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家長常有這樣的感受: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了,脾氣越來越倔強了,剛要說孩子幾句他就十分厭煩,想讓孩子這麼做他偏那麼做,不想讓孩子那麼做他偏與你唱反調。其實,孩子的這些逆反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除了一些主客觀原因外,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不當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1)家長嘮叨不休

有的家長唯恐孩子不聽話,遇事就反反覆復地嘮叨個沒完,一會兒讓孩子注意這,一會兒又讓孩子注意那,這個要這麼做,那個要那麼做;有的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時喜歡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過去的「劣跡」統統翻出來,一一地數落給孩子聽,大有不把孩子搞得恢恢溜溜誓不罷休的意思。豈不知,正是這些做法造成了許多孩子的逆反!當孩子過多地接受了重複不斷的教育內容時,他的大腦會對這些進行自然的屏蔽,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現象,更為不利的是,如果家長經常採用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聽煩了、聽膩了,即使他明白家長說得十分有理,可能也不樂意聽、不樂意照著做了。

2)提出的要求過高

有些父母很少考慮孩子的能力、年齡和原有基礎,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比如硬性地規定孩子必須完成什麼樣的指標:考試成績一定要「雙百」,至少也要在班裡位居前三名;片面地要求孩子學習多少知識:強迫孩子參加這個補習班,明天強迫孩子去上那個輔導課,琴棋書畫樣樣都不能缺。這些強人所難、拔苗助長式的做法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孩子每天都在為實現父母給自己苦心設計的宏偉藍圖而疲於奔命,節假日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當日久天長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會奮起以言語或者行動來反抗。

3)不顧孩子的意願

一些父母為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將來能「成龍成鳳」,在安排孩子學習什麼東西時往往很盲目,而且經常與別的家庭互相攀比,什麼學舞蹈、學鋼琴、學繪畫、學外語、學書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與財力,可他們在辛辛苦苦地陪孩子學這學那時,卻沒有真正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興趣和愛好。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對家長安排的這些內容不感興趣、不心甘情願地去學,他是肯定學不好的,這時家長倘若再擺出長輩的架勢採取高壓政策逼孩子就範,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4)對孩子專制粗暴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對孩子要求嚴就是要體罰,當孩子做錯了事或者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開始大發雷霆,動輒打罵、罰跪、罰站甚至逐之門外。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個性較溫順的孩子經常會屈服於父母的淫威,但同時也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孩子會因此而變得膽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個性較剛強的孩子則會在心裡形成對父母的強烈不滿,他們會與父母產生對立情緒,並不時地以反抗的形式來回應家長,最終導致逆反成性。

5)對孩子過分溺愛

有些父母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甚至即使是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仍然對孩子過分遷就,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一個錯誤的,孩子會認為犯錯誤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媽媽也不會批評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不允許別人批評、指正的習慣,當孩子漸漸長大或犯的錯誤比較嚴重而家長想對其進行管教時,孩子由於被寵慣了,自然就會出現不服管,出現與家長對抗的局面。

6)家長干預設限過多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給孩子設置了太多的限制,這也不行、那也不準;有些父母則對孩子管得過細過死,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事必恭問。孩子也是人,他們也希望有自己的自由、也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主、也希望自己的獨立活動不受到限制和干涉,而家長對孩子干預、設限過多,會使孩子覺得自己的生活領空被全面侵入了,心理壓力很大,為了使這些壓力的得到釋放,於是就選擇了與父母公然對抗,對父母的勸說和忠告置若罔聞。一位離家出走的孩子說:「他們一切都給我安排好了,我在家裡就像一個木偶,一點自由都沒有。他們越愛管我這管我那,我就越要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

7)父母沒有做好表率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但對自身則放任自流,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往往做不到,在孩子面前沒有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要求孩子早起晚睡努力學習,自己卻從來不看書不讀報;要求孩子少看動畫片,自己則沉迷於幾十、上百集的「韓劇」欲罷不能;要求孩子講究文明禮貌,自己則隨地吐痰出口成「臟」;要求孩子不要打遊戲,自己則坐在電腦前為了升級過關而通宵達旦。如此劣跡斑斑的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必然是沒有說服力的,孩子從心理上會很不服氣,他會想當父母的你自己都沒做到,憑什麼對我要求這麼嚴,逆反和對抗的心理自然就出現了。還有一些家庭父母不和,夫妻之間長期有意見分歧,而且在處理家庭糾紛與矛盾時不是互相磋商協調解決,而是喪失理智地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家庭敵對氣氛相當嚴重。孩子生活在這種家庭里會感到十分討厭和無助,他們經常會以逆反行為來宣洩自己的不滿,另外由於耳渲目染和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也會學著採用對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8)對孩子缺少必要的尊重

孩子年齡雖小但也有自尊心,然而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無視孩子的自尊,有些父母在批評教育孩子時不考慮場合,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孩子就是一頓訓斥;有些父母習慣於拿別的孩子的優點來教訓和數落孩子,以達到促使孩子醒悟、激發其上進心的目的;有些父母肆意侵犯孩子的隱私權,孩子的電話要監聽、孩子的日記要偷看;有些父母以家長身份自居,對待孩子時總是居高臨下、泰山壓頂,孩子不服也得服;有些父母對孩子則是簡單粗暴,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如同家常便飯。其實,每個人都不能忍受別人對其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的輕視與詆毀,處於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的自尊心往往比較強,父母的貶低和否定會強烈地刺激他們,如果父母的一些態度和行為刺傷了孩子的自尊,他們就會自然地進行自我保護,在態度和行為上抗拒外界的勸導和說教,這時任憑父母的批評再正確,孩子也會聽不進去。

9)教育的方式方法有缺陷

有些家長習慣於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他們認為子女就應理所當然地聽從父母,自己小的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因此如果孩子不順從,在他們眼裡就成了叛逆;有些家長喜歡在孩子犯錯誤時指責孩子,並對孩子的人格進行批判,把孩子說的一錢不值,孩子受到這種刺激後心裡會很不服氣,於是就不甘心向大人認錯,逆反的心理和行為也就跟著出現了;有些家長在孩子與自己發生抵觸的時候,便有氣不打一處來,對孩子採取粗暴和強制的高壓政策,這經常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漸升級;有些家長平時對孩子使用的否定語言太多,孩子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好,連前途也沒什麼希望了,沒有人願意別人整天地指責和批評自己,時間久了再有耐性的孩子也會反感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