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海銀隆多個工廠被爆齣現經營問題 董明珠新能源車計劃遇阻)

轉變好像僅僅在半年之間。曾經被董明珠極力推崇甚至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企業大佬參與投資而風頭乍起的珠海銀隆新能源,如今似乎開始遇到瞭麻煩。昨天有媒體爆齣,位於河北省武安新能源産業園的河北銀隆正在遭遇訂單下降、生産停工。而與這裏相似的是,銀隆在國內其他地區的多個工廠也齣現瞭經營問題。

河北銀隆被爆産能過剩

公開信息顯示,武安新能源産業園成立於六年前,幾乎就是為銀隆的到來量身打造。至今,銀隆仍是産業園裏的大戶,河北銀隆、北方奧鈦、廣通汽車包下瞭這一産業園的大部分地方,這些企業均隸屬於銀隆,互為上下遊業務。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武安新能源産業園涵蓋碳酸鋰材料、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裝備等多個闆塊,總投資300億元。按照當時的規劃,這裏年産值將達到1200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武安市”。

此次河北銀隆遭遇的問題據稱是廣通汽車銷路齣現問題,訂單突然減少,這直接導緻為其提供電池的河北銀隆也陷入産能過剩的狀態,積壓瞭大量庫存。但目前,銀隆究竟為什麼會齣現像媒體所描述的這種狀況尚不得而知。不過有行業人士指齣,近年來銀隆的擴張速度確實“過猛”。公開信息顯示,僅2017年以來,銀隆就先後在約8個城市擴建或新建新能源産業園。有數據顯示,其投資總額高達700億元。而董明珠與銀隆的關係真正為外人所知也正是在2016年下半年。

董明珠曾拉萬達、京東入股銀隆

事實上,屢屢被媒體提及的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發飆的那一幕,緣由正是涉及銀隆。當時,籌劃瞭半年之久的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方案在眾多中小股東的反對之下宣佈告吹。董明珠不僅當場發飆,而且拉來瞭中集集團、萬達集團、京東集團等重量型企業與自己共同投資銀隆,以實際行動嚮阻撓收購案的股東示威。董明珠錶示,當初計劃格力收購銀隆,不僅僅是為瞭做大營收和跨界進入汽車領域,更為看重的是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她預計將為格力帶來萬億元的收益。

此後董明珠與銀隆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甚至已經成為銀隆的代言人。就在2016年底,董明珠曾突然現身河北邯鄲,為銀隆在當地投産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納米材料和第四代高能量電池生産綫站颱。當時董明珠與珠海銀隆新能源董事長魏銀倉共同齣席儀式比肩站立。根據當時對外發布的新聞稿稱,在銀隆邯鄲工廠,年産3萬輛新能源物流車、專用車、輕型的客車廠已建成投産;銀隆三期年産6億安時方殼電池項目建成投産;年産7000噸納米球鈦酸鋰材料生産綫建成投産;總投資100億元産能的匹配工程全麵開工。“這意味著銀隆為當地帶來瞭一座世界最大的鈦酸鋰材料與電池生産基地。”

珠海銀隆兩高管半年間相繼離職

不過,變化從去年末悄然開始。珠海銀隆的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去年11月29日,銀隆法人代錶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緊接著在12月1日,銀隆董事長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這意味著魏銀倉已經從銀隆一把手卸任。如果說由於接任的孫國華一直是魏銀倉的搭檔,這次人事變故還不算風波的話,那麼僅僅數月後的一次董事會上,孫國華也被免去瞭珠海銀隆的董事長和總裁職務,就足以引發外界關注。當時有消息稱,大批格力背景的人進入到銀隆齣任高管。

據悉,董明珠曾在去年第一季度兩度增持銀隆股份,成為瞭第二大股東。昨天有媒體發布瞭一則消息,稱董明珠被問及入股新能源汽車領域時,她毫不猶豫地迴答,“我根本沒有想過勝算和輸贏的問題,我隻想到新能源是國傢的一個戰略,是未來發展新興産業。”董明珠的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時候說的外界不得而知,但銀隆真的遇到瞭睏難或許是事實。文/本報記者??張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