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的鐵蹄就不斷向我國腹地深入,幾場艱苦戰役下來,南京城雖然最終還是沒能保住,但卻成功粉碎了日軍狂妄的計劃,即「三個月滅亡中國」。

戰鬥進行到1938年夏季,敵我雙方進入相持階段,而這種持久消耗戰是日本參謀部最不想看到的,因為他們國土狹小,資源有限,根本拖不起。

為了能速戰速決,日軍參謀本部再次組織強大的兵力準備對我軍進行一次大規模進攻,又一次妄想從精神上擊垮我軍。

我軍情報部門得知這一消息後,也緊急集結百萬兵力做好充分禦敵準備。

6月11日,整個徐州會戰拉開序幕,日軍出動海、陸、空三軍共14個師團朝長江沿岸分三路直撲而來,由於敵我雙方軍備相差懸殊,我軍節節敗退,傷亡之慘重不言而喻。

唯獨長江南岸的薛嶽將軍所領導的部隊,採用薛將軍自創的倒「八」字陣型成功遲滯了日軍106師團。

於此同時,九江等地相繼丟失,蔣介石聞言大怒,解除和處置了部分長官,並從新分配佈置兵力,薛嶽一下子就成了整個長江南岸的總指揮,其能調動的兵力驟然猛增。

日軍方面,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見106師團被阻止在南潯路一線寸步難行,於是將重心放在了與薛嶽的交鋒中,這兩位總司令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到了8月下旬,日軍第106師團實際上已經被薛嶽的主力軍團團包圍在萬家嶺,岡村寧次先是大驚失色,不過很快這個出色的軍人也想了一招。

他即刻調動101師團,不是叫他們直接去營救被困的106師團,而是命他們從西側繞行至薛嶽大部隊的後方,準備給薛嶽部來個反包圍。

豈料薛嶽這個倒「八」字陣段段相互呼應,101師團根本避無可避,被薛嶽部隊攔腰就是一頓猛揍,結果101師團不但偷襲不成,反而整體被打亂,被打散的小支隊更是處處遇到伏兵。

一計不成,岡村寧次又生一計,他命本該繼續西進的丸山支隊突然掉頭朝東側進犯,薛嶽軍側翼遭襲,這倒是給了薛嶽一個措手不及,三支主力軍被切斷於岷山遲遲退不下來。

薛嶽馬上命第74軍前去增援,豈料74軍太過於草率,只派遣一個團前去營救。

第一次營救不但敗下陣,而且還差點被日軍圍殲,緊接著薛嶽再次下令74軍火速趕往,結果74軍軍長俞濟時仗著自己曾是蔣介石的侍衛,備受寵愛,且長期擁兵自重,仍舊不以為然,又只是派遣一個旅前往。

薛嶽聞言大怒,直接通電俞濟時,並放話道:「俞軍長,你部屢屢增援不利,是何道理?你給我聽好了,我現在命令74軍全軍開往岷山,一個不留,你要是再往後退,使前方部隊撤不下來,就軍法從事,我先殺了你,委員長再來殺我。」

薛嶽說完,也不待他回話,就直接掛斷了電話。俞濟時這才即刻調動全軍開赴岷山,經過一番激戰成功打退了日軍丸山支隊。接下來,薛嶽放開手正式收拾萬家嶺106師團。

岡村寧次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日本參謀本部那邊已經得到了消息,並發來命令,要求岡村寧次不惜一切代價救出106師團,於是一場圍殲戰和一場營救戰又就此拉開序幕。

我軍這邊,外圍不斷遲滯住前來救援的日軍,內部包圍圈步步為營,不斷吞噬106師團,一時間106師團成了夢中之鱉,各種補給都需要空投來維持。

106師團一次次突圍,一次次失敗,隊長級別的軍官一大半被消滅。

接著,日軍參謀部又下令空投軍官來填補指揮人員的缺失,但仍舊於事無補。

萬般無奈之際,岡村寧次只好出動預備隊第九師團。

本來薛嶽計劃活捉106師團師團長,但得知岡村寧次動用了強大的預備隊,於是隻能提前下令對圈內敵軍發動總攻。

最後,整個106師團上萬人被全殲,第九師團趕來時,只接應了包括師團長在內的200多名殘部。

此一戰被稱之為「萬家嶺大捷」,這場消滅日軍一個師團的大勝戰不僅使薛嶽本人名聲大噪,更使得國外反法西斯同盟意識到中國軍隊也是反法西斯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力量。

萬家嶺這一戰是薛嶽與岡村寧次第一次正面交鋒,但卻並非最後一次交鋒,未來更加艱苦的長沙保衛戰中,薛將軍將再一次打得岡村寧次抱頭鼠竄,具體我們下期再講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