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拜拜为理所当然的人 是否能理解 在没有拜拜习惯的人眼中
拜拜是怎样一回事?


我觉得拜拜像办家家酒
办家家酒=自以为大人 玩爽的
拜拜=自以为拜了有保庇 拜心安的

这一天要在家门口摆桌椅 准备许多菜:生食、熟食、零食、饮料、水果
还不忘放一盆水 牙膏 牙刷 镜子

烧香时 要和阿飘"报告"自己的近况
香烧到一半后再烧纸钱
纸钱还有分银的、金的、长条状的、大张如报纸的

我实在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想请"阿飘"到自己家来吃饭?
死去的人(灵魂)已经失去了肉身 哪里还需要吃东西?
不能吃东西的话又怎么需要刷牙漱口?
而这些贡品 美其名是献给鬼神吃 实际上最后还不是进了人的五脏庙?
尤其中元大普渡 一堆贡品暴露在夏日的高温之下下
还卫生、还健康吗?

虽然目前科学无法证实鬼神之事
但一般认为:死去的人的灵魂如果在阳世的心愿已了
就会升华消失 或是去投胎转世
还留在阳世的鬼魂 就是孤魂野鬼
慰劳这些可怜的"阿飘" 请衪们吃吃饭也还说得过去
还向衪们祈求平安? 应是避之唯恐不及吧

再说 烧香烧纸钱
之前有新闻报导说劣质的香里都含重金属
有研究显示家中有拜拜的小孩血液中含的重金属比不拜拜的高出很多
重金属这种东西可是会严重影响神经发育的!
烧纸钱? 阴间用钱交易吗? 又没人看过
绕纸钱不仅污染空气 还得花钱去买
跟烧现金又有何不同? 还烧掉了自己的健康

说真的 没人见过阴间 只好以活人的角度去想像衪们需要什么


"拜拜"的出发点是好的 慎终追远 但过度的迷信崇拜是不好的
许多人认为有拜就有保庇
但大多数的成功还是来自于个人的努力
虽然你有拜 但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在拜

金凯瑞主演过一部叫"王牌天神"的电影
内容是说 金凯瑞饰演的男主角 事事不顺
抱怨上帝对他不公平
好巧不巧被上帝听到了
上帝找到男主角 说:既然你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那我们来交换看看 如何?
男主角答应了 得到上帝的能力
然而也不全是好处 他最烦恼的是
每天都有凡人的愿望 以电子邮件的形式 不断涌入、灌爆他的信箱
他懒得一一认真回复 便全部以ok打发
没想到这些愿望的内容都是中乐透
于是造成世界大乱…
男主角跑去向上帝求救
上帝收回了衪的能力 并跟男主角说: 现在你知道当上帝也不简单吧!

如果让"沉迷"于拜拜的人观赏这部电影 不知道会有何效果
也许他们会说 愿望没实现是因为拜得不够!

前阵子有一则社会新闻 有位男子非常相信他的算命师 算命师说他有法官命
他便从此不读书 想当然尔是不会成为法官的
但他还是不放弃 算命师说你下个月会转运
他便辞去工作在家等 当然也没有等到机会
可是他认为是算命师在骗他 于是放火烧算命师的家也吃上官司

我在想 是不是该做个研究 有"拜拜"的人 和"不拜拜"的人 谁过得比较好?
但 "好" 跟 "不好" 是很难量化的
我是不拜拜的人 但是并没有因此过得不好 甚至比60%的人过得都好
即使觉得不够好 也不会想去拜拜
「拜了是否一定会变好」 有点像「 签了乐透是否一定会中 」
而签乐透中的机率至少还能算出来 但拜了会变好的机率呢?
像是把白花花的现金往火里扔 看能不能烧出个阿拉丁神灯好来实现我的愿望
我觉得靠鬼神不如靠自己 至少我知道自已 但我不知鬼神在哪里

目前台北市已经禁止个人焚烧纸钱了 (但还是能集中焚烧)
如果有一天禁止拜拜呢?
当然我会举手赞成
人民应该会上街吧!
业者应也会反弹 少了那么多赚拜拜钱的机会
毕竟老一辈已经拜习惯了
但大多数年轻人应该不爱来这一套
我相信随著教育普及 迷信的人应该会愈来愈少
再等个10~20年
希望不会再看到漫天飞舞的纸钱灰
不会再闻到刺鼻的烧香味
不必再吃过期的祭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