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刺當年不選鄧肯的話,那馬刺就會成為全聯盟最大的笑話。

鄧肯是NBA歷史上難得的天才球員,早在96年,還在讀大三的鄧肯就說要參加選秀,那一年,就有不少球隊為了得到鄧肯,開始了一系列瘋狂的擺爛,只不過後來,鄧肯為了母親,堅持讀完了大學,擺了那些擺爛球隊一道,當然,即便沒了鄧肯,也會有球隊要擺爛,因為那一年同樣也是特殊的一年(96黃金一代),只是如果當時的鄧肯參加了選秀,他應該也會是狀元。

97年,讀完大學的鄧肯終於決定不再放聯盟鴿子了,他決定參加選秀,那一年,灰熊隊取得了14勝68負的戰績,凱爾特人隊15勝67負,馬刺隊20勝62負,這三家球隊是擺爛球隊中的前三甲,除了灰熊隊是真的爛之外,凱爾特人和馬刺隊則是真的差點為得到鄧肯打起來了;

「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為了鄧肯,放下了他的節操,下令讓綠軍擺爛,然後創下綠軍歷史最差戰績——15勝67負,更有意思的是,綠軍的球迷居然都理解球隊,當凱爾特人輸球的時候,球迷會像贏了球一般放肆慶祝,而當凱爾特人贏球的時候,球迷會像卸了氣的氣球一樣失落;

據說當馬刺隊幸運的抽中狀元簽時,奧爾巴赫甚至還親自打電話給波波維奇,說願意用綠軍的任何球員去交易這個狀元簽,可見,鄧肯在當時是有多麼搶手,多麼強大了。

後來,由於沒有搶到鄧肯,奧爾巴赫也是氣的含恨退了休,結束了他的綠軍生涯。

綠軍很努力,馬刺自然也是不落下風,不過馬刺得到鄧肯並不都是刻意的,而是命運的使然。

當年的馬刺隊內的確是有上將大衛羅賓遜坐鎮,但上將已經老了,97年的上將已是一個32歲的老將,他還能有多少年的巔峯期呢?當時的整個聯盟都在追求優質的大個內線,馬刺隊如果想具備競爭力,那麼他們也應該要這麼做,而那一年的上將也剛好受了大傷,賽季報銷,影響了球隊一個賽季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漫無目的,硬碰硬的去跟湖人、跟爵士、跟火箭、跟公牛隊爭,倒不如擺爛,或許這也是最有效,最折中的辦法。

可能有人說,傷了一個上將,馬刺隊也不至於就成為了擺爛大隊吧?

的確,一個上將傷了,確實不至於讓馬刺淪落到擺爛,但馬刺隊隊內的傷兵除了羅賓遜之外還有查克-波森,艾利奧特和查爾斯-史密斯等主力球員,那一年馬刺球隊的大名單(總名單)最多時有20位球員,可見傷病是有多麼嚴重了,加上時任主教練的波波維奇其實還是一個菜鳥,傷兵滿營+一個菜鳥教練,馬刺隊的成績能好纔是真見了鬼了。

在這種情境下,你說馬刺隊是要鄧肯好呢還是要鄧肯好呢?

悟空問答答主瓜叔聊球原創回答,嚴禁百家號作者未經允許抄襲、轉載,違者必究!


當年的鄧肯,早已在全美名揚天下,雖然他只是一個大學生,以他的天賦和實力,完全可以在大一畢業就參加選秀,但是為了完成他母親的遺願,堅持讀完大學四年,並且拿到了心理學的學士學位!OK,我們回到正題,當年的鄧肯,早已讓NBA各支球隊垂涎已久,1997年鄧肯畢業,各支球隊瘋狂擺爛,為了迎接鄧肯的到來,凱爾特人甚至為了鄧肯不惜瘋狂輸球,創下了球隊最差戰績,時任凱爾特人主教練的紅衣主教甚至對當年還是個菜鳥教練的波波維奇說,可以用隊中任意球員來換馬刺手中的狀元簽!波波老爺子何許人也,怎麼可能放過馬刺隊以後20年的建隊基石?於是斷然拒絕了他。

雖然當時馬刺隊有另一內線「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坐陣,但其實當時的他已經步入了生涯末期,再加上當時有傷在身,馬刺不得不考慮未來。其實即使「海軍上將」仍然處在巔峯時期,馬刺隊也會毫不猶豫的拿下鄧肯,就好比你已經有了100萬,你還會不想要200萬嗎?當然鄧肯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加入馬刺隊,不過在波波維奇這個精明老頭子的算盤之下,再加上鄧肯與他的理念,心理,意願甚至脾氣都達成一致之後,馬刺如願拿到了鄧肯!

後面的故事應該不用我多說,鄧肯加盟馬刺第一個賽季,就幫助馬刺拿到了總冠軍,自己也以新秀的身份拿到了fmvp,在以後的將近20年5冠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鄧肯也在波波維奇的調教下,成為了NBA歷史上最好的大前鋒,沒有之一!


哈哈哈。馬刺擺爛,就是為了得到鄧肯。選秀會上,不選鄧肯,你當波波擺爛是搞笑麼?何況,那個時候海軍上將已經英雄遲暮,也該找一個接班人了。

第一、95、96、97鄧肯都是狀元。在鄧肯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面對華萊士大學獨得25分,LOGO男傑裏-韋斯特就認為鄧肯會是1995年的狀元。之後兩年NCAA,鄧肯連續兩年入選NCAA全美第一陣容,並砍下2000分+1500籃板。可以說,在那個內線當道的年月,鄧肯在95/96/97任何一年參加選秀,都會是毫無爭議的狀元。

第二、海軍上將當時已經32歲啦。鄧肯之前馬刺核心是大衛-羅賓遜,也是NBA前50大巨星。不過,羅賓遜是1965年生人,換句話說1997年已經32歲高齡了。一般NBA球員巔峯是28-33歲之間,當時的海軍上將可以說是英雄遲暮了,並不會影響馬刺迭新換代。

第三、波波維奇擺爛就為得到鄧肯。可以說,在那幾年選秀,鄧肯絕對是最有實力的一個。所以,波波維奇得知鄧肯大學畢業參加選秀後,就果斷的選擇了擺爛。如果不是鄧肯,波波肯定不敢明目張膽的擺爛的,而且還得到老闆支持。所以,好不容易得到狀元簽,怎麼不可能不選鄧肯。

當然,最後的結果證明瞭波波維奇的眼光。鄧肯與海軍上將完美交接,也幫助馬刺拿到了五個總冠軍。如果沒有鄧肯,馬刺歷史上估計還是一個冠軍都沒有。


謝邀。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奧尼爾,作為90年代四大中鋒之一,海軍上將和大夢以及大猩猩打了大半輩子,84、85、87年進入聯盟的三人在1997年的時候都已經盡顯老態,尤其海軍上將是修滿大學四年才進的聯盟,十年後已經是三十三四歲了,這個時候幾乎聯盟內線沒人可以阻擋92年進入聯盟的奧尼爾,包括韋伯加內特和拉希德華萊士在內(95年總決賽只是奧尼爾的第三年,而且奧尼爾個人數據不差)。所以鄧肯在當時是唯一的希望,在那個得內線者得天下的年代,鄧肯是一個拿腳後跟選都必拿的狀元。

再加上大衛羅賓遜的71分事件搶了奧尼爾的得分王,以及奧尼爾年輕時候拿羅賓遜當偶像但是羅賓遜不鳥他,起碼對於馬刺來說,如果沒有鄧肯,羅賓遜將被奧尼爾活虐(事實證明也差不多)。


實際上馬刺為了得到鄧肯,之前一個賽季都在擺爛。當時還有幾支球隊也為了得到鄧肯而擺爛,但是馬刺是比較幸運的那個球隊,因為一個鄧肯就讓馬刺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裏只能在選秀裏淘寶。在馬刺得到鄧肯以後,凱爾特人的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給波波維奇打電話,我願意用整隻凱爾特人和你交換蒂姆鄧肯,這就是鄧肯的實力。

實際上,鄧肯的表現也足以對得起馬刺,也對得起廣大球迷。有了鄧肯以後,馬刺打起雙塔戰術,可以說是肆虐聯盟,並在99年縮水賽季成功奪得NBA總冠軍。那時候年輕的鯊魚和科比對他們根本造成不了威脅。爵士二老也僅僅能進入季後賽而已,想要對他們造成威脅更是不可能……有了鄧肯以後,馬刺就走上了復興的道路,直到21號新秀退役。

我是85後,看球十多年,個人感覺最開始知道雙塔戰術是從火箭隊知道的,那個時候火箭有大夢和桑普森,憑藉青澀的雙塔就打到了總決賽,雖然失利了,但是肯定也有人從中受到啟發吧。再後來桑普森陸續受到傷病困擾,導致名噪一時的火箭雙塔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後來,馬刺選到鄧肯以後,加上海軍上將羅賓遜,馬刺開發出來了名噪一時的「馬刺雙塔」,並憑藉這一個簡單的戰術在99年和2003年成功奪得兩次總冠軍。這就是雙塔戰術的價值所在,它要求兩個全能型的大個子,能攻堅,能中投,能防守,還有不錯的移動能力,恰好鄧肯和羅賓遜都是這樣的球員。而且,一個鄧肯,面對巔峯鯊魚都不落下風的歷史級別大前,你還想要什麼自行車啊?

即便在2003年以後羅賓遜光榮退役,馬刺不打雙塔了,馬刺憑藉波波維奇的慧眼陸續在靠後的選秀權裏淘寶,帕克,吉諾比利等陸續到來,成功延續了後羅賓遜的馬刺時代,並在以後的歲月裏又三次奪冠,雖然沒有連冠,但這都不妨礙馬刺成為2000年以後最成功的球隊,當然我是說球隊成績。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歡迎各位評論!


首先,鄧肯是一名優秀的球員,成熟穩定。

1,幸運馬刺。

當年上將的確是受傷過,在西部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發現更爛一點就可以抽狀元簽,所以,他們決定擺爛來抽狀元簽。他們的幾率不是很高,但是幸運女神眷戀了他們。拿到狀元簽的馬刺可選的球員其實並不多,鄧肯和範洪恩基本一樣,顯然後者的防守更差, 比如普斯也沒有太特別,麥迪到是去馬刺不錯,但是他是個高中生,根本不值得一個狀元簽。

2,前車之鑒。

所有人都知道喬丹不是個狀元,但是後悔的不是火箭而是開拓者。當年開拓者有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以後就想選個內線,結果錯過了喬丹。喬丹是小概率事件,雖然選秀比起大夢不是最佳選擇,但是榜眼應該沒問題。正是因為位置重疊,讓開拓者失去了歷史上最好的球員,被當成了笑柄。缺中鋒就讓喬丹去打中鋒啊,笑完了別人顯然馬刺不可能錯過鄧肯,哪怕他是中鋒模版。

3,馬刺雙塔。

在我上學的時候,媒體一直說的是馬刺雙塔,雙內線,並不是所謂的中鋒和大前之分,鄧肯也算不上純正的大前鋒。當鄧肯新手期合約到期之後,很多球隊都會想要鄧肯,我估計很多球隊開的價格會比馬刺要好,但是上將給鄧肯說,你去任何隊他們都會讓你防守鯊魚,你留下來我來防守他。大家都知道鄧肯小時候學習游泳最怕鯊魚,所以,這只是玩笑。99年到03年四大中鋒剩餘兩大中鋒的對位,加上鄧肯的協防,他們瓜分了這五年的冠軍,在這五年期間基本上是上將防守的鯊魚,下場也是由一個2號抗的鯊魚,很多人動不動就說鄧肯對位鯊魚,完全忽視了上將這個得分王和最佳防守球員,04年上將退役,鯊魚打爆了馬刺內線,鄧肯協防主防鯊魚都沒有一點效果。


這完全是一個誤會。

馬刺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擺爛要選鄧肯的,

馬刺是在大衛-羅賓遜大傷之後,才決定本賽季擺爛選鄧肯的。

也就是說,如果大衛·羅賓遜沒有傷,那麼馬刺依然戰績會不錯,要知道1995年羅賓遜剛剛拿下了MVP,當然如果羅賓遜不傷,也就不會有選擇鄧肯這回事了。


羅賓遜是中鋒,鄧肯是大前,位置不衝突,而且當時聯盟重視內線,不像現在小球化,再加上鄧肯為進聯盟就展示出來的天賦,當時可是讓許多球隊擺爛,當時至少5隻球隊生長不超過20場,就跟當年詹姆斯一樣,讓許多球隊都瘋狂


有羅賓遜還選鄧肯:

1.90年代是以內線為建隊核心

2.97年的時候羅賓遜已經32歲了,已經要過巔峯期了馬刺需要一個新的核心

3.馬刺當時的戰績並不好

4.最重要的就是以鄧肯的天賦馬刺不選就是傻子了!!!


你想金全明星嗎?先打贏那個總來食堂蹭飯那個再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