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故宮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宣佈退休。

在很多人心中,故宮是莊嚴而疏離的,故宮的院長也一定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然而,老單退休的消息一出,立刻引來無數關注。

這其實並不突兀,上任七年,單霽翔和他苦心經營的故宮,早已在煙火與人氣中實現蝶變,多次喜提微博熱搜,成爲新一代實力網紅。

2012年,剛履新的單霽翔花了5個月時間走遍故宮所有房間,並指出故宮開放度太低的問題:作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羣,長期以來開放區域只佔30%;186萬餘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來故宮的觀衆雖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軸線目不轉睛地往前走,文化收穫甚微,根本感受不到故宮最“硬核”的魅力。

單霽翔立刻着手改變。如今,過往“遊客止步”的區域正變成展區、展館。故宮開放面積已經由2014年的52%躍升至80%以上。

對內提升服務能力,擴大展覽;對外,單霽翔積極擁抱互聯網,用文創領銜了一條逆生長之路。一部紀錄電影捧紅了文物修復師王津,故宮火鍋、口紅備受青睞,再到文化活動“上元之夜”,故宮屢屢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僅2017年一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上,文創產品銷售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

一個博物館的意義,不在於面積有多大、藏品有多少,而是在於與公衆建立連結,不斷拓展人們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讓更多羣衆親近歷史,感受文化的魅力。海昏侯墓考古引發的觀展熱潮,衝刺看名畫的“故宮跑”,都在向我們表達着公衆對傳統的興趣、對文化的渴望。博物館熱的背後,更是傳統文化從社會到個體層面的迴歸,反映人們返本開新的文化心理。

如今,從高高在上到俯下身子,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單霽翔不斷拉近着故宮與人們的距離。無疑爲蓬勃的文化熱情提供了安放的空間,也對接了文化消費的社會新風尚。

時間本身並無意義,真正的歷史也不該是一堆冰冷的文物,而是一個個涌動着鮮活生命力的文化存在。讓文物發聲,讓歷史說話,其最終的落腳點,是千千萬萬的今人與後人。

回顧故宮大IP的成長,其實都是順勢而爲。其中所借最大之勢,便是圍繞網絡購物、社交媒體爲中心衍生的網絡文化。服務年輕人,也絕不只是“老爺爺賣萌”,而是針對他們的特點和需求,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社交互動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參與到內容產業的生產中來,在互聯網時代爲文博、文創事業提供新的源頭活水。這種“故宮模式”近年來已經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國內文博機構,甚至在年輕一代中引發了報考故宮博物院以及大專院校文博專業的熱潮。

可以說,開放是故宮發展的必然趨勢,單霽翔退休了,但是他開啓了故宮的新紀元,故宮開放的大門只會開得越來越大。讓更多人走進來,讓更多文化走出去,以底蘊爲薪柴,以新意爲星火,文化蓬勃發展,傳統生生不息,故宮永遠不會變成“冷宮”。(呂京笏)

作者:呂京笏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