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近日,消费者在西安一家快捷酒店意外发现了正对客床的针孔摄像头以及约14G、共1200个偷拍视讯;类似的,一位到深圳出差的公务人士在一家老牌五星级酒店的空调出风口发现微型摄像头;加上此前「爱彼迎」被曝出的「偷拍门」事件……偷窥从公共场所潜入私人空间,让不少「差旅一族」后脊背发凉。何处安放你我的隐私,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小心!酒店的「第三只眼」 | 睡前聊一会儿 公众号 第1张

 

易拉罐、吹风机、挂衣钩上、插座后头……摄像头的位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办不到;不发光、自动续航、不接网线自动上载……各种新探头让手机拍摄、关闭电闸等防范手段无能为力。本想「高价买心安」,但高档酒店未必安全;言笑晏晏的民宿老板,或许正是贼喊捉贼的偷拍者。相比「一块抹布擦万物」的酒店卫生乱象,出没无常的摄像头更容易引发人们的紧张情绪。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前者还可以通过带足生活用品、「搬著家外出」的笨办法来应对,但面对未知的摄像头,很多人只能望洋兴叹。

 

正如网友所说,「不管什么地方,都能隐藏针孔摄像头;不管什么东西,看著都像针孔摄像头」。人们的恐惧,来自于未知。未知哪里有摄像头,未知在客房内还能做啥,也未知摄像头的另一端,是满足个人私欲的窥视者,是预谋勒索的敲诈者,还是隐私视讯的贩卖者以及横无际涯的网际网路。敌明我暗,这边是一无所知的黑幕,对面是上帝式全知视角。当个人隐私「无处藏身」,进更衣间先不更衣,住酒店先用手电四处排查,如厕前先环顾四周,势必导致人人自危。而一家宾馆出现问题,势必引发消费者对行业的整体担忧。顾客与酒店、人与网路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岌岌可危,这将大大擡升社会的运行成本。当然,相关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多重伤害,乃至诱发自杀等悲剧事件,更是罪不可恕。

 

其实,相比偷拍公职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所引起的关于行使监督权与保护隐私权的争论、偷拍公众人物私人饭局所引起的私域与公域界线的争论,偷拍私人空间在性质上争议最小,但根除难度极大。偷拍工具普及,安装成本很低,「一两百买个镜头,一两百住个酒店」就能换来源源不断的视讯以及难以预估的丰厚报酬,一些人愿意为此铤而走险。加之摄像头不易被发觉,即便被发现也难以追根溯源,而很多受害者出于难言之隐放弃维权,使偷拍多发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高收益与低成本,作案容易与举证困难,吸引不少犯罪分子前来「试水」。

小心!酒店的「第三只眼」 | 睡前聊一会儿 公众号 第2张

 

在偷拍这件事上,要追究的绝不仅是偷拍者本身。购物网站上的针孔摄像头多已销声匿迹,但通过微信与店家的隐蔽交易仍屡禁不止;增设排查偷拍摄像头的流程,运营成本必然随之提升,但一些酒店以此作为放弃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借口;多次整治黄色网站、偷拍App,但一些不法分子玩起了换汤不换药的「变装秀」,将不同受害者的视讯分门别类进行分发……无论是作案者还是纵容者,都不能置身事外。只有让监视器时时受到监视,为生产、销售、使用、监督的环节加上「安全锁」,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偷拍的黑色利益链。

 

防范偷拍,也不只是消费者的责任,千万条生活贴士或许不如一项技术创新那么高效、可信。在2018年成都的网路安全博览会上,一款防偷拍神器引人驻足,用户拿著它就能监测到附近隐藏的无线摄像头并阻断其数据传输。发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作用,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推广。

 

当然,重拳出击是对违法行为的最有力震慑。此前,南宁的一对情侣因为被偷拍而向酒店提出赔偿,酒店给出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补偿10张代金券,令人啼笑皆非。在这一事件中,如何厘定偷拍者和酒店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关部门尚未做出明确解释。此外,无论是确定摄像头买卖、使用的条件,还是明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法条的法务解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方能遮住「暗处的眼睛」,宾馆与公寓也才有望成为人们出行在外的第二个家。

 

这正是:探头无孔不入,暗把隐私记录。加强自我保护,更需法律管住。

 

(文 | 石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