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

任務指出:

城區常住人口100-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市常住人口300-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這就相當於正式宣告了:零門檻落戶從中小城市擴大到大城市。

理論上來說,除了北上廣深四個超大城市之外,幾乎所有城市都可以放寬落戶限制。

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深圳,這幾年一直處於開放落戶狀態;廣州,最近也在放寬落戶條件。只有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落戶條件還比較嚴苛。

這是因爲:由於城市發展限制,他們都爲自己設置了人口數量“天花板”。

不過,根據發改委文件精神,北京和上海未來都極有可能精簡積分項目、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大城市開放落戶元年由此開啓了!

不管你承認與否,新時代的洪流已然來襲;不管你願不願意,被裹挾進去,已成爲必然。

2

然而,2019年不僅是大城市開放落戶元年,更是“一城一策”元年。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召開。會上,中央提出:更好解決羣衆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意味着:“一城一策”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以後,中央會將權利下放到地方,至於如何調控,全部由地方政府說了算。中央只做好監督就可以了。

這樣,調控就能根據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來,而不是一味的“一刀切”。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各個城市都可以放寬落戶限制。這是不是就意味着“限購”形同虛設了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房價即將迎來暴擊呢?

在筆者看來,放寬落戶,確實是給“限購”開了一大道口子,但還沒到“形同虛設”的地步。

因爲,發改委雖然頒佈了文件,給出了指導意見,但究竟執不執行,什麼時候執行,最終還是由地方政府說了算。

打個比方:

按照文件內容,北三縣都符合“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標準,但是,各位不妨思考一下,北三縣會取消嗎?能取消嗎?

按照文件內容,蘇州屬於人口300-500萬的Ⅰ型城市,符合“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的標準,但是,蘇州目前正處於房價逆勢上漲週期,而且,根據最新消息,長三角區域內的新建自貿區極有可能會落地江蘇省,且主要包括了蘇州工業園區等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蘇州放寬落戶的概率又有多大?

退一步講,即使除了京滬之外,所有的城市都放寬落戶條件了,但據筆者瞭解,目前許多城市是不可以“上午落戶,下午買房”的。比如成都就規定:

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購買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第一,購房人具有上述區域戶籍(其中戶籍遷入上述區域未滿24個月的,應在上述區域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保12個月以上),或戶籍不在上述區域但在當地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保24個月以上。

第二,本市戶籍居民兩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範圍內擁有1套以下(含1套)自有產權住房,或本市戶籍居民成年單身家庭、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全市範圍內無自有產權住房。

所以,放寬落戶≠放開限購。

另外,據瞭解,如果你已經在一個城市(二線)落戶,但是落完後發現它並不適合自己,你後悔了,想換另一個。不好意思,你一旦落戶了,再遷出是沒那麼容易的。

所以,即使各大城市都開放落戶了,也請大家謹慎選擇!

那些感覺“樓市會迎來暴擊”的,請深刻理解這段話!

2015-2017年的暴擊,是得益於極爲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幾乎所有的城市都不限購”這雙重因素疊加。

由於大多數城市不限購,天量的熱錢就可以在這些城市之間自由穿梭、流轉:買完蘇州買重慶,買完重慶搶西安,搶完西安掃成都、鄭州、武漢、長沙等等等等。

如今,連自由流轉尚且做不到,請問,如何暴擊?

3

之前,我們曾多次強調過:“限購”和“限貸”,是房地產調控的兩個重要砝碼,特別是“限貸”,更是重中之重。筆者認爲,它是“一城一策”的底線所在。

“限購”可以放鬆,但3年之內,“限貸”絕無可能!

雖然如今各地調控都有了適度寬鬆的環境,但“房住不炒”的定位並沒有動搖。既然如此,房地產信貸政策也就不會有明顯放開的跡象。

不但不會放開,央行和保監會最近在嚴查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行爲。

中國基金報報道,剛進入二季度,又有多家銀行因違反信貸政策遭受了處罰。

近期,青島銀保監局公佈了兩張罰單,引起了市場重點關注,平安銀行和郵儲銀行“中槍”。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銀行被罰:

一個月前,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了一批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銀行罰單,這些銀行包括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村鎮銀行,被罰金額從20萬元到50萬元不等。

前段時間,濟南傳的沸沸揚揚的“取消限價”,後來公安機關直接介入,嚴查“造謠者”。

這充分說明,樓市政策將會繼續堅持“去槓桿”、“防風險”的金融方針。

未來五年,樓市可能都不會有“大行情”。

有些機會,錯過就是錯過了,要學會認命!

4

雖然“大行情”基本是指望不上了,但這也並不意味着:普通人就沒有機會了。

機會在哪裏?筆者個人認爲,主要有以下三類(3-5年):

1、本輪調控,那些超跌的城市和區域

關於這一類,上期我們已經講過了,它們主要以環京地區爲主。

另外,廈門的平均跌幅也在30%左右,但筆者認爲,它只是一個旅遊城市,經濟、產業、教育、醫療等因素的支撐很弱。

況且,即使跌了30%,它目前的房價也依舊不低,所以最好謹慎。

2、15-18年這波行情,幾乎沒怎麼漲(漲幅不大)的城市

這類城市,以個別三四五線和東北的幾個城市,比如哈爾濱,長春等爲主。(注:在筆者的認知範圍內,暫時只能想到這麼多,歡迎大家補充。)

3、被政策過早按住的城市

這類主要以蘇州和其周邊縣級市爲主。

最近有許多粉絲反映蘇州在持續上漲,那主要是因爲,蘇州被過早地調控了。

來看蘇州調控軌跡:

2016.3.18:限價令;

2016.5.18:限制地價;

2016.8.11:限購限貸;

2016.10.3 : 限價令升級,按地價定房價;

因爲過早的調控,所以才致使蘇州在2017年二線城市大漲時,潛力沒有發揮出來,表現也相對平平。

所以,當如今大多數二線重回平靜時,蘇州卻走出了獨立行情。

當然,從長期來看,有潛力的,一定是城市基本面好、公共服務完善、教育基礎好,高考優勢大的城市。

選擇一個好的城市,就等於爲自己、爲後代選擇了一張好的通行證。

時代洪流面前,願你我都能找準自己的定位,不衝動、不盲從。靜靜地,等待花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