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黃鶴樓》很熟悉了,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非常高,有“千秋絕唱”等等評論,對詩人也是毫不吝嗇的讚賞,就是因爲這首詩,讓李白甘拜下風,不敢再提黃鶴樓的詩。而這首詩的詩人崔顥也因這首詩名垂千古。

  不過大家並不太瞭解崔顥個人物,在歷史上,崔顥非常好色,可以說是全唐最好色的一個詩人。在他年輕的時候,以好酒、好色、好賭著稱。但是他的好色又不一樣,別人不過是去青樓玩,或者多納幾個小妾。但是崔顥卻不一樣,他喜歡娶妻,接着把妻子給休了,然後再娶妻,而娶妻的標準就是漂亮。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對娶妻是十分看重的,就算是有好多個小妾,但正妻只有一個。所以崔顥這種行爲非常不好,娶了休,休了娶,這種好色的行爲讓很多人甘拜下風。

  崔顥不僅好色,而且好酒,他還會寫詩,寫了很多的風流情詩。在早些年,崔顥經常寫一些情詩,大多都很輕浮,主要講述一些風流故事。

  因爲這些風流詩,崔顥也自毀前程,比如說他早年的得意之作《王家少婦》:

  王家少婦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

  自矜年最少,復倚婿爲郎。

  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

  閒來鬥百草,度日不成妝。

  這講述的是一首閨情詩,用少婦的口吻來描述結婚之後的生活,大概的意思就是在15歲的時候嫁到了王家,在結婚之後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因爲自己長的很漂亮,而且還會唱歌跳舞,平常就喜歡做一些鬥草的遊戲,甚至都忘了化妝。雖然這首詩看似很平淡,但卻把結婚小女人的心態給描述出來了,也體現了崔顥的文字表達能力,這篇作品非常不錯。

  雖然格調不高,卻被崔顥當成早些年的得意作品。崔顥在年輕的時候很有才名,曾經被大官邀請到家裏做客,意思也是想把崔顥提拔一下。在上門拜訪的時候,要把自己的詩作獻上,崔顥很有才華,他就把自己的詩集獻上去了,不過他卻把《王家少婦》放在第一篇。

  這是去拜訪官員,不應該把自己志向遠大的詩放在第一篇,還把這種風流小詩放在首篇,是很失禮的一種行爲。所以這個大官看到這首詩之後,就把崔顥趕出去了,而崔顥也喪失了大好前程。後來雖然他也考中了進士,但是他的詩非常輕薄,再加上他好色的行爲,他的名聲並不是很好。後來無奈離開了京城,在江湖流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