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中東勢,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高接梨』、『甜柿』,

在早期一點,東勢的葡萄、柑橘,也曾經盛極一時,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全台第一座『巧聖仙師廟』,

就坐落在這個水果之鄉。

_DSC3157.jpg

 

就讓我們來聊聊水果之鄉的前身,『台灣匠人的故鄉』吧!

話說台灣有這麼多的巧聖仙師廟,為什麼一定要提東勢的這間巧聖仙師廟呢?

因為這是台灣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魯班為主要供奉的廟宇(建於1833年),

據說初代是木造小廟。

 

仙師廟故事必須要從不知道什麼是環境污染的時代,開始說起,

正好就是清朝戰船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早在乾隆年間,清朝就已經派人在此開採戰船使用的木頭。

當時東勢聚集許多工匠,為了確保生產順利,因此從大陸分靈巧聖仙師到東勢,守護這片工寮。

 

廟裡除了巧聖仙師外,還供奉了泥水匠的祖師爺荷葉仙師(或稱芋葉仙師),以及掌管爐灶燒窯的鐵匠始祖爐公仙師,進而形成東勢特有的「匠寮文化」。

廟 內「巧奪天工」的匾額,為清咸豐年間工匠的作品。

最特別的 是廟內牆壁全用壁堵石雕,用精細的石刻呈現東勢客庄的開發史,以及伐木、集材、製材、焗樟腦油等景況;

每一堵壁雕都 栩栩如生,真實刻畫出早期山城客家先民的生活,除了是珍貴 的藝術品,

是探討客家先民生活的最佳教材。

 

_DSC3160.jpg

 

換句話說,學習技藝的朋友,一定要來這裡走走,

參拜的方式,首先必須要穿過一個方圓規矩的木雕,然後 2 轉動墨斗(這次拍攝把墨斗漏掉了),

最後再把仙師的護身符在香爐前繞一下,如此才算 完成了拜師學藝的動作。

_DSC3164.jpg

嚴格說來,現在的仙師廟已經不是200年前的仙師廟,

而是921地震後四年,信徒募款重建的仙師廟,

廟內仍然保留許多先民留傳下來記憶,魯班鎖、墨斗、巧奪天工匾額,複刻壁畫......等等。

當然現在的舊街,也沒有當時工匠滿街的風采。

隨著時代變遷,伐木已經不是東勢的主要產業,

就像浴火重生的鳳凰,東勢客家人強烈的歸屬感與不服輸民族性,

歷經產業轉型、外移,用水果,再次聞名。

 

_DSC3172黑.jpg

 

這一次的輕旅行,我一直受到小朋友的挑戰,

他們一直問我為什麼要來參觀這些廟宇?

我告訴他們,因為這裡記憶著過去2000年華人文化的精粹,

魯班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一位先民,因為他把漢民族的工藝技術推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對於東勢人(筆者),巧聖仙師廟紀錄了過去祖先開拓東勢的記憶,

見證東勢繁榮與凋零,

盛極一時的匠人故鄉,到現在凋零的農業鄉鎮,

仙師廟見證了民族衝突、民族融合、匠寮興盛、產業轉型一直到農業興起......。

 

所以你說想出去玩,我第一個就想帶你認識爸爸長大的地方,

因為這裡撰寫的歷史,遠比課本裡的還要有趣、真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