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氣象預報頻頻傳來陰雨長浪的消息,我們行程已走到恆春,等待出發。不過相比對天氣的擔憂,還是不如對於此行計的不安感來得大,說真的,我們不知道能否幫上忙,但確定的是,無論如何都得一試。

就這樣,一路淋著雨我們登上了小島,在雨水的滋潤下完成了機車環半島到達阿文家,而往後幾天,太陽也很小氣地直接下禁玩令,因此除了採買材料與簡單散步之外,大家的工作效率整個大爆發啊!

 

 

忘了交代的緣起 /

 

是這樣的,一直關注著垃圾問題並且創作很多回收物作品的sunny,某個機緣跟蘭嶼阿文接上線後,某一天阿文提出,大家來蘭嶼做回收創作的點子,然後很容易答應的sunny就光速答應並揪好一團了。概念上,這個計畫希望能用垃圾變黃金的精神,一方面讓島上的廢棄物變成可以賣錢的作品,一方面透過行動產生亮點,提醒大家〈不論島民還是臺灣〉不要漠視這個看似普通卻相當於慢性腫瘤後果的問題。

 

 

關於島上垃圾的現況 /

 

在島上的幾天,我們跟著阿文去收回收網袋,也去拜訪幾位島上的工藝創作者,希望能號召到願意加入創作的人。一邊看與聽阿文的說明,逐漸對島上回收的困境也有了瞭解;可能很多人與我有一樣的疑問:”為何資源回收事務不是公部門負責?” 好的,現況是,蘭嶼鄉公所只回收紙箱,並且因為運費太貴的理由,只集中於島上燒掉,並沒有運回臺灣重製使用。這當然是有問題的,但,反應與溝通,能做都做了,一切,只能說很無奈,往下大家就依劇情邏輯自行想像吧,總之阿文認為,自救比等待實際得多。於是他自行購置壓縮機、用自家的地瓜田來堆放回收物、一個人到各個角落去與島民溝通並放置網袋。而,由於資源有限,目前的小規模回收只能消化島上一部份垃圾,並且,現在做的回收項目是勉強能不賠錢的,還有一些價格很差的回收物,真的沒有心力管了;在阿文車上時,他指著海邊、路邊與坡地上無所不在的空瓶對我們說:「這麼多,怎麼撿得完呢? 現在只能假裝看不到,不然都回不了家了。你看那海灘上,看的到的是表面一層垃圾,其實底下滿滿的被蓋住,都是海漂垃圾。」

 

因此,阿文想做的不只如此,他開始走進國高中,向孩子們講起了環境知識,他說,大人的觀念很難改變了,可是小孩子是決定未來的人。

 

「曾經啊,有人邊開車邊喝飲料,他隨手的習慣把瓶子往外丟,但是他忘記車窗沒有開,然後就把玻璃打破了,哈哈哈…(自己講自己笑得很開心)。我們可以把這個當作一個素材呀,例如說,少丟一個垃圾,可以省一個玻璃,對不對~(繼續歡樂笑)」

阿文說,蘭嶼跟不上腳步,大家沒有環保觀念,還用以前的習慣過日子。不,我說,是物質資源進來,教育資源卻沒有進來,島民缺乏環境觀念,有一半的責任是政府該負,而不是完全讓島民承擔覺得自己落後的標籤。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必經的掙扎之路 /

 

前陣子有篇很厲害的《紐約女孩的零廢棄生活》文章提到:「當你實行零垃圾生活,要有心理準備,周遭的人會覺得你很奇怪。」

阿文的際遇也差不多如此了。在蘭嶼,芋頭田與地瓜田是重要的財產。地瓜田放垃圾,這對阿文的長輩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而阿文承受的壓力,是別人無法想像的。

更有人向阿文說,你怎麼想得到這樣賺錢呀?

他們以為阿文賺了很多錢。

 

孤獨有時是一面鏡子,它反而讓我們看見更真實的真實,更具體的具體,

當我們踏馬的豁出去,當真正的堅強展現,

 

力量就會凝聚。

 

 

揉合與發酵  再生的力量 /

  

三天的邊喫邊喝邊玩邊做,總算成果還算低空過關。每個人都做了自己專長的事,關於作品,就留給大家自行感受了,請看相簿,而關於過程,只能說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好像它理所當然就會這樣發展地令人感到順暢舒適愉悅與滿足。

 

歡樂工作室每天都有新招,阿文特製燒雞與阿嵐特調米雪鳳招待,感到揪促咪揪甘心,當然也不能忘了祈惠每天煮大餐給我們喫,以及無法參與製作的維尼當大家的貼身保母,工作中也不時有親友專程路過,有人陪我們聊天,有人坐下來一起工作;木雕創作者阿邁斯,見了寶特瓶酒杯滿心歡喜地說他也要一個,以及臨去前,阿文商店的店員妹妹重複地說著:「那麼快,你們要走了喔?我以後聽不到每天早上你們起牀活動的聲音…」

 

我想,所有的元素都有其意義,所有的溫度都成為一個細胞,各司其職。一點點一點點地,終有一天將一起促成巨人的誕生。

 

我跟依依不捨的妹妹說:「鼻要桑薰~我們會回來的。」

 

 

  

 

憑著一股傻勁,阿文走到了現在,也憑著一樣的傻勁,我們真的來了。

或許這是一種註定,或說,一種約定?

還記得某天與島民的閒聊中,一位阿姨才剛見著我們,開口就問:「甚麼時候回來的呀?」

 

回來了,你好,蘭嶼。

 

 

 

--------

 

請搭配  垃圾治療團  系列相簿服用

● 生活篇

https://www.facebook.com/itsmop/media_set?set=a.846852435403432.1073741858.100002360513958&type=3

● 工作篇

https://www.facebook.com/itsmop/media_set?set=a.846864018735607.1073741859.100002360513958&type=3

● 作品篇

https://www.facebook.com/itsmop/media_set?set=a.846868465401829.1073741860.100002360513958&type=3

 

--------

 

● 《文人之島,環保之道》深入瞭解蘭嶼阿文的資源回收:

https://www.facebook.com/dontwasteLanyu

 

● 參與製作

Regga Eco

https://www.facebook.com/reggaecolove

麻lifu

https://www.facebook.com/malifu.hemp

小綿狼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cw

 

● 感謝贊助:(接送與飛魚的方面)

嵐羽民宿

https://www.facebook.com/lanyualan

野海子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9%87%8E%E6%B5%B7%E5%AD%90/121012187978998

阿邁斯木雕藝術工作室

 

相關文章