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降價,農民叫苦,面積滑坡 佟屏亞 · 2016-04-08 · 來源:佟屏亞博客 0 收藏(0 評論(1) 字體: 大 / 中 / 小 玉米連續遭遇多舛命運,重要原因還是決策智庫缺知「要喫肉奶蛋,全靠玉米換」的道理: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愛喫麪,餐桌上擺的是肉、奶、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的豐收,象徵國人逐步提高的生活水平,保證國人口糧的絕對安全!要堅定地確立玉米供作發展畜牧業飼料的重要地位。

  提要:水稻、小麥和玉米長期以來是國人的主糧(主食),要喫肉奶蛋,全靠玉米換。今天當國人剛剛喫飽還未完全喫好,卻突然取消了對玉米的保護價,每斤價格從1元下跌至8毛、7毛、6毛,農民叫苦不迭,種地賠錢,面積下滑。中國的玉米可能成為第二個大豆嗎?

  2015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5.56億畝,總產量2.25億噸,創下全國玉米生產的最新紀錄。但是,農業部並沒有像往年一樣高調向國人宣佈糧食生產十二年連增的政績;相反,卻突兀地調玉米減價格給種糧農民帶來始料不及的厄運。

  從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糧改飼」壓縮玉米麪積,到當年9月降低玉米臨儲價格,再到今年3月28日宣佈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歷時僅一年,玉米從國家長期呵護的「主糧」以跳崖式價格一下子滄為糧食市場的滯銷品。

  2016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聯合發布,取消政府指導玉米臨儲價格,完全採取市場化收購,以「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措施保護農民的權益。玉米價格市場化迅速成為全社會、特別是種糧農民關注的熱點!社會微信羣及QQ羣被玉米價格隨行就市改革政策幾乎爆屏。

  回顧過去30年玉米生產發展歷程,道路崎嶇,命運多舛,玉米遭遇多次不公正的待遇,最突出的有兩次。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隨著生產力的解放,糧食連年增產,出現「玉米多了怎麼辦」問題,錯誤導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經濟作物」,玉米麪積迅速減少並使市場畜禽產品供應銳減,國家投入大量物力財力恢復玉米生產。當玉米生產剛剛滿足市場需求,1999年農業部發布《關於當前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若干意見》文件,「糧改飼」立即成為全國「壓縮玉米種植面積、擴種飼料作物」的動員令,全國玉米麪積急劇減少,以至新世紀初期全國再次出現玉米供應緊張的局面。國家緊急採取「三減免、三補貼」發展玉米優惠政策,以及2007年對水稻、小麥和玉米同時實行臨儲最低保護價,一路高歌開創了長達八年的玉米生產「黃金時代」,這也為農業部長每年向國人宣佈糧食連增的支柱。

  決策層對待玉米生產的態度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少了喊,多了砍」!

  玉米連續遭遇多舛命運,重要原因還是決策智庫缺知「要喫肉奶蛋,全靠玉米換」的道理: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愛喫麪,餐桌上擺的是肉、奶、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的豐收,象徵國人逐步提高的生活水平,保證國人口糧的絕對安全!要堅定地確立玉米供作發展畜牧業飼料的重要地位。  

  從歷史轉回現實,玉米價格再次回歸市場給種糧農民會帶來什麼厄運?對玉米生產會產生什麼影響?

  一,種糧農民利益損失慘重。2015年9月「臨儲調價」使玉米價格出現斷崖式下滑,每市斤從1元一路下跌至0.8元、0.7元,有的地方再跌至0.6元,讓正在收穫玉米的農民驚慌失措欲訴無門。有專家嚴正指出,國家制訂的糧食收儲價格政策,就是政府和農民簽定的受法律保護的「合同」或「契約」,雙方應該「依法」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新糧還未上市政府就單方面隨意毀約降價,給農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有報道說,若按每市斤玉米平均減收0.3元、全國玉米總產量2億噸計算,僅此一項就讓種糧農民至少減收1000個億!分攤到每家農戶損失少者超千元多者近萬元,農民勞累一年的汗水付之東流!是「護農」還是「坑農」!

  二、玉米麪積可能要大滑坡。剛剛取消玉米臨儲價格下行還未探底,又突然宣佈玉米價格完全市場化,一旦每斤玉米價格跌破0.8元,農民辛苦勞作等於白忙活了。種地不如打工,種糧不如買糧。春播在即,今年還種玉米嗎?不種玉米能種啥?從東北大地到黃淮海平原的農民都在求解這個難題。援引一家網站徵答種糧農民50例微信「我今年準備種什麼」:約有4成農民表示還要種玉米,原因是沒有其它可替代種的莊稼,收入少甚至賠錢不能荒啊。約有6成農民表示要改種其它作物,首選花生,順序為紅薯、土豆、大豆。玉米價格下行還讓一部分農民本能會放棄精細耕作,與此連帶出現的是種糧承包戶毀約棄租以及土地撂荒,玉米麪積有可能雪崩似地下滑。根據反饋全國農村春播形勢,農業部原計劃至2020年在「鐮刀彎」地區調減玉米5000萬畝的指標,很有可能今明兩年就會輕而易舉地實現甚至大大超越。

  三、「玉米」會成為第二個「大豆」?完全可能!今天,跨國公司的先玉號玉米、德美亞號玉米、迪卡號玉米和正大號玉米,種植面積幾佔全國玉米麪積的1/5。已經揭露轉基因利益集團正在東北地區有意識地濫種轉基因玉米6000多萬畝。儘管國產玉米庫存高企,2015年仍然被迫進口轉基因玉米500多萬噸,還有高達4500萬噸的替代產品。國內外玉米價差巨大,很多加工企業不得不依靠進口轉基因玉米維持運轉。當轉基因玉米潛在危害逐漸顯露的時候,是保護本土化玉米優勢,還是讓轉基因玉米商業化?如果中國的糧價與國際市場接軌,採取壓縮玉米麪積進口低價玉米的政策,轉基因玉米將大舉進入徹底控制農田並充斥市場,此舉將使我國喪失玉米生產自主權和話語權。中國大豆的淪陷就是玉米前車之鑒!

  一朝政策偏離,十年難彌損失。從種種錯綜複雜的利益權衡中看出,調整玉米市場價格,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民生問題。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居廟堂之上的智庫莫忘遵循「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執政根基,徹底改變對待玉米「少了喊,多了砍」決策思維,求根治本。春播在即,當務之急是迅速落實有關扶持玉米生產的政策,改正錯誤,安定民心,挽回玉米麪積大幅度減少的危局。

  1、公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具體內容。每畝玉米補貼多少?是補給土地所有者再轉給承包者?還是直接補給承包者?多數農民依然迷茫和糾結,迫切期待相關政策明示。

  2、落實「輪作休耕制度」。總書記在中央會議發言指出:利用現階段國內外市場糧食供給寬裕的時機,在部分地區實行耕地輪作休耕措施,對休耕農民給予必要的糧食或現金補助。

  3、借鑒「土豆主糧化」措施,做好玉米加工轉化的文章,立即投入資金推進更受市民歡迎的玉米「主食多樣化」。輕車熟路,立竿見影。

  最後共享我一生從事玉米科學研究的感言:中國玉米生產發展的實踐表明,認識玉米有一個過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糧食不夠喫的時候,十分重視發展產量高的玉米;當糧食剛夠喫飽,往往又忽視甚至揚棄玉米;只有當玉米發展成為糧食、經濟、飼料兼用作物的重要價值日益凸顯,對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無可替代時,才能真正把發展玉米生產擺上重要位置!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k0856)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雲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