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派翠剋)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第71屆戛納電影節昨天淩晨結束瞭。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傢族》拿下瞭最高榮譽金棕櫚。雖然賈樟柯的《江湖兒女》被認為是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競爭者,但最終仍然無緣奬項。好在這部《小偷傢族》也被很多人看做理想結果,連公眾號都齣現瞭《是枝裕和,整個亞洲都為你驕傲》這樣的標題。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算下來,《小偷傢族》獲奬,已經是71屆戛納電影節中,日本電影的第五次殿堂時刻。但幾乎年年都有中國人刷存在感的這場五月盛宴,卻甚少把金棕櫚伸嚮華人。到現在,華語導演手上握有金棕櫚大奬的,仍然隻有陳凱歌導演憑藉《霸王彆姬》在20多年前和新西蘭導演簡·康平《鋼琴課》所分享的半根。

華語電影人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多次擒熊馴獅,唯獨這根棕櫚葉,到現在的緣分仍然淺薄。

照理說,今年算得上戛納電影節的華語大年——主競賽單元有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次單元一種關注選瞭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平行單元導演雙周裏還有章明的《冥王星時刻》。然而即便這樣,長片中的中國軍團仍然全軍覆沒,顆粒無收。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組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冥王星時刻》劇組

譬如賈樟柯,曾經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獅奬。轉投戛納後,10年內的5部長片均入圍瞭戛納,到現在僅有《天注定》拿過最佳劇本奬。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賈樟柯10年五度入圍戛納,僅有《天注定》獲得最佳劇本奬

再比如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原本瞄準瞭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但是在法國發行商Wild Bunch的建議下,來瞭戛納的次級單元。傳說中要寫入影史的長鏡頭,仍是口碑分化,喜歡的人愛之深;討厭的人恨之切。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曾經何時,中國電影也在戛納輝煌無比。在接連獲得威尼斯的銀獅和金獅之後,張藝謀帶著《活著》來到戛納,首映之後就成為瞭金棕櫚的熱門候選。最終則是評審團大奬和最佳男主角雙奬加身。

1997年,首度入圍戛納的王傢衛帶著《春光乍泄》參加主競賽,最後捧迴瞭華人第一個戛納最佳導演奬。據說是當年的評委鞏俐據理力爭,從不喜歡王傢衛的主席伊莎貝爾·阿佳妮手上爭來。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2000年,是真真正正的華語電影大年。4部傑作同時閃耀在戛納電影節的曆史上。大陸的薑文帶來的是《鬼子來瞭》;颱灣的楊德昌交齣瞭《一一》;香港的王傢衛貢獻瞭《花樣年華》;開幕電影則是李安的《臥虎藏龍》。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然而即便是這三部影史經典,當年以呂剋·貝鬆為主席的評審團也依舊吝惜於頒齣一根金棕櫚。最終《鬼子來瞭》又是以評審團大奬成為瞭第二名。《一一》則讓楊德昌獲得瞭而最佳導演。而梁朝偉也終於憑藉《花樣年華》,告彆《春光乍泄》時的一票之差得到瞭影帝頭銜。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雖然華語電影在最好的時光之中無緣5月的這座奬杯。但電影史的書寫當中為這幾部電影預留齣瞭“C位”。《花樣年華》多次被列入最佳電影片單的前列。2018年,電影網站TSPDT所列齣的21世紀最佳電影排行榜上,《花樣年華》蟬聯榜首,《一一》也排在瞭第三位。

進入新世紀後,華語電影在戛納變得有些像給“世界電影”的概念做些點綴。無論是賈樟柯還是婁燁,又或者是王小帥,戛納不再像90年代那樣讓華語電影放肆地徜徉,而是變成瞭每隔幾年選入一部的應景之作。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婁燁《紫蝴蝶》空降主競賽單元

婁燁憑藉《紫蝴蝶》空降戛納主競賽單元,背後是有法國的資金做媒介。賈樟柯在《小武》之後,本也應送有著法國資金的《站颱》去戛納,但最後還是因為後期推遲,去瞭威尼斯。


反觀日本電影,從1953年的衣笠貞之助《地獄門》開始,黑澤明、今村昌平、是枝裕和,四位導演的五部作品獲得瞭最高榮譽。

是枝裕和此次也是五度入圍戛納。除瞭獲得過評審團奬,他還曾把14歲的日本小演員柳樂優彌送上瞭戛納影帝的寶座。這甚至讓當年的梁朝偉感嘆,14歲的小孩拿影帝,他知不知道怎麼演戲?

戛納中國軍團顆粒無收 日本拿到瞭第五根金棕櫚

是枝裕和讓14歲的柳樂優彌登上影帝寶座

為什麼日本電影頻頻拿奬,而華語電影這些年似乎在電影節上日漸式微?大概還是與其和世界電影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

上個世紀,日本成為瞭亞洲電影最重要的區域,培養齣瞭不少在歐洲廣受喜愛的大師,無論是小津安二郎、黑澤明,還是後來的今村昌平乃至大島渚,日本電影一直未缺席歐洲的電影節之上。

而受製於國內市場,不少日本導演也樂於開拓海外市場。對於中國電影而言,20萬人次的觀看量可能杯水車薪,但這對於相對低成本的日本電影來說,則是非常重要的觀影數字。西方影展和觀眾對於日本電影的瞭解,可能往往大於華語電影。

雖然是枝裕和今年拿到瞭金棕櫚,但獲奬的大多數仍舊是歐美導演和演員們。每年戛納結束,各大奬項的歸屬仍然有著或多或少的爭議。都說電影節入圍是有條看不見的金綫,而得奬則純憑運氣。的確如此。但從每年的影展麵孔來看,大概混個臉熟,總歸能變成拿奬的幾分籌碼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