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研究現狀思考

作為一個地質學研究生,我一直在思考這問題,我們學這個幹嗎,在做的研究有什麼實際的意義,現在的研究思路是不是正確,也和很多的老師和博士同學討論過。

地質學是個大類學科,下面還有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構造地質學等。對於絕大部分地學分支學科來講,地質是其研究的基礎,是高樓的塔基。然而時下的研究論文和學術著作中,基礎地質方面的內容越來越少,甚者通篇缺失有效的基礎地質信息。很多論文中基礎地質和區域地質也就一兩句帶過,而且還是簡單拷貝和複製。最常見的是拿到區調報告就一把抄。試舉一例,還沒有確定研究對象是沉積巖還巖漿巖,是研究年齡還是主微量,REE等,就採了樣品去實驗室一測,就開始寫論文了,靠譜!?還有一比喻,就是「看病」,一個病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做X光,彩超,驗血,驗尿……拿到檢測報告,開始寫診斷結果了。根本沒有抬頭看過這個「人」。靠譜!?採到的樣品,巖性都看不懂,薄片鑒定,簡單的礦物都認不出。就去做電子探針測成分。這樣的研究人有多少,大家心裡有數的。靠譜!?

出現這種囧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的不足,不能勝任野外考察,無法完成合理準確的觀察、記錄、描述和解譯。多少學地質的研究生根本沒有野外觀察的能力。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急功近利驅動了「高屋建瓴」的盲動,就想著發文章。我覺得這個是病態的研究。

隨著項目越來越多,技術設備的改善、科研經費的充實;各種測試和分析,特別是地球化學的數據統治了很多論文的主體篇幅。有些論文充斥著數據羅列和繁雜地球化學判別圖,頗具勇氣的解譯、推斷出高度模型化的結論。有的論文中描述的地質事實和地球化學分析數據甚至出現相悖,但結論卻僅僅基於地球化學數據和模型,地質事實完全被無視。機械的臆造模型、生套模型也成了很多人樂此不疲的「學術愛好」,遍地都是俯衝帶、造山帶、地幔柱......蒼茫大地是千瘡百孔!

地球化學手段和方法本身是非常好的,但要慎用,不可濫用。測試對象的地質屬性、測試對象對於該方法的適用性等前提條件沒有明確,僅僅通過測試數據來演繹地質過程和地質模型,其結果很可能是謬以千里。問比如雙峯式火山岩到底是怎麼樣?說不清,ACF是什麼模式?說不清。都是作圖套別人的論文。

而且,近年基於準大數據-大數據的研究成果證明,很多教科書中羅列的地球化學判別圖根本不具有真正的大地構造判別意義。地質學家早期建立這些判別圖所基於的地質數據樣本極其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統計學的代表性。這些判別圖在國際地質界日趨蕭條,在中國仍然讓人感覺方興未艾。

我們說學科之專業,重點是專,意味著某一分類下固定範圍的知識領域。有些科研工作者,包括少數知名科學家,有知卻無畏。他們敢於大膽涉足與自己知識A領域相去甚遠的B領域,提出一些沒有基礎支撐的、空洞的、在B領域內行看來近乎荒謬的超級理論。更可悲的是,此等新理論的共同作者中不乏B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他們由於某些原因在自己的學術觀點和科研道德上做出了妥協。

敢於跨界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的評審,敢於跨界將特大傷亡事故定性為自然災害,敢於跨界生產第一線遑論礦業、指導生產的更是不甚枚舉。

這些做法無異於公然施毒,首先是年輕人效仿而喪失了對專業的敬畏,其次是擴散了一些極端錯誤的理論和模型給初學者,後患無窮。

一些導師,追名逐利,不潛心科研。各類抄襲事件、學術腐敗、派系之爭層出不窮。在現實面前,越來越多的人沉默了。還有一些地質項目,拿到過國家大量的經費,做出的報告,什麼東西,一些很優秀的地質學家,因為平臺不夠好,得不到項目,十幾萬的項目,作出的成果和一些知名高校老師作出的成果毫不遜色。不得不讓人心寒。

這一切需要改變,這一切必須改變。地質研究中也有很多理想主義者,我們深知這一切只能通過點滴的改良逐步實現。多希望國家政策能繼續完善,多點評判標準。讓學術不要這麼急功近利,我渴望你我地質研究人匯成一陣新風,一股洪流。希望水滴石穿,風蝕戈壁,點點滴滴的不屑堅持,至柔亦能抗擊至堅。

借用一位大牛的話:論文大國,看上去很美,殃乎,殤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