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王十二, 努爾哈赤 皇太極 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 道光 咸豐 同治 光緒 宣統.書法推康.雍.乾!

康熙(1654-1722)皇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世祖三子。1661一1722年在位,是歷史山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八歲即位,年號康熙。親政後,智捕鰲拜,永停圈地,出旗為民,發展生產,加強皇權,平定三藩,平噶爾丹,驅逐沙俄,鞏固一統。精於儒學,對算學、水利、測量亦多造詣。設館纂修《明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等。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聖祖四子,清代皇帝,1722一1735年在位。康熙未,得隆科多、年羹堯之助奪得帝位,即處死、監禁參與爭位的諸兄弟,借故殺隆科多、年羹堯。削弱下五旗,嚴禁僚屬朋黨,大興文字獄,設軍機處,奪內閣與五大臣重權,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雍正皇帝施政時間只有短暫的13年,因此即位前的書法作品以及書法評論流傳下來很少。雍正是一個善於思辨、善於改革的皇帝,曾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進行過重大變革。他種種變革思想和改革措施,表現為「不如資若求功名」,善於培養人才;繼續發揚「條舉名帖為辨」的治學態度。

《書林紀事》有一段記載雖然未提到雍正書法如何,也未提到對書生書法評價,但間接表示了「見一書生頗精八法」的同時,他已然具備「八法」的素質和對書法品評的能力。他的書法在經歷了漫長的臨寫摹仿的初學階段,即位時已進入成熟階段,書法總體表現暢朗嫻熟、寬輟自然、文雅遒勁、謀略深邃、格調非凡、氣勢宏偉,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派。從流傳下來的墨跡看仍然受董香光影響頗深。

清高宗弘曆,在位60年,年號乾隆。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文化修養很高,執政後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稽古右文,崇儒興學」。他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倡導,比之祖父康熙更勝一籌,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一時帖學之風大熾。其時承平的社會,昌盛的文化,董書的纖瘦不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好尚,而趙孟端麗圓潤的書法意韻,順應了乾隆皇帝「長夏清且閑,朝回甜池館」的生活意境。乾隆本人雅賞趙孟的書法,心慕手追,身體力行。遊覽名勝每到一處,作詩紀勝,御書刻石,其書圓潤秀髮,在宮中、御園、名勝古迹、寺廟等幾乎到處可見其墨跡,至今海內乾隆御碑甚多,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發現,書學起步仍是康熙時流行的宮廷書法,後在承學各家中選定趙孟豐圓肥潤的書法。從存世的乾隆書跡看,他本人的字點畫圓潤均勻,結體婉轉流暢,缺少變化和韻味,並無明顯的成就,「雖有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爺」,死後清朝上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總共25字,為有史以來皇后身後哀榮之最。是清朝政府腐敗、軟弱、無能、殘暴的代表。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太后是滿洲鑲藍旗人,其家庭屬葉赫部(今四平附近)。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玉牒(皇族家譜)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無名(傳說為杏貞)。 乳名蘭兒,故稱葉赫那拉,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同治帝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因與慈安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東西暖閣,故也被稱為西太后。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琴棋書畫APP,如有爭議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