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耗材企業集中掛網採購的的監管,各省都在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並且在監管力度上,可謂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如何避免在席捲而來的集採整改風暴中被取消交易資格? 新聞 第1張

暫停網上交易資格的配送商名單

除上述廣西藥械集中採購網發布的通知,其他多個省份均發布過取消部分耗材企業交易資格的通知:

雲南省

耗材生產、配送企業互串通操縱價格、商業賄賂、不執行中標價格、不配送、不及時配送等一大批不正常情況將被全部拉入黑名單!不僅要被衛計委約談,還要被取消交易、配送資格,踢出集採,而且不良記錄要錄入“信用中國”全國公示!

福建

取消部分違反上限價規定中標產品的掛網資格。

青海

因為產品“沒人要”被踢出掛網目錄。

四川

因為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且企業無法對所涉產品作出澄清,取消掛網資格一年。

黑龍江

衛生計生委通報了5月28日以來超過10個工作日不回復醫療機構訂單的高值醫用耗材生產企業,此次通報這75家高值耗材企業,無視衛計委被通報,直接取消掛網資格!

實際上,之前黑龍江省衛計委就降價不及時、不議價、不及時配送等違規掛網行為,已經發布了5次通告,涉及耗材企業近百家,強生、施樂輝、威高等諸多耗材巨頭企業均在內。

在懲戒力度上,以往是以通報批評、降價為主。但是一些企業再三的無視規則,致使衛計委不得不開始嚴懲,直接取消耗材企業產品掛網資格!

莫大於無“信”

失信小本本就位,把你記下來

福建省近日針對參與全省耗材試劑掛網集中採購的生產、配送企業,出臺《福建省葯械採購供應保障不良記錄管理辦法(試行)》。

該辦法不僅把不按時供貨、變相漲價、捆綁銷售等15種情況納入“葯械供應不誠信企業名單”。

更要命的是,一旦進入該名單,生產企業、配送企業都將被取消其所有產品掛網資格/全省範圍的配送資格,2年內禁止參加福建省葯械採購。還要全國通報(絕對火一把)!

2年市場禁入,全國通報,幾乎就意味着耗材企業失去在福建省公立醫療市場的銷售權!emmmm也就是說打碎了自己的“飯碗”~~

此前山東省衛計委和食葯監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完善議價採購機制規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網上集中採購行為的通知》中,明確要對醫療衛生機構和企業的失信行為給予標記和記錄,並實時公開(也就是毫不手軟的意思~)。

在省平臺建立意見和建議收集模塊,定期研究分析數據,加大對失信行為懲處力度。

那麼有什麼比失去公立醫療市場的銷售權更大的懲罰嗎?自然是有的,失信全國公示,可能會讓這些在掛網集採中失信的企業,無論是公立還是民營醫療市場,都寸步難行!但是小編覺得在這方面還是不要攀比了,畢竟國家出手錘人還是很痛的!

違規“黑名單”

列入即取消掛網資格

隨着全國範圍內各省耗材省級集採平臺的不斷建立,耗材生產企業、配送企業集採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不僅影響了醫院的供貨質量和效率,也對耗材市場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除了失信全國公示,《雲南省葯品集中採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試行)》明確建立健全葯品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信用信息庫,對已公示違法違規供貨企業列入“黑名單”管理,取消該企業交易資格,情節嚴重的兩年內不得參與雲南省葯品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活動。

除了雲南省、黑龍江省,去年底,甘肅、四川兩省近百家耗材企業被約談,原因就是不實報價擾亂集採秩序。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對28家未如實填報7大類高值耗材已掛網品種歷史最低價的企業進行了約談,並明確這些企業限期更正的產品經公示後若再出現違規的,則取消違規產品掛網資格,記不良記錄1次並在網上公示企業名單,自取消之日起一年內不接受該產品的掛網申請。

四川省葯械集採中心去年10月發布公告,因報價不實問題,被取消掛網、降價掛網的產品,所涉及的企業數量一共達到63家。

飛行檢查

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

對於飛檢不過關的醫療器械企業或產品,葯監局都有嚴格規定,該行政處罰的行政處罰,該撤證的撤證,一般的處罰措施還有停產、停業、整改、罰款等。

但是,這僅僅是第一次處罰。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省份對於飛檢不過關的醫療器械企業產品開始採取關聯懲戒措施,實行第二次處罰,直接取消掛網資格。

內蒙古自治區葯採中心發布《關於加強內蒙古自治區網上集中採購葯品醫用耗材質量及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自治區葯採中心將對國家葯監管總局網站公佈的相關葯品和醫用耗材抽檢不合格和撤銷GMP證書等信息定期進行收集,與我區掛網的葯品和醫用耗材比對,並做出如下處理:

在飛行檢查、抽樣檢驗或送樣檢驗一次不合格的,發布暫停掛網資格通知,並在採購系統中暫停掛網;後,發布恢復掛網資格通知,並恢復掛網。

被通報屬於假藥、劣葯的,或兩次不合格的,發布取消掛網資格通知,在採購系統中取消掛網,自通知公佈之日起2年內取消該企業參加藥品集中採購活動的資格。

被撤銷葯品GMP證書、GSP證書的或者被公告為失信企業的,發布取消掛網資格通知,並在系統中取消掛網;若醫療衛生機構有採購需求,待相關部門重新核發後,可執行備案採購。

這是內蒙古首次下發通知,對飛檢不過關的醫用耗材產品下達“封殺令”。而且對於飛檢不過關達到兩次的產品,則取消掛網資格2年。

除了內蒙古外,浙江、四川則從去年開始,就對飛檢不過關的醫療器械企業產品採取關聯懲戒措施,實行二次處罰,下達“封殺令”。

最先下達“封殺令”的省份是浙江,最早可追溯至去年7月。

2017年7月,國家葯監局發布“關於廣州市萬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停產整改的通告”,在對其的飛行檢查中,發現了4項缺陷,該公司被勒令停產。

隨後,浙江省葯械採購中心暫停了該公司相關產品的線上交易資格,首開先河地對飛檢不過關的械企產品下達了“封殺令”。隨後,四川省葯械集採中心發布“關於取消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產品掛網資格的公告”,首次對飛檢不過關的械企產品實行二次處罰,下達“封殺令”。

進入今年以來,浙江已對飛檢不過關的2家械企的3個產品下達“封殺令”了。

種種跡象表明,針對飛檢不過關的懲罰機制已成型,即從採購端上對其採取關聯懲戒措施,實行二次處罰,下達“封殺令”。這也從源頭上控制了“污點”企業產品的外流。

一旦關聯懲戒措施在全國各地實行開來,二次處罰之下,飛檢的威力必將大大加強,飛檢或將成為一記大殺招,各械企可要小心應對了!

價格調整

高值耗材降價落地執行

以浙江省為例來分析一下。

隨着一票製為最終目的的“三流合一”耗材採購平臺加速推進,浙江省開始對全省耗材採購和配送關系全面改革!耗材全國最低價落地執行!

浙江省葯械採購中心連發兩個重要文件:

《關於開展2018年浙江省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填報和梳理工作的通知》 (簡稱《全國最低價填報通知》)

《關於浙江省醫用耗材基礎庫產品建立配送關系和上線交易的通知》 (《配送關系建立通知》)

這兩個關於浙江省耗材集中採購的重磅文件,意味着浙江省醫用耗材迎來“全國最低價”時代!《全國最低價填報通知》中,明確浙江省8大類耗材,要全部執行全國最低價。

本次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是指2018年7月31日(含)前全國範圍內以省為單位的集中採購的中標價(掛網價)。逾期未填報的將默認以浙江省在線交易價格為全國最低價處理。

《全國最低價填報通知》規定,若發現產品提供信息不實或應提供但未提供信息的,查實後,原則上將按以下規則處理:

針對一家企業

存在2個及以下產品不實填報全國最低價,相應產品將在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基礎上降價5%作為新的集中採購在線交易價格。

存在3到5個(含)產品不實填報,在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基礎上降價10%作為新的集中採購在線交易價格,情節嚴重的將取消相應產品交易資格。

存在6個及以上產品不實填報,將取消該企業這一類別全部產品交易資格。

結語

還敢不敢了

隨着醫械領域市場形勢重構,越來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為確保醫療大健康這一事關民生的領域安全有序的發展,國家加大監管調控力度,相繼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並嚴格把控,醫械企業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如果因為一些小作為或無作為失去銷售權,那麼就等同於自殺!

小編還真不是危言聳聽!不信?那……試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