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強小個子赫魯曉夫,是個人物!

在訪問美國期間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也是一步妙棋!領導人的出行活動往往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如果是單單為了面見女神,赫魯曉夫不可能會如此明目張胆,最起碼他也需要考慮一下對自己以及國家形象造成了影響。

所以這一定是有很強的政治目的,當時的蘇美關係並不容樂觀,在他出行美國之前,兩國之間的關係已經來到了白熱化階段,各自之間暗暗較勁,雖然沒有在名義上挑動戰爭,但是兩個國家已經在用「內力」打擊對方了。

根據當時人們的描述,蘇聯的民眾認為美國人是洪水以及猛獸,而對方也認為他們是邪惡的對象。

在斯大林執政時期,蘇聯單方面的不同意與美國進行緩解,領導人一直都保持著非常強硬的態度,美國方面受到這種壓力的影響,也不得不組織全部的力量應對蘇聯的暗戰,如果不是在二戰過程中兩國實的力都有很大損耗,加上核威懾,他們就很有可能挑起又一次的大型戰爭。

在斯大林去世以後,新上任的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就不再想跟美國保持長期對峙的關係。

蘇聯在當時雖然算得上是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但是本國的經濟發展卻比較落後,如果自己再把大部分的經濟和精力全部放到和美方的「競爭」之中,那麼再過幾十年國內情況也不會有什麼改善。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赫魯曉夫才有了出行美國進行訪問的想法。 等他代表著蘇聯到達美國進行各方面訪問的時候,除了和對方領導團體之間進行交流,他也必須要向美國的群眾表示出蘇聯的友好。

所以這時候的赫魯曉夫就需要和一個有影響力的平民進行一番對話,雖然二人的對話並不會對政治形式產生根本影響,但是卻能向美國群眾傳達出自己認同美國文化的態度,並且告訴他們蘇聯人也是非常友好的,並不是美方民眾心裡想的那樣「邪惡」。

雙方只要好好的坐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和平交談的。而在美國眾多的民眾之中,瑪麗蓮可以稱得上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所以赫魯曉夫也是藉助了「女神」的影響力,進而滿足自己的政治需求。

當然,這裡並不排出單純的男女嚮往,雖然說赫魯曉夫是蘇聯的一國領導,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正常的男人,即使當時他的年齡已經到達了中年,但是他依然能對美貌性感的女性產生一定的好感。

當時的瑪麗蓮夢露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娛樂影星,不但在美國地區收穫了大量的男性粉絲(包括眾多的政界要員),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也廣泛的受到了歡迎。

雖然當時的蘇美關係並不是特別穩定,但這並不影響這位女性成為蘇聯男子的夢中情人。雖然說赫魯曉夫並沒有明確的表示過對這位女性有好感,但他最起碼也是一個懂得欣賞美的人,所以他這次行程之所以要面見瑪麗蓮,最淺顯原因的原因還是想一睹「女神」芳容。

綜上所述,赫魯曉夫和「女神」共進午餐的事情有著兩層不同的意義,不過無論是哪種意義,「老赫」都是穩賺不賠的一方。


在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時,見夢露這個要求被得到了滿足。

在蘇聯的當時,夢露非常出名,甚至蘇聯人提到美國就會想到夢露和可口可樂。赫魯曉夫想見夢露,或許是想等自己回到國內時,可以當做自己以後的談資,可以向本國人民描述一下見面的場景。至於是暗戀啊什麼的都是無中生有的事情。

但是赫魯曉夫與瑪麗是見面了,卻不是單獨的會面,而是美國人安排了一個400個明星聚在一起的超級明星宴會。這美國佬真是的,這次會面陣容強大,奢華。可是這樣的會面,是不是大失所望呢?

在宴會上,擅長演講的赫魯曉夫做了一通慷慨激昂地演講,極其富有感情和不滿的情緒。為什麼不滿呢?那就是想去迪士尼而沒去成,沒有得到美國佬的同意,就怕不安全。對此,赫魯曉夫想用詼諧的語言來調侃一下,說你們警察能力那麼強,難道保障不了安全?裡面有導彈發射架嗎?

雖然,赫魯曉夫極力用說說就完的語氣來說,但是他的表情出賣了他,他臉紅脖子粗。當時氣氛挺尷尬的,還是夢露聰明,插了一句,表揚其幽默,氣氛隨機緩和。赫魯曉夫見了夢露,也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年輕的又熱情的女人。夢露趕緊表示自己已婚,多麼尷尬!

隨後,宴會結束了。夢露是個心直口快的,愛四處誇耀的女星,對人說自己對美國和蘇聯兩國的和平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

瑪麗蓮·夢露,這位1926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市的著名女演員,20歲時,開始演電影,獲得過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稱號,是躋身美國十大歷史名人中唯一的女性。之後,她出演了《夜闌人未靜》《火球》和《彗星美人》《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等影片,在美國乃至世界都很出名。

「人們寧願花1000元交換你的吻,卻只願花50美分買你的靈魂。」(夢露語)帶著三次婚姻的遺憾,夢露於1962年8月5日在她的卧室「自殺」,終年36歲。

但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至今還為一個謎。夢露與肯尼迪保持了十年之久的曖昧關係,死前兩周夢露還墮過胎。夢露非常期待能嫁給肯尼迪,成為第一夫人。

多次婚姻失敗後,夢露當然特別期待再次牽手婚姻,過一個穩定的生活。但是這都成了奢望,她註定要一個人一輩子。

「她與總統的這種關係是她一生中最嚴酷最可怕的關係」,這是夢露閨蜜的感慨。

夢露死後,「好萊塢性感女神」從此不再。

與夢露吃飯,純粹是赫魯曉夫想見見這個女性中佼佼者,這個性感十足的尤物吧!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1959年9月21日,在美國的好萊塢,舉行了一場非常特殊又別開生面的宴會,宴會的主賓是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而宴會的主人卻是當時紅遍全球的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

一個是國家的政治元首,一個是享譽國際的影視明星,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怎麼會聚在一起舉行宴會呢?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隨即進入冷戰時期。因為戰爭的資源消耗,蘇聯的經濟遠不如美國,所以,蘇聯在冷戰初期的第一要務就是恢復生產,好讓自己的家底厚實一些。在1957年,赫魯曉夫連續舉行了2次大閱兵,而且每次都會展示很多先進的武器,而且其數量竟然達到了美國的好幾倍。這給了美國實實在在的軍事壓力,同時赫魯曉夫還提出了「和平競賽」理論、公開競爭,這也讓美國看到了赫魯曉夫的和平誠意。

於是,在1958年,美國的當時的總統艾森豪威爾以信函的方式邀請赫魯曉夫到美國訪問。赫魯曉夫也表示接受邀請,但他同時提出兩個要求:一是希望在訪美的同時能夠參觀迪斯尼樂園;二是希望可以和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

兩國經過十多年的冷戰,兩國都希望能夠進入相對比較緩和的狀態,也在努力尋找一個改變這種格局的辦法。很多美國人非常討厭赫魯曉夫訪美,當時有一種「不接待赫魯曉夫」的貼紙在其訪美之前一度十分暢銷。赫魯曉夫也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開始了對美國的訪問,也是第一位正式訪問美國的蘇聯領導人。

然而,在赫魯曉夫計劃參觀迪斯尼樂園的當天,有一大批人群在迪斯尼樂園大門外遊行示威,他們覺得迪斯尼樂園應該屬於兒童的樂園,不應該和政治沾上邊。所以,由於安全原因,赫魯曉夫最終也沒能到迪斯尼樂園參觀。

迪斯尼樂園逛不成了,和瑪麗蓮·夢露的午餐如果也泡湯了,是不給赫魯曉夫面子呢?還是美國人言而無信呢?所以,美國官員只能是硬著頭皮來遊說瑪麗蓮·夢露,雖然瑪麗蓮·夢露並不知道赫魯曉夫是什麼鬼,但當她聽官員說「在蘇聯,可口可樂和夢露就代表著美國」時,她竟然同意啦。於是就有了我們開篇所說的那場宴會。

赫魯曉夫為什麼要求和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呢?

我想,赫魯曉夫在展示新式武器給美國看的同時,也是為了轉移美國的視線,讓美國知道蘇有與美國對抗的能力,但也讓美國猜不透他的真正意圖,這也能夠讓美蘇兩國不在那麼劍拔弩張,來緩和一下兩國關係。

另一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有點私心啦!瑪麗蓮·夢露那可是當時的女神啊,赫魯曉夫好不容易去一次美國,怎麼能錯過一睹瑪麗蓮·夢露風采的機會呢?這也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吧!

之後,蘇聯和美國的關係開始急劇惡化

然而,在1960年5月1日,蘇聯正在舉行閱兵式,美國的一架偵察機竟然飛入蘇聯的領空。雖然最終被蘇聯擊落並俘虜了飛行員。但這還是令赫魯曉夫勃然大怒,從此美蘇關係開始惡化。

到了1962年7月,美國聯邦調的查局報告中認為瑪麗蓮·夢露在和肯尼迪總統的談話是透露一些秘密。與此同時,肯尼迪兄弟竟然同時和瑪麗蓮·夢露斷絕往來,於是瑪麗蓮·夢露意識到了自己有危險,還曾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好友,說她知道些「危險的秘密」,第2天,她就被發現死在了洛杉磯的公寓中。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赫魯曉夫的高明之處。

1959年赫魯曉夫的美國之行,目的是緩和同西方的關係,而不是去示威。

所以,赫魯曉夫要求第一去迪士尼樂園遊玩,第二去見夢露一起吃飯。

現在看來,這兩個要求似乎都是無厘頭,其實沒那麼簡單。

在當時,西方對蘇聯和赫魯曉夫本人都要一些妖魔化。

很多西方人認為,蘇聯是冷酷無情的專政國家,而赫魯曉夫就是大魔王,大魔頭。

之前蘇聯領導人米高揚訪美,時間是1959年1月。

在芝加哥有美國市民向他扔雞蛋,在洛杉磯抗議者扛著一個敞口的棺材,上面寫著「米高揚,去死吧」。

赫魯曉夫的2個要求,其實只有一個用意,表明我只是普通人。

我想去迪士尼玩,說明我有童心,是個善良的人。

搞笑的是,迪士尼卻沒有接待赫魯曉夫。

據說是很多美國民眾跑到迪士尼門口遊行,要求不要把政治和孩子掛鉤,不允許政客進入孩子的領地。

最終,赫魯曉夫的迪士尼計劃泡湯了。

事後,赫魯曉夫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滿:那個樂園裡有什麼不能讓我看?有導彈發射架嗎?

不過,和夢露吃飯的要求被接受了。

赫魯曉夫為什麼同夢露吃飯?表示他是一個正常的男人。

夢露是美國著名艷星,也是所謂的頭號性感女明星。

當時美國男人將 和夢露同進晚餐作為人生的最大夢想。

薩沙附註:呼呼,美國人和我們可不同,我們男女之間吃晚飯就是吃晚飯,開房是開房,兩回事。但美國人的文化中,和性感女人一同吃晚飯,就有明確的性暗示。

赫魯曉夫此舉,仍然是一種政治表態,說明他也是個普通(好色)男人。

其實,赫魯曉夫當時已經60多歲,就算好色也是有心無力了。

最終,他的同夢露一起吃飯,只是變成了中飯而不是晚飯。

更誇張的是,一同吃飯的還有400多人,包括政治、經濟、娛樂界的眾多名人,但大部分是好萊塢的名人。

搞笑的是,夢露的丈夫、劇作家阿瑟·米勒本來也有資格,但是最終被拒絕參加。因為他是名左派,曾受到眾議院委員會調查,在當局眼中過於激進,不適合跟共產黨領導人吃飯。

夢露在主桌上,距離赫魯曉夫不遠。

這次吃飯完全是經紀人的安排,夢露並不熱心。

夢露的女傭莉娜·佩皮托在回憶錄中寫道,「瑪麗蓮根本不明白赫魯曉夫是誰,但公司堅持要她去。他們告訴瑪麗蓮,在蘇聯,美國意味著兩件事情: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她很喜歡聽這種話,就同意了……她告訴我,公司希望她跟蘇聯總理見面時,穿著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

夢露天生是比較風騷的,在她看來,這個赫魯曉夫也不過是個大肚子男人而已,沒什麼特殊。

兩人簡單聊天了一會,夢露屬於那種無腦金髮美女,只是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甚至沒心沒肺的閑話。

赫魯曉夫還盛情邀請夢露到蘇聯做客:「您將吃到別處絕對吃不到的蘇聯風味餡餅。」考慮到禮儀,赫魯曉夫很快也向同桌其他明星發出了邀請。

這就是赫魯曉夫和夢露的午餐,完全是政治因素。


其實赫魯曉夫和瑪麗蓮夢露吃飯的時候,兩人可能還互不相識。那麼赫魯曉夫為何要見瑪麗蓮夢露呢?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呢?

這要從另外一個人物說起,他是蘇聯克格勃特工沃隆諾夫斯基。由於當時正處於美蘇冷戰,美蘇互相往對方派遣了很多的間諜,其中的沃隆諾夫斯基是蘇聯駐聯合國的工作人員。

雖然他是克格勃的特工,但是真實身份的地位並不高。1959年的7月份,美國的民主黨在紐約召開了一次聚會。

以沃隆諾夫斯基的職務,根本不具備出席宴會的資格。但是由於當時蘇聯的主負責人出差,所以他被派過去頂替。

因為只不過是一個代表,和會場上的很多人並不熟悉。所以等到宴會開始之後,他便端著一杯香檳站在角落裡面,獨自看著人群,顯得有點不知所措。

而在這場宴會上面,還有很多的好萊塢大牌明星出席,其中就包括了瑪麗蓮夢露。宴會的會場並不大,兩個人有一次目光交流,點頭示意之後便分開了。

等到宴會進行到中半場的時候,瑪麗蓮夢露突然來到了沃隆諾夫斯基面前,主動和他打起了招呼:

嘿,你真帥。我前不久拍了一部電影,你和裡面的一個主人公長得很像。這算得上是瑪麗蓮夢露主動來搭話了,隨後兩人便聊了起來。沒多久之後,有人就把瑪麗蓮夢露給叫走了。當時的沃隆諾夫斯基也沒當回事,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艷遇。

然而沒想到在宴會結束之後,瑪麗蓮夢露又來到她的跟前。主動的挽起了他的手臂向門外走去。出了門之後,瑪麗蓮夢露給他留了一個電話,叮囑他一定要給他打電話。

瑪麗蓮夢露當時在美國的風頭之盛,讓很多男士望塵卻步。然而瑪麗蓮夢露這次卻主動伸出橄欖枝,可想當時的沃隆諾夫斯基得有多高興。

於是沃隆諾夫斯基第2天便打了電話,接到電話的夢露也很高興,當即就把他叫到家裡面來做客。而當時的沃隆諾夫斯基作為蘇聯的外交官,理應是不應該和美國民眾接觸。

但是不要忘記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克格勃的偵查員,有一定的特權。因此掛了電話之後,他便主動來到了東街57號的夢露的家裡面,受到了她的熱情款待。

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面,兩人經常出入一些高級的餐廳和酒吧。兩個月之後,也就是1959年的9月份,赫魯曉夫一行人準備出訪美國。

這是二戰之後,美蘇最高領導人的第1次會晤,因此各方都很重視。不過這也僅限於政治層面,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關心的就不是這麼多了。

當時的瑪麗蓮夢露簽約於福克斯公司,福克斯公司在聽說赫魯曉夫訪美之後,要求瑪麗蓮夢露也出席到歡迎晚會上面。

剛開始的時候,瑪麗蓮夢露並不怎麼樂意過去,因為他和赫魯曉夫根本就認識。不過福克斯公司卻告訴她:

如果在蘇聯,蘇聯人對於美國的印象,只有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你考慮好要不要去。瑪麗蓮夢露聽後非常開心,便同意了這次訪美的歡迎會。

而在這次晚會上面,赫魯曉夫和瑪麗蓮夢露也基本上沒有直接接觸。據說當時福克斯公司的負責人把瑪麗蓮夢露引薦到了赫魯曉夫身邊,和他握了一個手,便沒有下文了。

而就在1959年的11月份,也就是赫魯曉夫訪美之後的兩個多月,沃隆諾夫斯基奉命回國述職。在回國述職報告當中,他講述了和瑪麗蓮夢露的關係。

因此當時的克格勃想出來另外一個主意,能否把瑪麗蓮夢露招攬到克格勃當中?而當時的蘇聯高層,對於招募夢露這件事情都非常重視。

甚至有傳言說赫魯曉夫親自聽了沃隆洛夫斯基的彙報,聽完之後立刻表示:瑪麗蓮夢露是蘇聯人的朋友,應該把她立刻招攬到克格勃擔任間諜。當時的赫魯曉夫還異想天開的想把瑪麗蓮夢露請到莫斯科來拍電影。

不過他的這個想法卻被其他人制止了,因為瑪麗蓮夢露作為美國的脫衣舞明星,不符合蘇聯的意識形態。如果真的把他請了過來,擔心會發生意識形態之爭,對社會不穩定。

另外還有人抱著擔憂的態度,他們建議赫魯曉夫要慎重看待夢露對於蘇聯的好感。因為瑪麗蓮夢露的個性比較張揚,政治態度也是搖擺不定,不知道她對於蘇聯的好感到底是發自內心,還是虛情假意。

不過就算是這樣,赫魯曉夫仍然堅持認為:

瑪麗蓮夢露能夠和蘇聯接近,並不是因為意識形態,而是出於對沃隆諾夫斯基的喜歡,如果這樣的話,把她招攬為間諜也不是不可以。

最後討論了很長時間,赫魯曉夫一錘定音的說道:儘快安排瑪麗蓮夢露來蘇聯訪問。

因此在1959年的12月份,沃隆諾夫斯基給瑪麗蓮夢露打電話,告訴她了這件事情,希望能抽時間來蘇聯一下。1960年的1月份,瑪麗蓮夢露的丈夫米勒要寫一個新劇本,所以飛去了愛爾蘭。夢露感覺到時機已到,在2月份買了前往蘇聯的飛機票,不過對親朋好友聲稱是飛到紐約辦事情。

當時為了掩人耳目,瑪麗蓮夢露確實先乘坐飛機前往到紐約,後來又轉機前往莫斯科。這次莫斯科之旅,瑪麗蓮夢露只待了半天左右。

隨後的幾天時間先是去了沃隆諾夫斯基父母的老家,又前往列寧格勒等著名地點遊覽了一段時間。前後加起來沒有超過一周,便飛回了紐約。

中間過程到底有沒有見赫魯曉夫?如果見了面,兩人之間說了什麼事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有關於瑪麗蓮夢露的檔案,據說現在還存放在俄羅斯國家安全局總部的檔案館。

然而在這之後,沃隆諾夫斯基就被安裝了竊聽器,他和瑪麗蓮夢露的每一次見面,都會有人錄音錄像。沃隆諾夫斯基開始糾結了,到底要不要繼續下去?

他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瑪麗蓮夢露,但是又不想讓瑪麗蓮夢露為克格勃做事情。在1960年的4月份,沃隆諾夫斯基向上面提交了一份辭職報告,沒想到竟然意外的獲批了。沃隆諾夫斯基回國之前,給在洛杉磯拍電影的瑪麗蓮夢露打了一個電話,電話當中聲稱自己因緊急公務,需要前往莫斯科處理。實際上是作最後的告別。

瑪麗蓮夢露也比較聰明,聽出了話中有話,雖然想追問下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沃隆諾夫斯基保持沉默,因為這個時候電話已經被監聽了。

這次告別之後,也是兩人的永別,從此之後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而據說瑪麗蓮夢露當時確實被克格勃招募了,甚至還有一個瑪莎的代號,具體情況便不得而知了。


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時提了兩個要求,一是逛迪士尼,二是與夢露聚餐。這兩樣在當時的蘇聯就是美國的象徵,事後夢露自稱拯救了世界和平。三年後夢露離世,古巴導彈危機爆發,這都使夢露飯局變得撲朔迷離。

赫魯曉夫的這次訪美,是在美蘇關係日益惡化的情況下進行的。首先激化矛盾的是柏林危機,當時蘇聯要求英美從柏林撤軍,但美方表示將不惜一戰,雙方關係陷入僵化。米高揚的成功訪美,使美蘇關係得到緩和。

艾森豪威爾趁機向赫魯曉夫發出訪美邀請,之後就發生了眾所周知的「廚房辯論」。尼克松以家電向蘇聯展示了美國的富裕,而赫魯曉夫也是極力炫耀蘇聯的富裕生活。這場辯論的結果是,雙方同意進行和平競爭。

這些都為赫魯曉夫訪美創造了時機與條件,米高揚在訪美期間,美國民眾以扔雞蛋、抬棺材的發生進行抗議。赫魯曉夫擔心自己也會遭到這樣的待遇,因此在出訪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努力避免可能發生的情況。

當時的美國人並不怎麼喜歡赫魯曉夫,只知道他是喜歡使用皮鞋的領導人。甚至有些州長公開表示,聯邦政府不要安排赫魯曉夫去他們的州。所幸艾森豪威爾還識得大體,決定好好招待赫魯曉夫,以增強兩國互信。

1959年9月15日,赫魯曉夫的專機降落在安德魯空軍基地,與艾森豪威爾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赫魯曉夫的的神態完全搶了艾森豪威爾的風頭,驚動世界的十三天訪問由此拉開帷幕,美方為赫魯曉夫舉行了國宴。

之後雙方領導人要在戴維營舉行了會談與便餐,但赫魯曉夫似乎對這些並不感興趣,甚至覺得美國的可口可樂還沒有蘇聯的果汁齊水美味。於是,赫魯曉夫向艾森豪威爾提出了逛迪士尼及與夢露共進晚餐的請求。

對於第一個逛迪士尼的請求被美方拒絕,理由是赫魯曉夫的安全不好保障。對第二個請求美國沒有急於回復,而是讓人先與夢露的經紀公司溝通,徵求夢露本人的意見。結果讓人們很驚喜,夢露爽快的答應了。

當時的夢露根本不知道赫魯曉夫是誰,因為她從不關係政治。但在聽過美國官員的講解後,她欣然接受邀約。最能打動她的是赫魯曉夫說過的一句話,那就是在蘇聯,人們只知道可口可樂和夢露,那是美國的象徵。

赫魯曉夫的這場活動被安排在五天後的好萊塢晚宴上,將有包括政商精英和娛樂明星在內的四百多人參加宴會。興奮的赫魯曉夫在第二天來到一個農場,他在參觀時抱怨豬太肥而火雞又太小,順便抨擊一下資本家。

第五天,赫魯曉夫如約飛赴好萊塢。其實當時還是有很多的打牌明星拒絕了邀請,比如羅納德·里根等人,他們不但拒絕赴宴,還在極力抗議。美方對此也進行了篩選,就連夢露的丈夫也不能出席,因為他屬於左派。

經紀公司只對夢露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在晚宴上穿著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好萊塢的明星們首先為赫魯曉夫一行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但之後的舞台完全被赫魯曉夫接管,他的表演完全蓋過了好萊塢的明星們。

赫魯曉夫擅長的領域就是演講,最喜歡脫稿演講。他開場便介紹了自己的童年,說自己本是人們眼中的乖小孩,但長大後卻被人看作大壞蛋。這段話明顯是一語雙關,既介紹了自己,又抨擊指責他的人毫無眼光。

接著他將福克斯電影公司的老闆斯庫拉斯一頓猛誇,隨後便毫無掩飾的表示了自己的不滿。赫魯曉夫說他來訪的是個有自由氣息的國度,但這個國度卻不能滿足自己逛迪士尼的小要求,莫非樂園中隱藏了導彈發射架?

赫魯曉夫繼續說,聽說那兒不能保證我的安全,請問那裡發生了瘟疫嗎?或者是被黑幫佔領了?你們的警察都能粗野的將公牛抬走,怎麼就不能恢復秩序。這時的赫魯曉夫非常激動,滿臉漲得通紅,揮動著拳頭。

赫魯曉夫的演講讓在場的人如臨大敵,會場是一片死寂的氣氛。突然夢露開口說了一句話,她說:「您剛才的話真是很有風趣。」這句話驚醒了赫魯曉夫,他馬上改口與明星們互動,現場氣氛瞬間變得輕鬆起來。

赫魯曉夫盛情邀請夢露與其他明星一起到蘇聯做客,平常蘇聯的風味餡餅和大列巴。最終這場宴會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隨後赫魯曉夫前往戴維營與艾森豪威爾會談,遺憾的是雙方為簽署協議,但關係得到緩和。

晚宴的女主角夢露在事後回憶說,她認為自己挽救了世界和平。她經常向人們說起這次晚宴,是她的影響力成功的讓赫魯曉夫打消了核威脅的念頭。正因如此,夢露也被人們認為是個熱情有餘而頭腦簡單的人。

她在席間不經意的發言,並非是出於什麼政治目的,而是隨口一說,但卻歪打正著。夢露屬於那種口無遮攔型的人,她甚至將自己與肯尼迪的談話都能透露給別人。聯邦調查局懷疑這些人中就有蘇聯的一些政要。

就在被聯邦調查局懷疑的一個月後,肯尼迪再沒有與夢露來往過。夢露本人也意識到事情的危險性,她也曾向朋友說起自己知道一些危險的秘密。隨後,夢露被發現死在公寓中,美國也發現了蘇聯部署在古巴的導彈。

綜上所述,瑪麗蓮夢露出席的是美方為赫魯曉夫舉行的好萊塢晚宴,並非是兩人之間單獨的晚宴。夢露之所以會被赫魯曉夫點名出席,就是因為她的名氣。至於後來的一系列事件原因,可能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大家最先可能想到的一點,便是男人最基本的好色。但赫魯曉夫也算是一流的政治家(從他對於斯大林超高的忍耐態度就能看出來),所以他在訪問美國的時候一系列的做法,其實並沒有那麼的簡單。所以,除了男人的好色之外,這位政治家還有一個別的用意。

背景

在當時那個時候,因為「蘇」方和「美」方的暗暗較勁,導致了兩國矛盾的不斷升溫,這種矛盾不僅會表現在國與國的領導人之間、國與國的軍隊之間,還會表現在國與國的人民之間。所以此次這位蘇聯政治之間的訪「美」方,其實就是為了能夠和「美」方緩和一下關係,讓彼此的國家和人民能夠鬆一口氣。要知道在當時,「蘇」方的人民視美國為洪水猛獸,而「美」方的人民也一樣將他們視為恐怖的「惡魔」,彼此形象的塑造,其實和兩國政府之間的不愉快有著重要的原因,所以他為了能夠打破這種不愉快,為了能偶消除「蘇」方和「美」方這種根深蒂固上的矛盾,這種從基層到高層的矛盾,決定了去訪問美國,而對方也相繼同意了這一請求。

畢竟軍備競賽雖然會讓他們很有面子,但是兩國彼此的心還是很累的。

原因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人說這位蘇聯的政治家,其實是因為某種更深層次的目的,才和這位性感女神吃飯的。雖然是這麼一個道理,但是我們在分析他這一舉動的時候,不能脫離了一些較為本質的東西。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位政治家也是一位男人,他即使已經年齡很大了,但他也依舊是一個對異性感興趣的男人。再說當時的夢露不僅是在美國火爆,在世界各個國家都很火爆,所以說,這個女人可以說是世界男人們的女神,說不定這個政治家也在這個「女神」的粉絲行列中,說不定他也想藉助這樣的國事訪問,來一睹這位性感女神的芳澤。

原因二:因為政治作秀

在說完了膚淺的原因後,我們再來看一看深層次的原因。我在之前的背景處已經提到了,在當時,「蘇」方已經和「美」方處於一種白熱化的態勢,兩國的關係下到民眾,上到高層都異常的緊張,要不是二人因為戰後的力量被大大的消弱,說不定還能在短時間內挑起來世界人民都非常害怕的「三戰」。在斯大林在位的時候,他對外的態度一直都是又臭又硬,使得美國既沒有台階下,也沒有理由去逃避。而在這位政治家上台後,他想要將「美」、「蘇」的關係處理好;因為在當時,「蘇」方雖然是重工業的大國,但是在經濟的發展上,還是相對滯後的,為了避免這樣無休止的「戰備」他便著手於改善兩國關係的行動中,而他的目的便是通過這樣的舉措,來改善兩國的關係,從而使得冷戰緩和,讓他有時間和有資源去大力的發展國內的經濟。

正是為了改善美國民眾從基層到高層對「蘇」的看法,他才和美國人民奉為女神的夢露吃飯,為的就是讓這些美國民眾知道,自己也是喜歡他們文化的。他之所以這麼做,那是因為在二國暗暗較勁的時候,「美」方為了激起公民的仇恨和團結力量,「美」方便將「蘇」進行了妖魔化的抹黑,正是因為這樣,這個蘇聯的政治家在來到這裡的時候,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綜上所述,赫魯曉夫之所以要和這樣的一位性感女神吃飯,為的目的有兩點,一個是為了能夠感受一下這位性感女神的芳澤,而另一個便是為了能夠改善美國民眾對於蘇聯和蘇聯政府的印象。


在蘇聯的歷史上,赫魯曉夫是一個固執而又可愛的人,早年追隨斯大林,是斯大林時代政治的主要吹捧者。

但他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斯大林的陰影之下,就連兒子被斯大林以「叛國罪」處死,他也不敢喘一聲粗氣,在斯大林的眼中,赫魯曉夫就是他的奴僕,呼來喝去,赫魯曉夫也表現的很心甘情願。

然而斯大林看走了眼,正向當年列寧看錯了他一樣,斯大林估計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表面忠厚老實的帶刀侍衛,在他死後,卻成了把他打成「人間惡魔」的最有力的推手。

赫魯曉夫上台後,推翻了斯大林生前的一切決定,全盤否定斯大林為蘇聯做出的功績,在他的政治高壓下,整個蘇聯掀起了一場「倒斯」的風暴。

然而,不光斯大林看走了眼,赫魯曉夫自己也沒能看清自己,他以為自己是社會主義陣營最高傲的領頭羊。

可事實上,他反對斯大林,卻處處學斯大林,處處學斯大林而處處不像斯大林,他沒有斯大林的狠心,只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自以為很好笑的笑話。

最終在黑海度假的時候被勃列日涅夫發動的政變而「退居二線」,從此消失在了世界的政治舞台上。

回歸正題,當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前夕,他在蘇聯就曾看過瑪麗蓮夢露主要的電影《彗星美人》,對銀幕內的這位絕代佳人傾慕已久,於是借著訪問美國的機會就想當面見識一下美人的風采。

赫魯曉夫為何訪問美國?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之後,作為世界的兩大巨頭,彼此看不順眼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從蘇聯十月革命後建立共產主義政權,美國就視蘇聯為洪水猛獸,雖然二戰當中,雙方同仇敵愾,共同反抗法西斯,但隨著戰爭的勝利,雙方的合作也就此終結。

可以說,從蘇聯建國以來,蘇聯的領導人從來沒有踏上過美國的領土,赫魯曉夫開了這一先河。

其實在當時,雙方雖然暗地裡軍備競賽,火藥味十足,但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前,雙方還是能夠平靜的坐下來進行友好握手的。

為了緩和彼此間的芥蒂,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決定邀請赫魯曉夫前往華盛頓,參加雙方首腦會晤。

赫魯曉夫和夢露的「甜蜜午餐」 當赫魯曉夫訪問的消息傳到美國,美國公民一片嘩然,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蘇聯是一個恐怖的國家,那裡的統治者只知道有導彈,為了和他們抗爭,美國每年花在軍費上的支出嚴重超標,美國人認為,所有的成因,都是由赫魯曉夫這個「魔鬼」造成的。

因此,當赫魯曉夫想去遊玩洛杉磯的迪士尼樂園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群眾的強烈反對,他們抨擊赫魯曉夫這個政客不應該去「污染」孩子們的凈土。

而迪士尼公司也迎合了民意,以內部整修為名拒絕了赫魯曉夫的參觀,赫魯曉夫吃了閉門羹,要知道,在蘇聯他可沒有受過此種待遇,因此憋了一肚子的火。

迪士尼樂園進不去,赫魯曉夫又提出了另一個請求,那就是要和夢露共進晚餐,出於外交禮儀,美國當局不好再拒絕,於是聯繫了夢露的經紀公司,希望夢露能來參加這場「國宴」。

夢露雖然是當時美國人的「夢中情人」,可事實上,她是一個大大咧咧且毫無心計的女人,她不知道赫魯曉夫出於什麼目的見她,她只是出於好奇,想一睹美國人眼裡的「洪水猛獸」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不過美國當局並沒有答應赫魯曉夫想和夢露共進晚餐的請求,只是把時間改成了中午,受邀的各界人士有400人之多。

與正常的宴會一樣,主人艾森豪威爾和客人赫魯曉夫分別做了宴會演講。

赫魯曉夫的發言也算中肯,他表明了來美國是帶著和平的誠意,希望雙方能共謀發展。

只不過在演講最後半開玩笑式的抒發了自己被迪士尼樂園擋在門外的不滿,弄得當時的氣氛略微尷尬,全場靜默,注視著赫魯曉夫走下了演講台。

雙方在相互敬酒的時候,赫魯曉夫來到了夢露面前,先是一番寒暄,講述自己對她的傾慕,並且邀請她到蘇聯品嘗他親自做的蘇聯風味的餡餅,夢露也是滿口答應:「有機會一定要去品嘗」。

這場略微尷尬的宴會最終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圓滿的結束了。

赫魯曉夫為何要見夢露?

如果把赫魯曉夫看成一個「追星族」,那就大錯特錯了,作為一名政客,赫魯曉夫還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只是夢露還天真的以為赫魯曉夫僅僅是傾慕她的美貌。

赫魯曉夫通過訪問迪士尼樂園和約會夢露,是想向美國人宣揚他也是有著純正的西方思想,是一個可以親近的領導人,想打破美國政府對他的恐怖宣傳,自己並非只是一名「眼裡只有導彈」的獨裁者。

政客的眼中永遠沒有情感,而是只有利弊。雖然兩國元首在會客廳交談甚歡,彼此約定裁剪軍費,避免軍備競爭,然而私下卻各有各的如意算盤。

赫魯曉夫這次訪美結束不到3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徹底進入了對峙狀態,而且比之前的每一次都要嚴重,在當時,許多人都已經聞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氣味,整個世界差點就面臨全面的「熱核」戰爭的威脅。


赫魯曉夫、瑪麗蓮夢露,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位歷史著名人物,竟然會出現同一張餐桌上,這究竟是怎麼「神秘」的相遇呢。請跟隨筆者去走進1959年9月21日在美國的好萊塢舉行的一場頂級的宴會。

這次宴會主要是為了迎接赫魯曉夫——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陪同他的宴會的女主角是著名的影星瑪麗蓮夢露。這樣的碰撞要從美國與蘇聯的關係講起。1947年。美國與蘇聯進入了冷戰狀態,這兩國在各個方面都要進行比較,世界的格局因為這兩者領頭國家的緊張而變得脆弱起來。在兩者的對比愈演愈烈的時候,雙方代表人物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深怕一個不注意就到達了戰爭階段,於是兩者紛紛將視線轉向了改變。

赫魯曉夫的政策便是向美國提倡「和平競賽」的理論,美國政府在赫魯曉夫的行為中感受到了誠意,於是1958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邀請赫魯曉夫去美國進行訪問。赫魯曉夫當即便同意了美國政府的邀請,同時也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他希望能夠參觀迪士尼樂園,二是他想和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

這兩個要求其實並不過分,但是當赫魯曉夫的要求傳到美國之後,當時的美國人反對聲音特別大,甚至到了義憤填膺的狀態。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蘇聯是一個極為恐怖的國家,那裡的統治者只知道有導彈,只知道用武力訴諸戰爭來解決問題。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每年花在軍費上的支出嚴重超標。所以當時的美國人認為這一切一切的後果都是赫魯曉夫造成。

而且迪士尼樂園是孩子的樂園,不應該沾染政治的氣息,不該讓赫魯曉夫這樣的人進入。迪士尼公司也迎合了民意,以內部整修為名拒絕了赫魯曉夫的參觀,赫魯曉夫吃了閉門羹。於是在種種原因之下,赫魯曉夫的第一個要求慘遭破產。在蘇聯一直都是眾星拱月般存在的赫魯曉夫無法忍受這樣的冷遇,於是不甘心的他提出了和瑪麗蓮夢露共進晚餐的要求。

美國政府當時就感受到了赫魯曉夫的不滿情緒,如果真的惹毛了他,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美國當局聯繫了瑪麗蓮夢露的經紀公司。於是在各方壓力的共同作用下,赫魯曉夫實現了自己的第二個要求。於是歷史上著名的赫魯曉夫和瑪麗蓮夢露的晚餐局走到了歷史的明面上來。

可是為什麼赫魯曉夫執意要和瑪麗蓮夢露共進晚餐呢?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垂涎於瑪麗蓮夢露的美貌而無法自拔。赫魯曉夫的妻子也是美若天仙的女子,見慣了美人的他可能不會有瑪麗蓮夢露有非她不可的強烈意願,但是見識見識異國的風情不同的美女、開開眼界也是好的。其實這裡更多的是一個政客的謀略。

瑪麗蓮夢露作為眾人皆知的性感女神,素有「在蘇聯,可樂和夢露代表著美國」的名號,赫魯曉夫清晰地了解了瑪麗蓮夢露在美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這次共進晚餐也有轉移視線的色彩,他在美國人面前表現地像個「追星」族,可以放鬆和麻痹美國人的視線。他明面上讓美國知道蘇聯的軍事很厲害,然後再搞這麼一出,就使得美國不知道他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這也可以間接地可以緩和一下兩國之間的關係。

其實赫魯曉夫這次的訪問美國有他的思量,他想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向美國人民傳達一種思想:他並非是「眼裡只有導彈」的獨裁者,想要用自己的親切來打破美國政府對他的恐怖。那為什麼瑪麗蓮夢露會答應呢?其實瑪麗蓮夢露是個極為單純的女子,可以說空有美貌而沒有智慧,她以為赫魯曉夫是拜倒在自己的美貌,殊不知這只是政客的一種政治策劃。她也對赫魯曉夫抱有極大的好奇,想看看究竟讓美國當局聞風喪膽的人物究竟是怎樣的。於是乎,在雙方各種條件的交織之下,赫魯曉夫和瑪麗蓮夢露正式共進了晚餐。

雖然兩國元首在會客廳交談甚歡,彼此約定裁剪軍費,避免軍備競爭,然而私下裡雙方並沒有根據在這次晚宴上的締結約定而行事。在這次訪美之後不到3年的時間裡,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雙方徹底拉破了臉面,正式進入了對峙狀態。這也不免讓人深深感嘆時過境遷。


在赫魯曉夫訪美前,克格勃就已經試圖招募夢露,並派出了特工沃隆諾夫斯基執行色誘夢露的計劃。只是當赫魯曉夫與夢露共進午餐時,對夢露來說是一場索然無味的宴會,對赫魯曉夫來說只是一場外交秀而已。而後來克格勃招募夢露的計劃也沒有能夠成功。


赫魯曉夫訪美是為了給兩國的冷戰對抗降降溫,改變美國民眾對蘇聯領導人的那種刻板教條的印象。赫魯曉夫上台以後明確表示要和美國和平競爭,這也得到了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認可。所以美蘇兩國都對此行高度重視美國的副總統尼克松和蘇聯的米高揚互訪,就是為了給此次訪問打前站,但美國民眾對此反應不一,甚至給他打前站的米高揚還被人扔了雞蛋,《紐約每日新聞》的標題是:赫魯曉夫,常人還是惡魔?赫魯曉夫在臨行前還在準備著在不同場合的發言稿,仔細審閱由外交部和克格勃準備的各種材料。提出了兩個在很多人看來都很容易的小要求:一個是去迪士尼樂園,另一個是要見夢露。就是為了展示蘇聯領導人的」親民「一面:既有童心也像一個正常的男人一樣好色嘛。可是沒有想到由於美國民眾的抗議,他連迪士尼樂園都去不了。如果連見夢露這個小願望都無法實現,對美蘇雙方來說都是很沒面子的事情。只是夢露本人對此毫無興趣,她是被經紀人強求參加了一個400人的宴會並不是和赫魯曉夫單獨進餐,只不過被安排坐在赫魯曉夫的對面,讓他一飽眼福而已。他們之間的對話是:赫魯曉夫對夢露說,您可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而夢露則回答:我們電影人有助於兩國人民加深了解。


赫魯曉夫出生底層,和夢露就餐也有一種暴發戶式的好色心理。赫魯曉夫是烏克蘭農村放豬娃出身,既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很快就在戰火中成長。能夠在聯合國大會脫了別人的皮鞋敲桌子,就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他在訪問美國時,曾得意洋洋地對美國的資本家說:我曾經給資本家打工,但現在是世界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而在他見了夢露以後,在外交場合好色的本性不改:在聯合國的酒會上,當著大批記者的面,他邀請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訪問蘇聯但開玩笑式的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請他帶上夫人莫妮列,否則拒不接待。而後在西哈努克訪蘇的宴會上,赫魯曉夫毫不掩飾地盯著西哈努克夫人,大獻殷勤。後來在雙方關於援建一個水電站的談判中,他置外交禮儀於不顧,要求莫妮烈夫人必須參加並把她的座位安排在自己對面,欣賞著對方的美貌。有些人並不是身居高位就能改變本性,在這點上赫魯曉夫和特朗普倒有相似之處。


赫魯曉夫訪美後,克格勃曾試圖招募夢露但沒有成功。根據俄羅斯在2012年的一部紀錄片《夢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國度》,克格勃特工沃隆諾夫斯基以蘇聯外交官的身份在赫魯曉夫訪美前兩個月結識了夢露,並在赫魯曉夫和夢露的午餐中詳細觀察了這個女人。在赫魯曉夫訪美後一個月,沃隆諾夫斯基即回國述職,包括赫魯曉夫和克格勃主席舍列賓在內的高官對他描述的和夢露的」情感生活細節「聽得津津有味,赫魯曉夫當場拍板決定招募夢露,並邀請她來蘇聯拍電影但被舍列賓勸阻。據說1960年夢露還曾偷偷訪問過蘇聯,只是後來沃隆諾夫斯基陷入對她的愛情中不能自拔而被調回了國內,招募計劃中止。不過,克格勃倒是從夢露口中得到了關於肯尼迪身體狀況的一些細節。據沃隆諾夫斯基所說,夢露曾表示肯尼迪的能力要比他差很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