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歷史較久的「蝙蝠洞風景區」,其實是清朝林家後代鑿山洞開闢的一條灌溉溝渠,
由於年代失修,加上雨水沖刷,溪牀水位下降,造成原本開鑿的灌溉溝渠廢道,
而後逐漸成為蝙蝠聚集的場所,早期是中部地區相當著名的風景區。



進入蝙蝠洞前,一定要攜帶手電筒,
因裡頭黑漆漆一片,必須藉助手電筒燈光纔可前進,更增添一股神祕感,
坑道的路徑非常小,大約一個人的寬度,
或許是這緣故,而撮合許多姻緣也被稱為「姻緣洞」。




這是「蝙蝠洞」入口處,一般在外頭往裡面看完全看不出所以然
右邊這張加閃光後才能清楚看出真的別有洞天ㄋ



第一次來探訪也沒萬全具備,所以許多人都只能好奇在外探頭
由於太想知道裡頭的結構,回程除了詢問朋友也找資料才能大大解開裡頭謎題

據瞭解,裡頭空氣頗清新,因洞水之故,
沿路坑壁有一個個小洞,是以前放煤燈的地方,
裡頭彎來彎去,有時看到光線滲透進來,其實只是山壁上的一個洞口而已,
從外表看來原以為只是一個小山洞,聽說一進裡面還另別有洞天喔。
(下圖轉貼)


這是另一處的出口,因鑿在巖壁,所以加裝索繩提供大家上下
走完全程需約20分鐘,感覺像似探險,應該是很有趣的體驗





蝙蝠洞是太平林家為了灌溉田地開鑿而成的人工渠道,
當時可沒有怪手、卡車、電鑽…完全是用人工一寸寸開洞鑿壁,
連穿三座山完成的艱鉅工程,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渠道的管理原本是由太平林家掌管,但是光復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讓大地主時代落幕,
土地放領後,這條費勁辛苦開挖出的渠道乏人管理,也就逐漸沒落了。




致命傷則是民國48、49年所遭遇的「八七水災」與「八一水災」,
災變的洪水沖垮了一座小山、造成溪水改道、河牀的高度也因為砂石流失而突然下降,
這讓依照原本河牀高度設計的渠道再也進不了水,
高懸在山上的渠道無法發揮作用,蝙蝠棲居於此,從此就被人稱為蝙蝠洞了。



早期有大批蝙蝠棲息於此,日後洞穴生態改變,蝙蝠洞內不再有流水行經,
喜好潮濕陰涼洞穴的蝙蝠,受不了棲息環環改變而四散,蝙蝠紛紛遷移它處,
已有約二十年沒有再出現蝙蝠了,該風景區也逐漸沒落,
僅留下黑森陰暗的洞穴矗立在汴頭溪囗



一旁的頭汴坑溪沿岸,假日偶爾有些遊客或學生會在此烤肉、釣魚
不過太多人不知愛惜此地,公園休息區已被破壞嚴重
處處可看見地板燒出個大洞ㄋ



大橋旁就可看見這處天然滑水道的溪流喔
如果到酒桶山遊玩,就一定會經過這處「蝙蝠洞風景區」
交通方式請參考上篇:【臺中】酒桶山~「法蝶」藝術廚房




=============================================

HOT...延伸閱讀: >> 點我>>:【臺中】酒桶山~「法蝶」藝術廚房之美麗的悸動

                                                                          喜歡此篇的請推推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