數的調整波動幅度,但在這一輪A股上漲過程中,卻是失靈的。

一個原因是從技術上看,滬指大盤的年初低點2440點顯然是市場短期極度恐慌之後造成的非理性低點,並不具有實際的參考意義和可判斷性。我們習慣於用10週年移動平均線評判前一年的市場合理價格水平,即2830點。以此爲參考點,向上尋找2019年的A股滬指大盤上漲目標位,應該是3254點和3396點,即預期A股全年上漲15%——20%更爲合理。

顯然,當前滬指大盤雖然強勢放量上漲,但也不過才最高試探3288點,只到達第一預測目標位,離20%全年上漲的預測目標還有100多點的距離。但這也不是A股上漲預期的準確數字,股市既然可以因極度恐慌而創造非理性的失真低點,那也可以因極度樂觀而創造非理性的失真高點,因此,之前所判斷的滬指大盤會站上4000點關口,依然有效果。只是理性的看,應該出現在明年纔是更爲合理的。

另一個原因是從基本面來看,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充裕,整體經濟環境持續向好,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參與中國市場。而更實際的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則是實實在在的A股上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加上沉寂多年的個人投資者紛紛將儲蓄轉入股市,而樓市層面政策領域依然非常謹慎,這些都必然會推高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

文/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