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4月15日

第4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這些年來

“國家安全”議題越來越

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

雖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

但隱蔽戰線上

其實依舊硝煙瀰漫



近年來

媒體曝光的某些

間諜案件令人觸目驚心


感情拉攏、威逼利誘

……

我們務必要認清“套路”

提高警惕!



優異大陸生赴臺交流 

小姐姐主動示好成“戀人”



2011年,18歲的小哲正在一所重點大學機械專業讀二年級,因爲成績優異,他得到了去臺灣義守大學學習交流的機會。


初到臺灣,小哲急於結識新的朋友。一次,小哲參加了同學組織的聚會,活躍的小哲成了焦點人物。飯後,一名叫許佳瀅的女子主動找到小哲。兩人慢慢熟悉起來,許佳瀅的體貼關懷讓小哲很是感動。



一個月後,兩人相約旅行,許佳瀅不厭其煩地打聽關於小哲的各種情況,比如親戚中有沒有公務員,能不能接觸到政府文件等等。


小哲所學習的專業,可以接觸到不少國防科工的機密。兩人關係發展迅速。這時,小哲的交流學習即將結束,許佳瀅以戀人身份提出要求,讓小哲回去以後,及時把他取得的成果發過來分享,彼此做對方的“眼睛”。



小哲回到大陸後,他們頻頻通過郵件和微信表達愛戀和思念,許佳瀅對小哲的專業學習情況也總是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


小哲就讀研究生後,得以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些項目,而許佳瀅對他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小哲對許佳瀅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一度和她斷絕了關係。


許佳瀅於是四處給小哲的同學和親友發郵件,說小哲是個騙子。迫於壓力,小哲不得不與她重新和好,繼續蒐集各種資料和信息。


據陝西省國家安全廳幹警介紹,小哲總共向許佳瀅提供了涉及我國防科工的近百份情報,收到許佳瀅的報酬,總共摺合人民幣45000元。



2014年,許佳瀅的活動被國家安全部門發現,小哲的行爲被立即制止。至此,小哲相處三年的所謂戀人的真面目被揭露出來。


原來,許佳瀅的真實姓名是許莉婷,是臺灣軍情局的間諜人員。她用盡手段引誘小哲,從而控制小哲,就是爲了獲取情報。



受“主編”指使

男子凌晨偷拍航母基地


刺探、蹲守、潛伏、拍照、加密......這些平常只可能出現在影視劇中的情形,也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2014年1月1日凌晨,山東青島,黃海海邊,通向我航母基地的小路上,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此人走走停停,最後潛伏到了離基地不遠的一個小山包後,向境外某間諜情報機關發送照片和信息。



這個人姓曹,是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2014年4月20日,經過縝密偵查,山東省國家安全機關在曹某的住處將其抓獲,起獲照相機、望遠鏡、筆記本電腦等涉案工具。曹某交待,他去軍事基地拍照都是受一名自稱某軍事雜誌社“主編”的境外間諜指使。


曹某是如何與境外間諜“主編”搭上關係的呢?原來,曹某在工作之餘經常在網上尋找賺錢機會,在多家求職網站發佈了個人資料。


2013年年底,一位說着生硬中國話的自稱某軍事雜誌社“主編”打電話表示,有一份現場考察員的工作可以給他。



在金錢誘惑下,曹某一到週末節假日就按照“主編”指令到附近軍事基地轉悠。爲更好完成“主編”交給的任務,他還在對方指使下購買進口高倍望遠鏡,以及用於手機拍攝的專用鏡頭。


2014年年初,曹某將在某軍用機場拍攝的照片傳給“主編”,境外間諜主編不僅給與了鼓勵,還立刻匯了一筆豐厚的獎金。點着厚厚的鈔票,曹某的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曹某說:“我感覺這個事情還是挺有風險的,如果被抓住的話,我現在的這份好工作會失去。”主編回郵件說:“你已經發了大量圖片給我們了,要是有人舉報你的話,你自己想想後果吧!


曹某感到非常害怕,但在對方的威逼利誘下,曹某沒有懸崖勒馬,而是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每個公民來說

維護國家安全

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要想反間諜

就要先摸清間諜們的“套路”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策反時的

這些手段需警惕

↓↓↓

1、金錢收買,物質引誘


常利用某些人貪圖享樂、貪財圖利的弱點,以金錢和物質爲誘餌,進行感情籠絡,然後伺機進行策反。


2、色情勾引,威逼就範


採取色相引誘、假關懷、抓把柄、設陷阱等手段,打開某些人意志上的缺口,使他們成爲俘虜,甘願爲其服務。


3、攀拉老鄉,感情拉攏


利用老鄉觀念和“哥們兒”義氣,認老鄉、交“朋友”、給錢交心,取得信任,伺機進行策反和情報活動。


4、幫助出國,資助留學


以幫助辦理出國手續,提供經濟擔保爲誘餌,培植親信,進行策反活動。


5、網上物色,步步爲營


很多境外間諜專門泡在大陸涉軍、涉政的聊天室,重點尋找有軍隊、政府背景的網民,評估他們接觸機密信息的可能性,從中物色人員。


6、激將法


通過發佈諸如“某某裝備落後不堪一擊”“外軍用多長時間就可以消滅某某部隊”等消息,激起軍事愛好者網友的反擊熱情,從反擊中獲取相關情報信息。


……


“防策反、防泄露”

我們應該這樣做

↓↓↓

1、樹立責任意識、法律常識


首先,我們要知道,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保密”已經不是國家和軍隊有關部門的專利了,它早已經成爲每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2、管住自己的手指,防止“網絡泄密” 


網絡泄密的一種情況就是——你被策反了,這是屬於主動泄密,可是你知道嗎?有時你就算沒被策反,也會無意之間泄露國家的祕密。


一種是超級軍事發燒友,爲了炫耀自己的軍事“功底”,知無不言,想通過“爆料”吸引人氣,千方百計地搜索各種信息,甚至不辭辛苦進行現場勘查,拍攝一些“猛圖”,無形中爲海外情報機構提供了便利。


另一種是有關涉密人員用攜帶機密,但卻沒有保密能力的電腦上網。他們有的是參與國家重大課題、重要科研項目的學者,有的是政府高層決策部門經常諮詢的專家,但他們的網絡保密意識比較淡薄,不少人圖工作方便,很多機密文件都存在常常上網的電腦裏,幾乎等於向境外情報機關敞開泄密之門。


所以,我們要懂得自己可能泄露的情報的價值和可能對國家造成的危害,做到“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 


3、管住自己的嘴巴,否則真容易釀悲劇


鑑於間諜們除了“策反”以外,還有其他的套取情報的方法,如果你知道或者分析出了某些涉密的東西,請一定要謹記“禍從口出”這句話,也許當你在飯桌上高談闊論你的獨到見解時,“有心人”正坐在你身邊。


4、做人須知恥,苟且必遭災


我們是中國人,應該有作爲一箇中國人的驕傲與氣節,“被策反”實質上與“當叛徒”無異!


對於境外間諜來說,“被策反者”只是他們的工具,一旦出事,他們會逃得無影無蹤,而那些“被策反者”,卻難逃法律和道德的制裁。所以,境外間諜不是任何人的“財神”或“知心好友”,相反,他只可能是“災星”。


真實的間諜案件

比電影更觸目驚心


維護國家安全

我們每個人都是

“朝陽羣衆”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資料參考:《焦點訪談》、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人民前線、中國普法、中國軍網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