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聚光燈下,鋼琴大師郎朗從瀋陽,到北京,到美國,最後走向整個世界,用指尖的琴聲征服了格萊美、歐洲盃、世界盃等。他在世界舞臺創造的榮光,成爲他爲祖國獻禮的徽章。

回溯到2011年,白宮晚宴,中國鋼琴家郎朗受邀演出,獻上了一曲美麗的中國樂曲獨奏。晚宴過後,郎朗接受採訪時說道:“能夠在衆多外賓,尤其是在國家元首們面前演奏讚美中國的樂曲,彷彿是在向他們訴說我們中國的強大,中國人的團結,我感到深深的榮幸和自豪。”2019年,36歲的郎朗準備開啓人生的第二篇章,驀然回首,他見到了最初的自己,用迴歸之心譜下了一曲“鋼琴書”。

作爲“我和我的祖國·國慶70週年”系列報道,本文將刊於4月4日的《北京青年》週刊,現首度公開分享。

攝影丨解飛

凡有井水處 皆聽大師曲

波光粼動的水面,發光的橋和船隻,情人節的巴黎到處是甜蜜的氣息。不過今天有些特別,“月光”不僅瀰漫在塞納河的空氣中,又從琴鍵裏流淌出來。在緩緩駛過的一艘遊船上,郎朗正彈奏着德彪西的《月光》,給這座浪漫之都添上了夢幻的一筆。

日月交替的黃昏,月亮一點點往南升起,郎朗在這裏舉行新專輯《鋼琴書》的首發式,《月光》是其中一曲,法國印象派大師德彪西創造的朦朧之美在他的指尖流動自如。“對着月光,彈奏《月光》,沒有一個地方比在塞納河更適合了——河水、光和倒影,我正在觸碰原作。”

而就在幾個小時前,同一城市,郎朗剛剛接過了“法國勝利音樂大獎”的獎盃,他亦是首位獲得此獎的中國人。

法國勝利音樂大獎起源於1985年的法國年度音樂大獎,由法國國家電視網頒發,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音樂大獎之一。

回顧郎朗迄今爲止的音樂生涯,他曾10次獲得德國古典回聲大獎、數次全英音樂大獎、荷蘭愛迪生大獎、奧地利莫扎特大獎等,而拿下法國勝利音樂大獎則意味着郎朗獲得了歐洲音樂獎項的全滿貫。“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在微博上感慨地致謝。

攝影丨解飛

“凡是有井水處,都聽得到郎朗的鋼琴聲。”高曉鬆曾經如此形容過郎朗的知名度。

儘管我們並沒有刻意將古典音樂束之高閣,但它無疑是有自己的圈子和門檻的,不得不說,在當下,古典音樂家很難擁有像流行音樂人那麼廣的認知度。郎朗卻是個例外。他無疑是“鋼琴大師”,但同時他非常“popular”,用現在的話說是“出圈”,不論是變身“知乎大神”、參加綜藝節目,還是與流行音樂的跨界合作等等,他在中國很有知名度,在國際上也如此。

很多人將郎朗的成功歸因於郎朗爸爸的教育方式:離開母親,來到北京,陪伴他的只有鋼琴,還有日復一日苦練的生活。但也許大多數人並不瞭解,郎朗在考取柯蒂斯音樂學院,漂洋過海遠赴美國後,開始逐漸脫離父親這把保護傘,獨自面對問題,那時候他發現,所謂的“彈得好”已經不再是從前他在國內認爲的那個樣子了。“因爲文化上的差異,他們不相信一個15歲中國男孩能彈貝多芬的經典作品,總覺得亞洲人彈離原作有點遠。”郎朗曾在節目中吐露心聲,當時他在學校裏確實感覺到有些同學戴有色眼鏡看他。但是他能怎麼辦呢?“每個禮拜一首協奏曲,狂學。”

那時候他彈的都是大三角鋼琴,“重機槍”似的存在,與之前在國內彈的輕巧的立式鋼琴完全不是一種量級,一天練下來就累得不行。好在郎朗本就頗有天賦,加上勤學苦練,也就進步飛快。那個階段,從柴可夫斯基到巴托克,他總共學了32首協奏曲。儘管有恩師加里·格拉夫曼加持,但郎朗走向職業演奏者的道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轉折發生在1999年,在指揮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的推薦下,郎朗頂替因故未能出席的鋼琴家安德烈·瓦茨,在美國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世紀慶典明星音樂會演奏,一戰成名。從此,他的演出場地就變成了芝加哥、費城……但同時,郎朗也意識到,在異國他鄉,作爲華人,必須有專業上的優勢,機遇纔會隨之而來。“貴人相助很重要,但你肯定得付諸更多倍的努力,沒有磨出來的繭子和極其專業的技術,是不可能彈好鋼琴的。我一直都十分堅信:幸運不會從天而降。”

人生新樂章 迴歸見初心

總覺得郎朗還是那個故事傳奇的樂天派少年,誰想轉眼也三十六歲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人生第二部分的開始。

在郎朗所定義的這一人生新樂章的開端,他選擇了“迴歸”,回到他對音樂最初的熱愛,重拾那些讓他初次有了鋼琴家夢想的曲子。

每當彈奏莫扎特的時候,郎朗就會回憶起五歲時登臺的感覺,那時候他剛剛學會用踏板,還不太知道怎麼踩,稀裏糊塗的。“我小時候對音樂最早、最深的印象就是霍洛維茨演奏的舒曼的《夢幻曲》,他把這首簡單的曲子彈出比他之前演奏的大作品有更多的魔力,這深深地啓發了我的靈感,也許因此讓我開始形成了對音樂的使命感。”

他還自行發明了“卡通式練習法”,給教材上的貝多芬貼上變形金剛貼紙,莫扎特貼上米老鼠……每本書都貼上卡通畫。“小時候總覺得西方音樂家離我太遠,爲了拉近與我的距離,我就會自己幻想:米老鼠來了,唐老鴨來了,大黃蜂來了。”有一段時間他把巴赫當作“威震天”,郎朗笑說:“因爲長期練他的曲子,有點反感。”

“有了這些當初的幻想,通過這麼多年的練習以後,我還是每天在學習,學習經歷有好的、也有艱難的時刻,當我問自己:什麼是你生命中最初的幻想? 答案就把我帶回到了這些曲子 ——這次錄製專輯《鋼琴書》中的曲目。”

貝多芬《致愛麗絲》、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車爾尼《速度流派》、德彪西《月光》、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愛美麗圓舞曲》以及阪本龍一的鋼琴版《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在新專輯《鋼琴書》中,郎朗做了最質樸的展現,而不只是追求炫技。

攝影丨解飛

2018年7月在國家大劇院的第一輪錄製過後,仍然沒有達到郎朗的預期,他總覺得有哪裏“不對”,“月份的時候就一直在聽,有一些東西還是不太滿意。”他說道。於是他來到倫敦,在艾比路錄音室泡了四天時間。“怎麼彈奏,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去艾比路之前我已經有一定的想法了,我的目標很明確,所以到那兒已經非常冷靜了。”

艾比路錄音室承載着披頭士的記憶,許多好萊塢電影的配樂也在此錄音,如今又輸入了郎朗的古典元素。錄製過程中,郎朗常常走到室外的小庭院去休息,喝一杯咖啡,“挺放鬆的,感覺像是在家裏錄音一樣。”

《鋼琴書》北京發佈會這天,郎朗一口氣彈了好幾首專輯中的曲子,他已經兩年沒有錄製專輯了。這一次,他全神貫注、蓄勢待發。

輪番的採訪讓郎朗有些疲憊,但回答問題時他並沒有讓現場氣氛變得低氣壓,而是隨意地坐在茶几上,仍舊那麼健談。說到興起,他還讓工作人員遞過手機給記者看他與虛擬偶像洛天依合作全息演唱會的視頻。“我是漫畫迷,一直都對二次元很感興趣,這次跟洛天依團隊接觸以後,他們特別想做古典音樂,這個出發點特別好,讓我的曲目裏多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形象。”

好玩兒、有意思、新鮮……這些都是郎朗語彙中的高頻詞,儘管諸如父親、鋼琴教育、古典音樂的壁壘此類的問題他或許已經回答了成百上千遍。起身道別時,郎朗突然被其中一位媒體的眼鏡吸引住了,“你這眼鏡挺不錯,很有感覺……其實我有時候上課也喜歡戴眼鏡……”

Q -《 北京青年》週刊

A - 郎朗

“把中國音樂帶到世界”

Q:祖國70 年華誕之際,我們的國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是怎樣感同身受的?

A:我非常有幸作爲一個參與者見證了祖國快速的發展,譬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等。對於祖國的快速發展,作爲一箇中國人我真的非常驕傲和自豪。我希望可以讓世界上更多的國家,更多的人們認識中國瞭解中國文化,把中國音樂帶到世界。

Q:在今年,你會參加一些與國慶70週年主題相關的活動嗎?

A:肯定會有,其中,四五月份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國家的活動。而且我今年會有兩個全免費的純公益藝術節,一個在深圳,一個在杭州。這個音樂節裏會有很多場音樂會,除了我還有很多國際大師的大師課全都免費,只要報名就能參加。這是一種完全普及性的自由學習模式,我覺得這樣非常好。

Q:能否說說在你記憶中,與祖國息息相關並且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在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彈奏《黃河協奏曲》,這個令我印象非常的深刻。雖然演奏中國音樂在國內的時候也非常激動,但是在這個西方最高音樂殿堂裏彈奏,真的能深刻感受到音樂能改變一些大家對於音樂的看法。

Q:祖國70歲生日,你要送給祖國什麼祝福?

A:今年是祖國70歲生日,在這70年的時間裏,祖國的快速發展讓每一箇中國人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生活越來越好,而綜合國力的增強也讓祖國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地擴大。我希望我們的祖國在未來更加繁榮昌盛,現在我們國家是走在前列的世界強國,而之後我希望我們的祖國可以在各個方面引領着世界。

攝影丨解飛

Q:“祖國”這兩個字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A:祖國對我來說是驕傲和溫暖的家。還記得十幾歲剛剛出國留學,每一天都會想念祖國,因爲那裏有我最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有吃不完的美食,每次在路上或者哪裏看到中國人都會覺得很興奮,就會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再後來,當我開始在國外演出的時候,每一次的演出我都以我是一箇中國的鋼琴演奏家而驕傲。

Q:習近平主席說,我們都是追夢人,那你的中國夢是什麼?

A: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讓這個世界聽到我們中國的音樂,看到我們中國在藝術方面的快速發展。

Q:作爲新時代的“追夢人”,你是怎樣理解“追夢”的?

A:追夢就是追逐自己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可以是當一個科學家,當一個醫生,當一個老師,也可以是非常細微的事情,譬如孩子們每一天學習都有所進步,工作中的人可以充實地過着每一天。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前行的動力,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偉大的“追夢人”。

Q:在“追夢”的道路上,你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A:最難忘的就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作爲一箇中國人在上面彈奏音樂,我非常地驕傲,感覺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Q:在你追夢的過程中,你認爲激勵你的是什麼?是什麼讓你走向成功的?

A:激勵我的就是音樂給我帶來的感情,這種情感不斷地來激勵我們把音樂做得更好。所以,不管多累,只要是彈上琴,我就被激勵着不斷向前。

Q:面對追夢道路上的困難,你是怎樣應對挑戰的?

A:因爲世界變化得很快,我們也要跟上時代,面對不同性質的挑戰,並且要用平常心和耐心去面對它,因爲這是很正常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困難面前抓住機會挑戰過去。

Q:當你認爲自己取得成功時,你對榮譽感和自豪感如何體會?

A:首先,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並且要不斷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其實,我們不應該過多去考慮自己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我們要思考如何讓大家去理解藝術,作爲一個文化使者要不斷地傳播文化、文化的理念及靈感來源,因此我們不要過多地考慮自己的榮譽感。當然作爲一個音樂家,我們要引以爲傲,但更要把自己的事情紮紮實實地做好。

藝術要自省 生活要平衡

Q:近期,有一架以你的名字命名的施坦威郎朗黑鑽系列鋼琴面向全球發佈,你覺得這架鋼琴與之前的有什麼區別?

A:這架鋼琴十分驚豔,我感覺有很多藝術家產生出的靈感都是來自於天空。這款鋼琴的設計與之前的鋼琴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正如達科塔說他的靈感來自於我的演奏,那種感受就像來自外星一樣令人驚豔。所以,他就用來自外太空的神祕黑鑽爲這架鋼琴命名——施坦威郎朗黑鑽鋼琴。我相信,每位鋼琴家都有自己的夢想之琴,用它將夢想付諸實現,奏出傳世名曲。

Q:的確,很多藝術家也喜歡研究天文,你也是如此嗎?

A:我很喜歡研究天文。我一直都記得,小時候在荒郊野嶺,用望遠鏡瞭望天空的情景。星座也算是我的一個小愛好。我是一個雙子座,但雙子座它有很多種不同的性格展現,全世界很多國家對於“雙子座”的定義也不太一樣,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例如,不同的時間出生的雙子座是不一樣的,然後男女性別差異、未婚和已婚的區別等等。好像從事藝術的人很多都是(雙子座),這個星座的藝術家確實比較多。大多數時候,我去研究星座都是覺得挺好玩的,這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吧。

Q:發佈會上有你今年整個行程的VCR,記得你之前說過受傷之後要相對減少一些工作,但是現在好像依然沒有停下來?

A:工作的確有減少一半,音樂會從150場減到75場。我覺得,這個節奏挺好,還能出去放鬆一下心情,每次去一個城市可以多待一天。彈獨奏會真的是很累,所以等到明年,我會稍微再給自己放放假,空下來的時間多做點教育,跟當地學生多聊聊天,對教育的理念會有更多的一些想法,要不然我自己一直在彈的話,可能知道我需要什麼,但我不知道學生需要什麼。

Q:很多人想跟你學習,你覺得你的成功經歷能複製嗎?

A:實際上,不是什麼東西都有公式,人生也是如此。比如,我的手突然受傷了,這就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所以,我在康復之後非常珍惜(很多東西)。但是人生就這樣,從那次之後我看淡了一些事,比如名利消失就幾秒鐘的事兒,可能你花很多年建立的東西,假如不去保護好的話也可能坍塌。所以,我現在會更加小心地去做事情,我覺得對我來講是好事。當然前提是你得努力,這是絕對的,再有才能不努力也沒用。天分可能不需要100%,也許要30%,它可以一點點膨脹,還有潛力可以爆發。

還有一點是有貴人相助,身邊的人非常重要。另外頭腦要保持非常強、非常清醒的自主性,不斷地去跟音樂大師學習。之前好多人說出名要趁早,但是,很多出名早的人,藝術生命卻不是很長。所以,要經常“收拾收拾”,我說的是藝術方面,避免自己走歪了;要平衡,缺營養了就趕緊補,不要透支。

攝影丨解飛

Q:如果沒有父親嚴厲的管理,能有今天的郎朗嗎?

A:什麼東西都不是絕對的。我爸是比較緊逼式的教育,但是他也不是所有時間都這樣,也會講究一些戰略。我也有自由的時候。學鋼琴必須要有非常刻苦的時候,我是天才我不用練,自然是沒有這種可能。練琴一定要有目標性,每天都練習,不停歇,有可能你從琴房裏出來就成了一個木乃伊了。所以,要活練,哪怕緊逼也是“靈活的逼迫式”,就像踢足球一樣,連球都踢不着,一直都在人家腳下,怎麼緊逼都不可能,對吧?先把技術練上來,把音樂感練上來,不然就是瞎練兵。

Q:中國學鋼琴的小孩成績普遍比外國強嗎?

A:大部分來說,16歲之前是這樣的,但之後就不一定了。因爲之前國外的鋼琴傳統比我們厚重一些,現在咱們起步很高。另外有猶太血統的小孩一般彈得非常好,俄羅斯一直都很強,這個國家是鋼琴強國,而且很讓我驚奇的是韓國也挺厲害,這幾年提升速度很快。當然中國孩子對音樂的理解越來越好,但畢竟還是有些文化上的差異。

Q:現在跟十年前比,在心境上面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A:這跟我現在彈的曲子也有關係,當然從理解音樂上是有些變化,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好像稍微成熟點了。隨着年齡的增長,現在更自如一些,但是每張專輯依然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絕對不會彈一半省一半勁兒,我的態度永遠都是我今天要彈到最好。對任何一個時期的演奏,雖然不能說完全滿意,但是絕對不會後悔,因爲我肯定是盡了當時我所有的藝術想法。

攝影丨解飛

莫蘭 王雅靜

編輯 韓哈哈

攝影 解飛

統籌 張娜

化妝師 kk(嘉studio)

美編 劉鵬

圖片編輯 劉藝琳

資料支持 環球音樂

場地提供 北京瑰麗酒店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