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個實話,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如果你不滿意,可以發表你的看法。

京劇是國粹,只是那幫子久居北京的文人定的,並不是全國人民都認可的,至少我從不認為京劇好聽。它被定為國粹,純粹佔了地利之便。再說了,八個樣板戲之前,有幾個北京之外的人了解京劇?有幾個北京之外的人聽過京劇?只是八個樣板戲在政治的需要下,全國人民才不得不聽的,才得以了解京劇。在此之前,京劇只是局限於北京城,影響範圍遠遠小於三個梆子戲(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東梆子)。這三個省的梆子戲屬於同一劇種,唱腔大同小異。河南梆子後來改名為豫劇。喜歡聽梆子戲的省份人民,基本上都喜歡豫劇,這是自然形成的,沒有任何政治因素。當然,河南電視台搞的那個梨園春,全國有名劇種都曾上台表演過,比如黃梅戲,越劇,秦腔,崑曲,評劇,四平調,道情,越調,曲劇,聽起來都非常悅耳動聽。相比之下,京劇的受歡迎度確實比不了地方劇種。


這麼說吧,如今中國戲曲處於低谷。看戲的人少,而且年齡趨於老年化。前段時間看相聲有新人,裡面郭德綱說過一件事。他說現在戲曲處於低谷,學戲基本上相當於吃不飽飯。但唯獨豫劇是個例外。學習豫劇,不但可以輕鬆養活全家,而且生活的還不錯。這就是京劇和豫劇的區別。豫劇的群眾基礎大。河南民間還是經常會請民間小的豫劇團去演堂會。所以他們有市場。京劇則不同。除了體制內的京劇院團,國家開工資。民間的京劇團都快餓死了。當然也可能說明北京更時尚,河南更落後,更傳統一些。我是一個河南人,我是不怎麼看戲。京劇豫劇都不怎麼看。因為不太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節奏太慢,進展太緩。但我作為一個河南人,你要讓我唱幾段豫劇是絕對沒問題的。雖然不喜歡,但在哪兒都能聽見,從小耳濡目染,想不會都難。群眾基數確實很廣。


京劇成為國粹,明眼人都知道是照顧性的,如果北京不是首都,京劇還能是國粹。

不過以前還是現代,豫劇遠比京劇受歡迎的多,豫劇的聽眾比京劇聽眾多百分之30,這是有根據的,有人專門調查,不僅在中國大陸,在台灣,豫劇也是第一劇種,還有豫劇登上過世界藝術的最高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還每年在全世界巡演,西方人稱豫劇為「東方詠嘆調」。

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的時候,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全國巡演,所到之處,無處萬人空巷,所以說豫劇不只局限於河南及周邊地區,最後常香玉大師為新中國捐獻了一架米格戰機,這些成就,只有豫劇做到過,解放前或更久的那個時候,請問京劇在哪,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地區劇種,而但當時豫劇的地位也遠比現在的京劇高的多,只不過建國後京劇依託首都的優勢,得以快速發展起來,因為國家發展戲劇的大局上,最後把位在首都的京劇定義為國粹,申請京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京劇開始名聲大噪,但這也是僅僅名聲對豫劇上的優勢,其他方面比如規模,聽眾,豫劇都是無可撼動的存在,尤其是收入方面,幾乎每個京劇社團,都是處於虧損狀態,只能靠國家補助才能繼續表演下去,而反觀豫劇呢,光從業人員就十來萬人,卻很少出現像京劇這種情況,所以說全國範圍來說人們對其他劇包括京劇根本沒有如此大的熱情。

言歸正傳,京劇就像是富人所認為的藝術,真正大規模深入群眾,紮根基層的只有豫劇,沒有多少普通老百姓願意花錢去戲院里看京劇。試問有多少京劇社團願意在農村露天搭台表演,沒有多少,而豫劇呢,幾乎所有民間豫劇團都經歷過下鄉露天演出,這就是兩個劇種的不同之處。

總之,在名氣上,京劇當之無愧第一,而在群眾基礎程度,豫劇遠高大於京劇,這是事實,而持:「京劇因為是國粹,所以當然比一個地方劇種厲害」這種說法的人,肯定兩個劇種都不了解,也從來沒有研究過兩個劇種。


豫劇就像河南話一樣,能聽懂的人遍及全國各地,歷史上的幾次遷徙移民讓河南人離開家園走向新疆,福建,黑龍江這些遠離故土的地方。使河南方言在河南之外得以發揚光大。同時也使豫劇在河南之外得以流傳。河南電視台梨園春欄目更是吸引來了全國各地的豫劇愛護者前來一決高下。上到八十老者,下到三歲頑童。可見豫劇愛好者之廣大。影響之深遠。再來說京劇,念唱作打一絲不苟,不失大家風範,抬手頓足都顯藝術之完美。革命樣板戲更使它在全國各地影響深遠。個人覺得兩個劇種不是仇敵,而是好兄弟,非要說個優劣的話,在滲透力方面,豫劇在深入年輕人方面比京劇好。


這是一個容易招是非的話題,試答一下。

京劇是國粹,豫劇是地方戲,二者形成的土壤也不一樣。京劇雖然姓京,但是可不是北京的地方戲,京劇的母體是徽劇和漢調,在京劇形成之前,北京的戲曲舞台上是秦腔、崑曲、亂彈等戲種,劇目以旦角戲居多,這類劇目雖具有生活氣息,清新活潑,但內容常有庸俗、輕佻之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曾多次三令五申禁演梆子、「亂彈」。當時宮內又常以祝壽、慶賀為名召演員入宮演戲,應召的戲班不得不注意無傷大雅,故多以老生戲來承應,所以徽劇和漢調的老生戲藉此機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老生戲多表現重大主題,較少表現兒女情腸,更宜於表現歷史題材。豫劇的母體是當地的民歌小調,加上北曲弦索、秦腔梆子等逐漸融合為河南梆子,它紮根本土,最適合表現的就是勞動人民生活題材,所以在本地及周邊區域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觀眾群。

京劇在形成和發展中,舞台藝術逐漸成熟完善,從表演的手眼身法步、唱念的湖廣音中州韻十三轍尖團字、文場吹拉彈、武場鑼鼓經、舞台服飾、臉譜、把子功……可謂面面俱到、處處講究。這一點是地方戲和京劇的最大差距所在。京劇的武打戲、歷史戲是地方戲所不能企及的,即便有個別劇目,所表現的人物氣質也是和京劇不能比的。

京劇院團好像除了西藏、海南、廣東沒有,其他省都有京劇院團,華北華東最集中,京劇的觀眾群和戲迷票友的分布也是和京劇院團的分布大體差不多,有集中的區域,其他比較均衡。豫劇的院團是最多的,當然也是河南最集中,其他周邊甚至更遠的省市都有豫劇團,這和解放前至文革前河南人的大量人口流動有關係。豫劇的戲迷數量沒有和京劇對比過,但是從梨園春的紅火程度看,數量是非常可觀的,而且和京劇戲迷的最大差別是豫劇戲迷的分布密度驚人,比如如果從河南省老百姓裡面做調查,喜歡豫劇的百分比例肯定是兩位數以上的,而京劇即使是京津滬,我覺得百分之一都難,相對來說京劇戲迷票友比較少而均衡,豫劇戲迷票友分布集中密度大。


這要看地區啦。

比如河南、安徽北部、河北、山東等地方由於飲食、語言等文化較相近,所以,這些地區的老百姓大部分都喜歡豫劇,而且百聽不厭,容易入迷。

由於是地方戲,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太感冒,如安徽南部的喜歡黃梅戲,江浙一帶喜歡越劇等,每個地方的人都喜歡當地的戲種,因為這些地方戲使用當地的語言來演、唱,當地人能聽懂,其他地方的人由於沒在那個語言生活環境中長期生活過,所以,不喜歡也是正常的啦。比如豫劇中喜歡用假腔,什麼大紅臉啦,黑臉啦,小生啦,花旦啦等等,唱出來的腔調和我們平時說話的腔調是不一樣的。所以,河南等地方的人就聽起來很有韻味,可能其他地方的人聽起來雖好但更喜歡自己當地的戲曲了。

京劇呢,一般在北京、天津一帶比較受歡迎。這個劇種呢,無論是唱還是白,都是字正腔圓,按普通話來的,不管哪地方的人,都能聽得懂,絕大部分國人都知道京劇這個國粹,京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梅蘭芳,估計很多人都知道,而有部分人卻不一定知道豫劇,這就是影響力,所以,就全國範圍來說,還是京劇要比豫劇火些。

聲明一點:本文沒有任何褒貶之意,只是站在中立者的角度來寫的,不喜輕拍。


不是,京劇是國劇,國粹。除了北京有很多愛好者外,全國各地都有京劇愛好者。北京的公園裡,經常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人在一起唱京劇。而豫劇是地方戲,在河南可能哼唱的人比較多,但到了外省就差多了。地方戲都是以本地方言為基礎的,因此在傳播的時候受方言的限制比較大。而京劇就沒有這種問題。地方戲更貼近生活,唱詞不那麼講究。而京劇更文雅一些,這是因為很多的戲文都是清末文人寫的。所以說京劇不如豫劇火是不對的。


謝謝題主的提問。但這個問題提的值得商榷,因為這類問題極易引發噴子互噴。事實也證明,支持京劇和支持豫劇的兩方已經打起來了。本不想回答這類風險極高的問題,因為不管您支持哪一方甚至保持中立,都會招致另外一方的駁斥甚至惡語謾罵。但作為一名戲劇愛好者,還是忍不住想說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

首先聲明,作為一名在東北工作和生活的河北人,對於京劇和豫劇是同等熱愛的,對這兩個劇種沒有任何偏見。但覺得有必要先駁斥幾個關於京劇的謬論。

一是所謂「京劇是得益於北京的首都地位」。言下之意是說,如果京劇不是與首都北京有關,其地位未必就比豫劇高。首先,和豫劇不同,京劇並不是北京的地方戲而是國劇。其次,京劇地位的正式確立是在民國時期的北平,而不是建國以後的北京。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參照京劇的起源,作為清朝舊臣和民國風雲人物的袁世凱(包括討好他的人),怎麼沒有把老家的豫劇捧紅?

二是所謂「京劇全靠政府扶持,否則根本不如豫劇等地方戲有生命力」。首先,剛才已經提到了,京劇的國粹地位以及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並不是建國以後才確立的,而是在民國時期就早早確立了。即使有所謂的「扶持」也是早已有之。其次,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和傳統文化,國家予以資金扶持不但無可厚非,而且非常有必要。另外在事實上,國家不僅只扶持京劇,包括豫劇在內的很多地方戲種,國家都在保護和扶持,厚此薄彼沒有必要。

三是所謂「豫劇群眾基礎好於京劇」。首先,有關部門從未統計過所謂「京劇與地方戲種的群眾基礎」之類的數據,以後也不會,因為沒必要。就像一家有三個孩子,家長會調查統計哪個孩子更受歡迎嗎?其次,一些人提出的所謂觀眾人數、收視率等數據,大多數屬於主觀推測,沒有一項是令人信服的。

四是所謂「京劇觀眾都是老年人」。對於這樣的結論更是表示呵呵了。先不說其他省份,僅說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天津、湖北吧,我身邊的京劇迷就有很多70後、80後。其他還有很多關於京劇的常識性錯誤,就不屑一一駁斥了。更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對京劇一無所知,僅僅是因為聽不懂、看不明白就簡單粗暴的說「不喜歡京劇」、「京劇不好」,再次反映出沒文化真可怕。不過這也再次說明,一個人必須積澱文化素養,才能具備一定的鑒賞水平。

回到問題。首先,堅決反對和鄙視地域爭鬥與互撕。網路上有太多類似的地域之間的對噴與互懟。挑起爭端的人,很多都是別有用心的狹隘主義者。再說「火」這個辭彙本身是非常模糊的,也無法量化。因此爭論京劇和豫劇哪一個更「火」沒什麼實際意義。其次,京劇和豫劇各有千秋,喜歡哪一個都沒有錯,沒必要相互攻擊和撕扯,更沒必要分出高下。毛澤東同志早在1956年就提出「百花齊放」的重要論斷和文藝工作的指導方針。《四郎探母》和《朝陽溝》都是百聽不厭,為什麼非要讓我捨棄一個?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我是河南人,最高興的時候莫過於過年過節村裡唱大戲了。沒有這些,過年就沒有意思了。我認為,京劇好比是國企,豫劇好比是民企。


我一河南人,說真的小時候不喜歡豫劇,曲劇等,就喜歡河南墜子,山東大鼓。長大了靜下心聽幾段豫劇曲劇,真的好聽。至於京劇我只能哈哈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