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終結碎片化由 ipub 發表於 七月 22nd, 2011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孟迷

他端起iPad,小巧的屏幕中有一排精緻的風車;他向iPad輕吹一口氣,虛擬世界中的風車便轉動起來這是香港書展「國際出版論壇之出版電子化的新機遇」會議現場,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阮建強正在現場演示一款互動閱讀小程序。

近兩年來,隨著各種phone與各種pad的大量湧現,現代人閱讀模式從傳統到電子化的轉型已不再停留在「現象觀察」階段,而正式成為「圓桌議題」。比如正在熱火朝天舉行的第22屆香港國際書展,就特別召集了北大方正集團、企鵝出版集團、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以及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等機構的業內話語權人士共同商討「謀變」。

「國際出版論壇」也即原「亞洲出版研討會」,去年此時也曾探討過電子出版的話題,今年升級後立足更加廣闊的視野,再次探討全球出版電子化的新機遇。除研討會外,今年電子書專區也擴展了近六成,並新增「未來書店體驗區」,讀者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書籍內容結合成一本本個人化的電子書,再下載至電子媒體細讀。同時,書展還推出專為智能手機而設的「全城來讀電子書」程序,免費提供2011年香港書展參展商出版的部分電子書。

電子閱讀實現孔子未完成的夙願

從上世紀70年代「748工程」解決困擾已久的中文信息化問題讓中國人終於能使用計算機,到後來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取代鉛字排版印刷加快了出版流程,幾乎每一次技術的更新都對出版行業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恰如阮建強打的那個比方,它們都是「當代的畢昇」。「電子閱讀時代的來臨也是革命性的產業進步,雖然說會對傳統閱讀造成一定影響,但同時也將會對文化的傳播與進步帶來很大好處。」阮建強說。

在論壇現場,阮建強演示了好幾款體驗式閱讀程序,都引來到場人士一片好奇的嘩然。不過阮建強卻暗暗一笑,他說從「內行看門道」來講,此類目前應用在各種Pad與Phone上的程序,都只不過是設定好的「遊戲」,只可稱其為電子閱讀的初級階段。

阮建強將數字出版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多媒體、多渠道與多終端的出現,使得出版界實現多元化的出版;第二個層次是信息碎片化引發個人化的選擇,從而實現閱讀「按需輸出」的定製化;第三個層次是在信息內容彼此之間建立關聯,支持多維度鏈接導航,這樣一來,便可以在一種「接力式」的信息體系中,進行海闊天空的「穿越式」談天與閱讀;第四個層次是基於知識體系結構,提供針對性結果呈現,比如電腦系統會給出某個辭彙在特定文本背景中最精確的解釋,而非泛泛地照搬牛津字典的列點說明。

「這似乎完成了孔子未能完成的夙願因材施教。」阮建強說,電子閱讀最終的目標是要實現智能服務,「說到底,信息技術革新的目的是支持」出版」向」服務」的轉型,也即以讀者為王。而這也是針對性解決當前碎片化時代碎片化信息的必殺技。」而關於電子閱讀的前景,阮建強則以一句「好戲還在後頭」表明了自己的絕對信心。

手機閱讀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在電子閱讀的眾多模式中,手機閱讀是今年的最大熱點。針對這一來勢洶洶的分支,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總經理戴和忠胸有成竹地說,手機閱讀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並且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阮建強「終結碎片化」的理想尚未實現之前,戴和忠想到的最佳辦法是順應它。「碎片化信息時代需要碎片化的文化傳播模式,而手機就是它的最好載體。」據透露,中國內地目前有超過9億手機用戶,其中中國移動用戶佔去6億;截至去年底,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超過了3億。「手機閱讀具有規模大、扁平化、精準性、互動性、豐富性等特點,這些都是現代人士快節奏生活的最愛。」戴和忠說。

不過據記者觀察,在生活節奏異常快捷且電子科技非常發達的香港,「手機閱讀」的開發卻遠遠落後於內地。不過今年,無論是從專家的宏觀視角還是出版方的市場搶灘方面,「手機閱讀」都成為了香港出版界的關注重點。

現有電子藏書量4000冊、註冊用戶20萬的香港「光波24書網」雖然在手機閱讀領域僅運作一年,卻已算是目前香港同類公司中的翹楚。今年書展,他們推出了一款最新手機應用程序,即在原來相對單一的文字閱讀模式中融入視頻等多媒體方式,讓閱讀體驗更加多元;但同時仍然可以隨時轉換回純文字形式,讓讀者閱讀起來更加方便。該書網的負責人Winne告訴記者,電子書每本的價格是原書價的1/4,讀者可以逐本完整購買,也可以一定價格購買近2000本圖書的閱讀權。「跟去年相比,今年書展的讀者幾乎人手一部iPhone,明顯對於手機閱讀的態度變得更加親切。」

另外,據戴和忠透露,手機閱讀領域目前正在致力開發「雲圖書館」,試圖達到「一處購買,四處閱讀」的目的,以實現無縫閱讀。

電子閱讀「青睞」青少年教育

因應電子書籍日趨普及,今年「電子書及電子學習資源」專區的面積比去年擴大超過七成,並首次設立「未來書店」體驗區,讓讀者預先體驗未來或可能出現的「按需出版」服務。在未來書店的現場,幾個巨型iPhone吸引了眾多讀者駐足流連,其中尤以小孩居多。有的小孩在嘗試自己組建一本書,有的家長則在通過系統查找學校的教育信息。而在走訪書展的過程中,記者也發現,現階段電子閱讀常常與青少年教育聯繫在一起。

研討會上,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葉豪盛也將電子閱讀的範圍鎖定在自己感興趣的教育領域。據他介紹,其團隊正在研發各種兒童閱讀教育互動體驗式程序,比如有一款是一個虛擬學校,加入其中的學生需要對遊戲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事無巨細的過問,甚至連當天上學衣服穿什麼顏色都要考慮。此外,企鵝出版集團(北亞地區)總經理周海倫也介紹了一款適合12歲以下兒童的集合閱讀與教育為一體的遊戲《英希怪獸》。

作為一家高齡且頗具文化情懷的老牌出版社,「企鵝」當然還是無法迅速撇去對於傳統書籍的熱愛,於是便在iPad上將電子書「裝幀」成傳統書籍的模樣,不僅可以像以前一樣「翻閱」書籍,同時也可以根據內容穿插進多媒體內容甚至3D立體效果,讓書中的世界「躍然紙上」。周海倫表示:「數字世界是一種創新來源,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偉大的出版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