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發現的歷史很早,《河圖稽命征》上說:「附寶(黃帝之母)見大電光繞北斗權星,照耀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軒轅於青邱。」這很可能是指極光。部份中國學者認為《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燭龍是指極光,古人形容為「人面蛇身,赤色,身長千里,鐘山之神也。」。

1619年,伽利略以曙光女神奧羅拉(Aurora) 之名創造出aurora borealis 一詞。伽利略解釋極光是由反射從地球上上升蒸氣的太陽光。

極光最易出現的時期是春分和秋分兩個節氣來臨之前,且春秋兩季出現頻率更甚夏冬。但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THEMIS」任務的資料顯示,在春分和秋分兩節氣時地球位置與「磁索」交錯最甚,而非因四季交替影響才有此結果。[2]另外,在太陽黑子多的時候,極光出現的頻率也大。


由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的

由於太陽的激烈活動,放射出無數的帶電微粒,當帶電微粒流射向地球進入地球磁場的作用範圍時,受地球磁場的影響,便沿著地球磁力線高速進入到南北磁極附近的高層大氣中,與氧原子、氮分子等質點碰撞,因而產生了「電磁風暴」和「可見光」的現象,


北極光出現的原因:1、阿拉斯加的街燈 2、粒子放射出來撞到最頂端大氣層發出來的光 3、伽馬射線與地球的交互作用 4、奇異色彩的雲層

北極光是由於太陽噴射的帶電粒子撞擊到地球的大氣層上而引起的一種光學效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的造化讓人嘆為觀止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