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建築技術雜誌社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015年全球共有106座高度超過200米的摩天大樓建成,其中中國建成62座,連續八年蟬聯冠軍。

克萊斯勒大廈世界上第一座超高層建築  1930年5月27日,位於紐約曼哈頓42街與萊剋星頓大道路口,一座高達318.9米的大廈正式開放。這座樓叫做克萊斯勒大廈,它在建築史上不斷被提起,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座超高層建築。它的細針狀尖塔和曲折線條,堪稱裝飾藝術派建築的代表作,也可謂20世紀摩天大樓設計典範。這座樓還是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直到11個月後,被帝國大廈(381米)打破紀錄。  80年來,世界第一高樓長高了510米。2010年1月4日,迪拜哈利法塔正式投入使用,以828米創造了人類建築新高度,成為最新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比它的 「前任」第一高樓臺北101高320米,相當於高出了整整一個克萊斯勒大廈。

刷新●天際線天際線不斷被刷新  根據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的年度報告,2015年全球共有106座高度超過200米的摩天大樓建成,其中亞洲建成81座,中國以建成62座的驚人紀錄,連續第八年蟬聯冠軍。美國僅建成2座。  該報告指出106座打破了2014年創造的99座的歷史記錄,全球高樓總數也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1000座。比起15年前的統計數字,增長了392%。但這只是個開始,CTBUH預測這個數字在今年還會繼續增加,預計會達到110~135座。

做超高層建築,有錢也不能太任性

高層建築不是簡單地比物理高度而是要有綜合的考量,並注重功能的更新  然而,多位業內人士對此則表示出擔憂,認為「高層建築不是簡單地比物理高度,而是要對投資、技術、管理、市場、環境等方面有綜合的考量,並注重功能的更新」。  超高層建築往往被當作一個地區的地標,但其建設並非易事,需要在投資、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並有足夠支撐。  第一是投資量巨大,投資回報的週期比較長;  第二在工程、技術、設備、材料等方面,能不能滿足建造需求;  第三需要良好的管理團隊,超高層建築的建設涉及面廣,需要眾多的參與建設方;  第四需要有市場,建設成本高,建成後的租金一定也不會便宜,這需要與市場相匹配。高樓不僅比高度更要注重功能更新

如何解決

注重功能更新  在國內高層建築蓬勃興起的同時,更需要關注高層建築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注重高層建築的功能優化和市場定位,而不是僅僅比較物理上的高度。  對於已經建造的大量高層建築。伴隨著城市更新,也都面臨著建築功能的更新和調整,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高層建築進行功能改造。如外牆保溫、防水、甚至是提高防震等級,在功能上通過改造使其更節能環保,達到綠色建築的要求,也可以對停車設施、進出交通等做一些改進,仍在其生命週期之內,沒必要推倒重來,而是通過適當的改造,使其價值增值,更節能環保,更舒適,滿足使用需求。

·END·

【投稿及合作諮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