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  

我开始吃东西的时候,娱乐我妈很多。他总是说你食物老对不准嘴巴,常吃的满嘴都是…”每次讲每次乐不可支。

林小旭大概遗传了老爸加老妈双倍的爱吃魂,自己吃的不费吹灰之力,抓小饼干也快狠准,相同的是,也娱乐我很多

这老兄不知在哪学的,吃到好吃的东西竟会拍手,有时还会尖叫。也曾经因为玩得太累,边吃边打瞌睡。回想起来,除了这些有趣的宝宝行为,我之所以乐中喂食小动物时间(虽然前后准备收尾其实很花功夫),可能是因为当大家开始一起坐著吃饭,一家人的感觉异加清晰。我的小宝宝又过了个里程碑,长更大了,我们不是夫妻俩,是真正的一家三口了。

新手爸妈照书养至此,又得换一个新的chapter:副食品(table food)添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开动,各派众说纷纭,不过一般小儿科医生建议4-6个月之间,国内外的母奶协会则倾向6个月左右。基于中庸之道还有种种迹象1,林小旭是五个月快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她人生中吃的不归路()。其他如何添加、添加什么,资讯实在让人眼花撩乱。不过我倒觉得我印证了两个自己的理论1. Baby不是没有味觉,不好吃的东西他也是会拒绝的。2. 吃饭的好习惯和好气氛,要靠爸妈早早培养和营造。

理论一在林小旭身上很明显,同样内容物的食材,料理失败的时候他拒吃,成功的时候他一口气吃完。所以私下怀疑,偏食不是天生的,或许是不好的食物记忆(味觉上或情绪上)后天造成。所以要让小孩均衡饮食,也得抓住小人儿的胃啊!

理论二应该是众所周知的理论了。问题是HOW。我跟林先生都深深觉得品美食是太重要的人生享受,因此很努力地研究如何让林小旭开开心心的enjoy每一餐。首先培养他跟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很重要。对,不是坐在娃娃车里也不是大人的腿上,是他自己的椅子。甚至约莫四个月,会坐但还不能吃的时候他就上桌了。边玩玩具边看我们聊天、吃饭。渐渐的坐的时间拉长了,他也慢慢对我们吃的食物有了兴趣,下个阶段于是水到渠成。说到此,餐椅的选择也是花费了我好一番功夫。对餐椅的要求其实并不多啊:舒适、外型好看、体积不要太大(没办法家里空间有限)、价格合理。可是符合的餐椅竟然这么少!! 众里寻他千百度,inglesina的可携带是餐椅和Phil& teds的餐椅最后雀屏中选。使用至今林小旭即将届满一岁,他们俩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

Inglesina所赐,林小旭几乎可以在任何场合跟我们一起用餐,包括户外BBQ、没有儿童椅的餐厅或是朋友家。携带轻巧方便,而且侧面观察他应该是坐起来蛮舒服的(林小旭坐Inglesina的时间通常都比其他儿童椅长)。小缺点是一体成形的布面虽然可水洗,但洗完要等时间晾干比较麻烦。因为他外出使用实在太抢眼太优秀了,也是博得不少路人好评。后来干脆就让他在外服役,才又买了Phil& tedsPhil& teds也是蛮亮眼的,清洁容易很多、舒适度OK。不过缺点是刚开始使用时,我常被放射状的脚绊到还有安全带有点小复杂。不过这个产品也是主大多功能陪小孩长大。据说小朋友不需要餐椅时他还可以变身成为专属小椅子。看起来很吸引人(很爱自以为CP值高)

inglesina [Mr. Nash和nglesina吃遍天下]

Image (2)  [在家服侍的Phil& teds]

其他值得推荐的周边商品包括抛弃式餐垫和知名度颇高的用餐围兜兜。

主要是我们走他能自己吃就不喂他的路线,所以我会放小饼干或好抓食的东西在餐垫上让他自己吃顺便练习精细运动。抛弃式餐垫又干净,在外清洁又方便,整个很必备!围兜兜也是尝试错误(这种便宜的东西很容易错误很多次…)后首推bumpkins,很多可爱的花色且实用。他很贴心的在肩膀的地方做加长的覆盖(宝宝开始吃饭你就会发现: 他为什么这么爱满嘴食物转头弄脏肩膀的衣服!!) ,魔鬼毡很够力可以抵当我们常想擅自把兜兜拿掉的小人,清洗容易花花的看不出弄脏()

以上,小人食记用物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